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嘗不是件好事?
正解局出品
當初多高傲,現在就有多卑微。
前幾年,樓市火爆,二手房的房東們動不動就坐地起價。
現在,輪到他們焦慮了。
因為,他們終於反應過來了,並表示「二手房難賣」。
不肯大降價,恐怕賣不掉。
在上海,一個較早認清形勢的房東,為了賣掉自己的二手房,自學成才,硬生生把自己變成網絡營銷大師。
他把房子周邊的中介一家家跑了個遍,還做了一個其他99.99%房東都不會做的事:主動加中介微信號。
然後,把100多個中介的微信號拉了一個群。
而且,他還在群里瘋狂發紅包,號召已經進群的中介把自己其他的同事也拉進來。
終於,群里有了300多個中介。
他還把自己房子的營銷素材,比如區位、有什麼優勢等等,圖文並茂整理好發到群里。
然後,他就請入群的中介,幫忙推廣他的房子。
並且,送出大禮:
帶看就獎中介現金100塊,如果成交,除了中介費以外,還另送iPhone。
功夫不負有心人。
10天後,他的房子順利脫手。
廣東白雲區一位業主的段位更高,「打法」和拼夕夕一脈相承,設置了階梯式獎勵:
中介進群加業主微信領1.8元,發朋友圈領4.8元,帶客一組領88元,面談一次得1888元,如果有中介促成交易,更會額外獎勵5萬現金紅包!
但最豪橫的房東,還要數上海的。
上海天台家園的一個業主,給中介群發了一條信息:
中介賣掉房,直接送一輛賓利。
還有房東,趁著房展會,給自己家的房子打廣告。
不過,大部分二手房房東沒有這麼財大氣粗,但也挖空心思,主動搞起精細服務。
比如,一入戶就放了各種小零食、可樂,還有礦泉水。
中介、來看房的人,隨意自取。
堪比酒店式服務。
有媒體報道過杭州良渚的一個房東。
他的房子在小區同戶型二手房裡掛牌價最低。
根據他說,中介前前後後也帶有意向的客戶看了90多次,但「沒有一個誠心買的」。
還有房東在網上分享了自己同一小區的一個業主,甚至不惜搞「突襲式降價」。
他還說了句「還好我不太在乎」。
當然,這有可能是他嘴硬。
這其實是當前二手房市場平淡的表現。
今年二三月,很多城市的二手房市場反彈,迎來一個「小陽春」。
不少房東還想著漲價。
但到了4月,市場很快發生變化。
有數據顯示,不光是北上廣深,包括重慶、杭州、廈門、成都等強二線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都在下滑。
簡單來說,就是沒有那麼多買家入場接盤了。
而且,從另外一個方面看,房子越賣越多。
越來越多的城市二手房掛牌量創下新高,甚至是歷史最高。
這個話不是我隨口說的,而是有權威媒體報道過的。
我在這裡就簡單羅列一下。
比如下圖,是北京的情況。
還有下圖,是上海的情況。
杭州市區的二手房掛牌量超過21萬套。
天津的二手房掛牌量突破17萬套,刷新歷史紀錄。
二手房難賣,目前已經是普遍共識。
媒體就報道過,位於北京大紅門建欣苑二里一套77平米2居室的房子,過了僅僅一個半月,掛牌價就從420萬元,下調到了369萬元,下調了51萬元。
但還是沒賣出去。
前幾年,阿里帶動了杭州未來科技城板塊的房價飆漲。
但最近,因為阿里的一些傳聞,未來科技城的房價也發生動搖。
甚至,有的業主發現,同小區的鄰居降價的幅度讓人震驚,直接跑步離場。
樹長不到天上,房價也不行。
這句話,我幾年前就在文章里說過。
在微博上,有網友分享了身邊的一個例子。
他們的小區是學區房,先前一直很搶手。
樓上的一個大爺疫情前就想把房子賣了,買家開150萬,大爺沒捨得賣,想再等等。
這左等右等下來,前幾天終於賣了,聽說賣了100萬出頭。
鄰居都說賣虧了。
只有大爺很清醒:能賣出去就不錯了。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這一點。
前段時間,有信息披露,住戶中長期貸款(主要是房貸)的增量下降了。
換句話說,買房的人的確是少了,或者變得更加謹慎了。
住戶中長期貸款的變化情況
這次,樓市可能走到了很多年裡都沒遇到的一個重要路口。
前些年,房價持續上漲,帶來了很多問題。
比如,掏空六個錢包才買一套房,又比如,年輕人買房難,企業經營成本上升等等。
還有很關鍵的一點:房價暴漲導致很多人沒心思去上班,倒更願意琢磨著怎麼從樓市裡賺上幾筆快錢,實現財富自由。
所以,這次樓市放緩,正好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
讓我們恢復正常的狀態。
通過發展產業,而不是賣地來拉動經濟;
通過辛勤工作,而不是炒房來創造財富;
房子,應該成為家,而不是一夜暴富的投機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