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嘌呤」蔬菜被揪出,第一種比內臟高2倍多!吃不對易痛風

2023-04-10     四川名醫

原標題:「超高嘌呤」蔬菜被揪出,第一種比內臟高2倍多!吃不對易痛風

有多少人在體檢時,面對著尿酸超標的結果,開始擔憂……與「三高」的鬥爭還沒有結束,「第四高」高尿酸血症已悄然而至。

高尿酸血症在我國大約有兩億人左右,提到尿酸高,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痛風。其實,痛風、高尿酸血症與嘌呤攝入過多有關, 在飲食上控制嘌呤的攝入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尿酸增高。

很多人都知道動物內臟、海產品等嘌呤含量均較高,而對於植物性的高嘌呤食物,往往被忽略。

萬萬沒想到

這幾種蔬菜嘌呤比內臟還高

大家都知道,內臟中的嘌呤含量較高, 比如豬肝、豬肺、豬肚、豬腎、豬肥腸的總嘌呤含量在239-296mg/100g之間。但這些蔬菜, 嘌呤含量遠超內臟。

1

蘆筍

蘆筍高纖維、富含維生素,是很多人減肥降脂的首選菜。 但每100克蘆筍的嘌呤含量高達500毫克,甚至比普通的海鮮還高。

吃蘆筍前可以先焯水,不僅能夠減少嘌呤,還能去除草酸。

2

紫菜

很多人都喜歡喝紫菜蛋花湯,但卻不知道紫菜也是一種高嘌呤食物。據《中國食物成分表(第6版)》顯示, 每100克干紫菜中含嘌呤415毫克,屬於高嘌呤食物。

3

干豆類

各種原生豆類的嘌呤含量相對較高,但是由黃豆加工而來, 已去皮的豆腐、豆漿的嘌呤含量並非很高。

4

干菌類

痛風患者更應注意菌菇類這一被忽略的高嘌呤食物。 菌菇類乾貨雖然食用量少,但是由於其比較高的嘌呤含量,對於痛風急性期的患者來說,仍然是需要限制的食物。

這幾種蔬菜嘌呤低

痛風病人也能放心吃

尿酸增高是痛風的主要病因,痛風除藥物治療外,食療是重要手段。

多吃果蔬和低脂的奶製品對緩解痛風有好處。以下3種蔬菜可常吃,在痛風急性期和緩解期都可食用。

1

白菜

白菜嘌呤含量為12.6毫克/100克,熱量為71千焦(以每100克可食部計)。

白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呈鹼性,可對體內的尿液進行鹼化,同時促進尿酸的排出,適合痛風患者經常食用。

2

空心菜

空心菜嘌呤含量為22毫克/100克,熱量84千焦(以每100克可食部計)。

空心菜所含果膠能加速體內有毒物質的排出,木質素則能提高巨噬細胞的活力,殺菌消炎,增進腸道蠕動,對於防治痛風合併便秘及腸道疾病有積極作用。

3

捲心菜

捲心菜嘌呤含量9.7毫克/100克,熱量92千焦(以每100克可食部計)。

捲心菜含大量維C,幫人體排出有害物質。常吃用捲心菜有補髓、利關節、壯筋骨、利五臟、調六腑、清熱止痛等功效,而且捲心菜嘌呤含量極低。

尿酸高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很多人都知道,尿酸高會引起痛風。然而,尿酸高的危害可不止痛風一項。

1

毀關節

一般來講,高尿酸血症的人可能會發生痛風。如果尿酸控制不好,痛風反覆發作,大量尿酸結晶沉積在皮下、關節腔內,會形成痛風石, 造成關節畸形。

2

傷腎臟

由於尿酸主要是通過腎臟排泄的,如果尿液是酸性環境, 過多的尿酸排泄容易形成結晶,繼而形成尿路結石。如果大量尿酸結晶沉積在腎小管、間質等處,造成急性尿路梗阻,會誘發急性尿酸性腎病, 甚至突然出現少尿、無尿,發生急性尿毒症。

3

亂代謝

研究表明,普通人群中, 血尿酸水平每增加60微摩爾/升,新發糖尿病的風險增加17%。當尿酸鹽沉積於胰島,可導致胰島β細胞功能損害,誘發和加重胰島素抵抗,引發糖代謝紊亂,最終導致糖尿病。同時,25%的糖尿病患者,會合併高尿酸血症,應注意防控。

4

毀血管

許多研究表明, 高尿酸血症是外周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可增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風險。如果高血壓患者合併高尿酸血症,高尿酸會刺激、損傷血管壁,使血壓不易降到正常值;同時它還會加重冠心病患者(尤其是65歲以上)的血管病變程度。

高尿酸飲食誤區,一個都別信!

1

動物性食物都是高嘌呤食物

有些患者認為動物性食物都是高嘌呤食物,因而在自己的食譜中對魚肉蛋奶等動物性食物敬而遠之。

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部分動物性食物確實含有大量嘌呤,如動物內臟、肉湯、各種肉類以及大多數魚類等, 但是牛奶、蛋類卻是低嘌呤食物,而且富含必需胺基酸的優質蛋白,痛風患者完全可以吃。

2

茶水、咖啡有利於尿酸排出

濃茶水、咖啡等飲料本身不會增加嘌呤的含量,但 它們有興奮自主神經的作用,加重痛風,也可能會誘使痛風急性發作,痛風患者應儘量避免飲用。

3

痛風要多吃粗糧

痛風患者吃主食應多細少粗, 因為粗糧中的嘌呤含量高於細糧。常見的粗糧有高粱、玉米、小米、糙米、黑麵粉、麥片等;常見的細糧有精緻大米、白面等。

4

越久熬的湯越好

有研究發現,湯熬的時間越長,味道越鮮美, 其中的核苷酸含量也越來越高。引起痛風的嘌呤就是核苷酸代謝的最終產物,也就是說,湯熬的時間越長,誘發痛風的危險也越高。

編輯 | 醒醒

來源 | 綜合CCTV生活圈、健康時報

監製 | 黃利琴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899be2897df9a2352f4af7bd7aac1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