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抗戰題材的影視劇裡面,總會發現士兵的褲腿上都纏著布條,而這並不是編劇瞎編亂造的,而是真實地出現在戰場上過。不僅中國的戰爭史上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國外士兵的穿著也出現過綁腿的情況。
即便是到了現代社會,我們仍然會發現不少國家所舉行的閱兵儀式中,還有士兵的著裝是有綁腿的。那些作戰士兵為何要用布條將腿部綁起來?其實綁腿在戰場上有它的用處所在。
抗戰時期的八路軍行軍打仗每天都要走很遠的路程,還要穿過各種複雜艱苦的環境。如果他們行進的地方是大片草叢以及布滿泥濘的坑坑窪窪,褲子就很容易沾上各種蚊蟲,還會被泥濘的土地打濕。
蚊蟲叮咬皮膚後會給士兵帶來很多不適感覺,甚至會引發各類疾病。給腿部綁上布條,就可以很好地防護這些蚊蟲叮咬,也不容易被路邊的荊棘所刺傷。
綁腿還有個作用就是緩解腿部壓力,士兵長時間行走前進,就會覺得小腿酸脹沒有力氣。經常不運動的普通人在長時間急切行走後,也會產生這樣的情況。如果士兵不加重視,長期急行,還可能會讓腿部形成靜脈曲張,給小腿帶來疾患。
通過綁腿,小腿充血膨脹的情況就會減輕,起到了保護小腿的作用。此外,綁在腿上的布條還可以在受傷時用來止血,或者用來捆綁俘虜等等。
綁腿在戰場上發揮了不小的作用,所以抗戰將士在行軍的過程中都會給自己的小腿上纏上布條。不過在抗美援朝時,曾經風靡抗戰軍隊的綁腿形式卻不見了。既然綁腿有這麼多的好處,志願軍戰士為何不在戰場上繼續綁腿?
綁腿雖有很多好處,但卻也存在著缺陷,志願軍戰士就曾經歷了深刻的血的教訓。志願軍入朝作戰後,遇上的是武器裝備豐富多樣的美軍,對方輸出的火力是大量的炸彈以及燃燒彈。
當燃燒彈中的燃燒劑附著在衣服上後,士兵就會立即脫下衣服,以免造成更大面積的燒傷。而綁腿的布條通常都纏得非常的緊,解下布條也非常的麻煩,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
如果綁腿的地方被燃燒彈沾上,解綁不及時的話,小腿很快就會被火焰所灼傷,情況嚴重的會造成致命傷害。志願軍戰士也在戰場上吃了不少這樣的虧,所以到了後期也就沒有再綁腿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綁腿已經不再符合新的戰爭模式,所以已經很少看到軍隊有綁腿的例子。
如果要防患山林間的蚊蟲,部隊中也有了其他可以替代的東西。而且現代化戰爭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樣急行軍,所以也不綁腿在軍隊中也不再那麼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