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心愛的玩具被搶,家長是該教他「搶」回來還是「忍一忍」

2023-04-30     樊村聊教育

原標題:當孩子心愛的玩具被搶,家長是該教他「搶」回來還是「忍一忍」

當我們小的時候,如果遇到和鄰居家的孩子,或是親戚家的孩子在一起共同搶同一個玩具的情況,大多數的情況,父母都會選擇讓我們「忍一忍」,「讓一讓」,特別是遇到年齡大的孩子,在面對年齡小的孩子的時候,會說,你是姐姐(哥哥)就應該讓著弟弟(妹妹)。

好像在國人的認知裡面「謙讓」,孔融讓梨」是一種非常好的美德;當然也有的家長會為了自身的面子,讓孩子選擇謙讓。

就像大人們永遠好像都弄不清「孔融讓梨」的概念,也不明白什麼是謙讓、分享和被剝奪。

「孔融讓梨」從古傳到今,一直被當做道德教育的典範,可是這個故事的前提是孔融他是主動把自己的梨子讓給哥哥,並非被人強迫的。

可是現在多是一些家長要求孩子把自己喜歡的零食、玩具被迫「分享」給其他的孩子,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即使對方是年幼的孩童,他也還是個孩子,而且那也是他的東西,憑什麼要求他分享呢?

作為家長,總是要求一個年幼的孩子去照顧他人的感受,可是我們卻常常忽略他的感受,長期下去對孩子是否好呢?

自私是一個孩子的天性,作為家長不應該偏激地認為孩子「小氣」,就像如果有人找你要你心愛之物是一樣的,你會毫不猶豫的主動送人嗎。

當孩子的玩具被搶走,父母應該怎麼做

我們要告訴孩子,拒絕是每個人的權利。不懂得拒絕的人,很容易養成「討好型人格」有的時候會寧可委屈自己,也要迎合別人。

因此,當孩子的玩具被搶走的時候,作為家長我們要告訴孩子:

1、你有支配這件玩具的權利,這件玩具屬於你自己,給或者不給都是你自己的權利,別人無權干涉。

2、自己的東西一定要保護好,你拒絕了給別人,別人也一定會拒絕你,所以一定要保持平常心,互相尊重。

3、如果別人搶奪你的玩具,如果自己的力量下,可以向老師或者是父母求助,不要忍讓。

4、要學會和朋友一起分享玩具,有的時候你有的別人沒有,別人有的你沒有,那麼就可以分享。

也許在一些父母的眼中不就是一件玩具的事情,可是在孩子的眼中,過分的謙讓會傷害到孩子,讓孩子受到委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8261d84011239d51a63711119b0d0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