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奇妙的方劑,治心悸、失眠、怔忡、健忘,還能抗衰老、護心肌

2023-06-26     醫者榮耀

原標題:一個奇妙的方劑,治心悸、失眠、怔忡、健忘,還能抗衰老、護心肌

無論是對於「讀書人」,還是對於「打工人」,若是經常出現心悸、失眠、怔忡、健忘等狀況,可能都會讓學習和工作的效率大打折扣。對此,中醫自古以來就有許許多多的傳世名方,比如百合地黃湯、炙甘草湯、歸脾湯、安神定志丸……不一而足。古今名方千千萬,對證用藥才得當。在一眾調養心神的良方中,有一個「自帶音響」的經典名方,光聽名字就覺忍不住要說一句「YYDS」,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天王補心丹」。

這個方子以「天王」二字開頭,是不是「很拉風」?那麼,這個方劑為什麼要叫這麼個名字呢?對於天王補心丹的名字來源,明代醫家張景岳說,「昔志公和尚日夜講經,鄧天王憫其勞者也,賜之此方,因以名焉」。清代醫家汪昂說,「終南宣律師,課誦勞心,夢天王授以此方,故名」。張景岳和汪昂雖然說的不是同一個主人公,但是過程卻十分類似,當然這種說法只能作為一個故事,對此天王補心丹也表示無奈,只能弱弱的來一句「請你不要迷戀哥,哥只是一個傳說」。

對於頗具傳奇色彩的天王補心丹,它到底是由哪些中藥組成的呢?全方由「人參、茯苓、玄參、丹參、桔梗、遠志各五錢,當歸、五味子、麥冬、天冬、柏子仁、酸棗仁各一兩,生地黃四兩」等13味中藥組成。具體用法是,將這些中藥研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現代用法每次6~9克),睡前用竹葉煎湯送服。現代有中成藥,可用溫開水送服,也可以用龍眼肉煎湯送服。當然,也可以改為湯劑,劑量按照原方酌情按比例縮減。

天王補心丹雖然是丸劑類中藥,但是如果想要在臨床中有更為廣泛的運用,改為湯劑,更有利於根據臨床症狀的不同而進行加減化裁。如果失眠比較嚴重,可以酌情加入龍骨、磁石等重鎮安神的中藥;如果心悸怔忡,睡眠不安,可以酌情加入龍眼肉、夜交藤等養心安神的中藥;如果遺精滑泄,可以酌情加入金櫻子、芡實、牡蠣等固腎澀精的中藥。如果是改為湯劑的話,建議去掉硃砂這味中藥。

對於天王補心丹的源流,可以說是十分複雜,迄今也沒有一個完全精確的說法,誠如明代醫家張景岳所說,「此方之傳,未考所自」。但是,儘管如此,仍有不少學者在精益求精的探本求原。不過目前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出自《校注婦人良方》或《攝生秘剖》。但是如果追溯天王補心丹的發展源流,就會發現,這個方子淵源頗深,不僅可以向上追溯,還可以向下延展。因為向上可以發現很多源頭,向下可以發現很多拓展應用。

那麼,天王補心丹的主要方證究竟是什麼呢?先來看看作用,天王補心丹主要具有「滋陰清熱、養血安神」的作用,主要適用於陰虛血少、神志不安證,臨床常以心悸失眠,虛煩神疲,夢遺健忘,手足心熱,口舌生瘡,舌紅少苔,脈細而數為辨治要點。詳細分析天王補心丹的方證病機,還是得搞清楚源頭,病因是心經陰血不足、虛熱內擾、心失所養,病機是陰虧血少、虛熱內擾、神志不安。弄清楚病因病機,有利於臨床辨證施治。

對於天王補心丹的配伍秘訣,目前比較普遍的認識是,全方以生地黃為君藥,主要起到滋陰養血清熱的作用;以天冬、麥冬、玄參為臣藥,三藥均是甘寒多液之品,主要是協助君藥養陰清熱;以當歸、丹參、人參、茯苓、酸棗仁、遠志、柏子仁、五味子為佐藥,其中當歸滋補陰血,丹參養血安神,人參「補五臟,安精神」,茯苓「益脾寧心」,酸棗仁除煩助眠,遠志安神定志,柏子仁養心寧神,五味子收斂心氣;以桔梗為使藥,主要起到載藥入心的作用。方用硃砂為衣,如果硃砂也算進方藥的話,可以硃砂為佐藥,主要起到清熱安神的作用。

對於天王補心丹的君藥,也是存在爭議的,比如方中所用的酸棗仁、柏子仁、五味子等中藥,都具有顯著的養心安神作用,還能收斂耗散的心氣。那麼,為什麼要選用生地黃為君藥呢?這裡有一個概念,那就是「心腎不交」,雖然天王補心丹是為「陰虧血少、虛熱內擾、神志不安」而設,但同時也是為心腎不交而設。清代名醫柯韻伯指出,「補心者必清其火而神始安」,而生地黃恰好可以滋陰補水,腎水旺盛起來,可以與心火形成陰陽既濟之勢,再加上生地黃與玄參、麥冬、天冬、當歸、丹參等中藥進行配伍,可以使滋陰養血的能力增強。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那就是生地黃大劑量使用,可以發揮安眠的作用,醫聖張仲景所傳炙甘草湯、百合地黃湯,均有此意。

對於桔梗的用法,諸多醫家的解釋都是「載藥上行」以及「舟楫作用」,但是也有醫者對此提出質疑。更有醫者指出,桔梗配伍於滋陰清熱、補心安神的天王補心丹中,其效用並非「載藥上行」,而是鎮驚安神[1]。其實,真的不能一看到方中有桔梗就說它是舟楫作用。也有醫者為了更好的研究天王補心丹中桔梗的實質意義,進行了實驗研究,桔梗表明:天王補心丸全方催眠作用機制在於促進了各腦區及核團內5-HT釋放,而桔梗將有可能為調節的關鍵點[2]。這也佐證了天王補心丹中的桔梗,未必就是傳統意義上的舟楫作用和載藥上行。

從古今本草文獻來看,桔梗有著諸多用途,但對於心系疾病的論述,自古有之。我們先來看看《神農本草經》,其中就有桔梗主「驚恐悸氣」的記載,《藥性論》也有「主中惡及小兒驚癇」的說法。在明代四大本草中,雖然《神農本草經疏》在解釋《本經》主「驚恐悸氣」時,有說「諸補心藥中借其升上之力」,但依然沒有擺脫「以為舟楫勝載之用」的窠臼;唯有《本草蒙筌》中十分明確的指出,桔梗「仍消恚怒,尤卻怔忡」。所以,對於天王補心丹的桔梗之用,不能解釋為載藥上行,但明代醫家李中梓所說「載藥入心,不使速下」,清代醫家王秉衡所說「開肺氣之結,宣心氣之郁」,可供參考。

對於天王補心丹來說,現代藥理研究目前還不夠深入,主要圍繞「延緩衰老、對心肌梗死的保護作用」[3]以及「改善記憶,調控神經內分泌系統,抗心肌缺血,抗炎,抗氧化損傷,抗衰老,保肝」[4]等方面。現代臨床中,天王補心丹可用於治療心悸,頑固性口腔潰瘍,口腔奇癢,抽動穢語綜合徵,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絞痛,慢性低血壓,神經性血循環衰弱症,更年期心悸,更年期女性孤立性室性期前收縮,充血性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精神疾患(焦慮症,抑鬱症),肝炎,失眠[3];眩暈,老年痴呆,譫妄,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膿毒性心衰病,糖尿病性心肌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圍絕經期綜合徵,多囊暖巢綜合徵不孕,月經後期,黃褐斑,痤瘡,神經性皮炎,遷延性肝炎,習慣性便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兒多動症,頭頸癌化療毒性,帕金森病伴便秘[4];心臟神經官能症,糖尿病合併心臟病,心腎不交型更年期綜合徵,女性青春期痤瘡[5]等疾病。

對於天王補心丹來說,的確是一個治療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的經典良方,清代名醫汪昂也說「讀書之人,所當常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方雖然藥效良好,但是由於本方丸劑以硃砂為衣,不可久服,也不可以用燙水送服。硃砂為汞的硫化物,長期服用含有硃砂的製劑,有導致汞蓄積的風險。另外,使用含有硃砂的製劑,應使用低於45度的水送服。當然,為了在臨床中更好的運用或者是想要長期使用,可以在製成丸劑或改為湯劑時,去掉硃砂。

參考文獻

[1]羅宗德.天王補心丹中桔梗效用芻議[J].成都中醫學院學報,1992,(3):9.

[2]李海靜,高月李,劉萍.天王補心丸全方及全方缺桔梗對少寐大鼠腦神經遞質的影響[J].中國中藥雜誌,2009,34(2):217-223.

[3]李飛.中醫藥學高級叢書·方劑學(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4]張泰,楊楠,康琳,等.天王補心丹的臨床和藥理研究進展[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誌,2019,17(18):2765-2769.

[5]肖金海.天王補心丹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進展[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4):493-495.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神希園(全球中醫人士的精神家園,中醫生命科學的博物圖鑑),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827f4033674cdc4c3808c82caa939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