是什麼,在驅動中國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2023-08-13     單仁行

原標題:是什麼,在驅動中國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本文首發於「單仁行」公號,訂閱「單仁行」公號

從企業家的角度探究商業本質

01

上周我走訪了上市公司兆威機電,我先簡單介紹一下這家公司。

兆威機電2001年成立,以注塑精密件製造起家,前期是年營收2000多萬的小廠,2010年通過戰略轉型,產品結構從微型傳動,向微型驅動系統發展。

2019年吃到一波國產手機升降攝像頭的紅利,營收飆升到17.83億、利潤3.57億。

2020年上市融資20億,為華為、小米、博世等公司供貨,涉及通訊、汽車、智能家居、醫療行業。

2022年公司的微型傳動系統進軍XR應用領域,為Facebook的Meta和位元組跳動PICO頭盔供貨。

整體來看,兆威機電是中國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當中非常好的標杆,單仁牛商也參與和見證了兆威機電的發展歷程。

什麼讓兆威機電從珠三角眾多的注塑廠突圍而出,成為細分行業的龍頭呢?

走訪後,我總結兆威機電的突破來自三點:

1、產品升級和創新;

2、認知升級和學習;

3、上市融資20億。

02

在珠三角地區,以精密注塑起家的企業有不少,但很多企業都卡在瓶頸期難以突破。

兆威機電是在2010年重新定位,把微型傳動系統作為主要的發展策略,產品結構由微型傳動向微型驅動系統發展。

這個跨度非常大,而且在還沒有上市前,產品就不斷向通信設備、智慧型手機、汽車電子、智能家居、服務機器人、個人護理、醫療器械等領域拓展。

2011 年公司成為博世供應商進入汽車領域;2012年成為華為基站的天線傳動供應商;2018 年,公司的微型傳動系統,進入華為智慧型手機攝像頭升降模組供應鏈。

在交流中,負責人說,其中幫助最大有兩點:

1、在加入華為的供應鏈後,華為派駐多位產品工程師進駐,一起研發產品,兆威也同時學習華為先進的研發管理經驗。

類似華為從IBM引進IPD(集成產品開發)流程,對公司幫助非常大。

兆威也借鑑華為組成了自己從生產管理到研發製造的系統流程。

多年前我在走訪另外一家上市公司的時候,也看到有個三星辦公區,就是為三星公司專門研發產品的。

2、通過在單仁牛商學習網絡營銷,在網際網路上推廣產品。

很多企業家認為網絡營銷只適合2C產品,像2B、工業產品並不適合。

但是兆威機電打破傳統觀念,多家類似華為、OPPO、小米的客戶訂單都是來自網絡推廣,近年的網絡營銷投入產出比高達1:500,以低成本貢獻了絕大多數的營收。

更讓我佩服的是,兆威機電的網絡營銷不只是推廣現有產品,還推廣構思中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像在2018年驅動業績大爆發的手機升降攝像頭產品,就是還在構想中的解決方案,然後被華為、OPPO手機廠認可,組建團隊一起研發,這種大膽創新的思維真是讓在場的企業家都感到佩服。

負責人還向我們演示了一個胰島素注射器的解決方案視頻,未來會不會也出現大爆發?

同樣,因為手機升降攝像頭產品在2019年迎來大爆發,兆威機電營收從2018年7.6億一下子跳升到17.83億,實現了大的飛越。

於是2020年,兆威機電坐在風口上成功上市,融資20億,獲得了豐厚的發展資本。

03

這一路我都在思考,是什麼驅動了兆威機電等傳統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無疑是創新。

那如何做到創新?

我想起了前幾年在研究蘋果公司和喬布斯的一個案例:

蘋果在2009年滿世界都是競爭對手的時候,喬布斯就在考慮如何持續培養創新人才、管理人才,他認為這是每個企業做大時必須重點考慮的問題。

喬布斯打算在蘋果內部組建一個學習機構,「蘋果大學」,類似於廣州的農民講習所,但他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蘋果大學的校長。

喬布斯看中了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喬爾·波多尼。

看中他哪一點呢?喬布斯的思考過程值得我們企業家借鑑。

喬爾·波多尼擁有哈佛大學的3個學位,在史丹福大學任教,擔任過哈佛商學院的研究部主任,又去到耶魯大學當管理學院院長。

但喬布斯對證書不屑一顧,他看中的是波多尼在耶魯大學任職期間的改革。

波多尼一上任耶魯大學就對課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1、像「市場營銷」、「金融學」這樣的傳統課程被剔除出去,像「國家與社會」、「就業者」的跨學科課程被納入了課程體系。

2、課程也不再由一名講師講授,而是由多名講師合作授課,形成「團隊教學」。

3、課室改成圓弧形教室。

改革的目的是什麼?

想明白這點,你就能理解喬布斯看中波多尼的原因,也就能理解喬布斯對培養創新人才的理念。

波多尼認為,現代商學院的目標不應停留於學習預先包裝好的知識,而是放寬視野,設立更大的目標。

他希望把MBA(工商管理碩士)單一化的思維定式,轉向多樣化。

因為傳統商學院的教學方法,是要求學生通過特定的心智模型、商業模式、思維模型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但是這些模型往往限制了創新。

波多尼提倡要跨學科式學習,是為了讓學生接觸到不同的觀點,課程也不再由一名講師講授,而是由多名講師合作的「團隊教學」,所有人圍成一個圓形坐在一起,增加互動。

這也是喬布斯想要的人才和組織,能夠保持頭腦的思維靈活,可以隨時轉換新視角。

多樣性,是激發創新的溫床。

類似兆威機電這樣的傳統企業能夠轉型升級成功,就是打破了傳統製造業依靠人際關係的營銷模式,不給自己的產品設立邊界,而是根據客戶需求驅動產品進步。

對於企業家來說,我們需要保持一點多樣化的思維,而不是從一開始說這不行、那不行,限制創新的萌芽,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給企業的創新有一點點的啟發。

責任編輯 | 羅英凡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95a6b90e30489f8c7a66163a75c29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