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影視劇里的中老年女性以嘮叨、情緒激動、怨天尤人的形象?

2022-04-21     王宜電影解讀

原標題:為什麼影視劇里的中老年女性以嘮叨、情緒激動、怨天尤人的形象?

中國人就是這樣啊,可能是從古至今的進化演變吧

首先,從我們比較近的封建社會得知,當然我們沒有經歷過這些,但從記載中可以知道,女人是沒有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的,那時,女人只有田間勞作和相夫教子,對於家中的經濟命脈掌握在男人的手中,所以女人普遍沒有話語權,只能聽從丈夫的調遣。如果女子不遵從三從四德,丈夫有絕對的主導休妻的權利,棄婦只能守寡,在牌坊里孤獨終老。

到了社會主義,女性已經做到了男女平等,因為女性開始自己賺錢了,不再手心向上找丈夫要錢了,他們有自己選擇的權利,現在的丈夫不具備休妻的權利,如果雙方不和只能協議離婚,這是對女性最大的尊重,當然離婚後的女性也有選擇再婚的權利。

為什麼提到上面的這些,因為要說到的是,為什麼影視劇里的中老年女性往往以嘮嘮叨叨、情緒激動、怨天尤人的形象出現,因為現實生活的上了年紀的女人就是這樣。

來復盤下女人的一生

談戀愛開始

幸福的開端,當然這裡的男女都可以控制自己的脾氣,都可以收斂那些不好的,展示給伴侶最完美的狀態

結婚了

結婚以後,男人漸漸的就釋放了本性,讓封存的假象得以見天日,日復一日的家務從男人到了女人的身上,讓一個女性不但要自己賺錢養家的同時,還要肩負起家庭的日常瑣碎,有的男人懂得分擔,可有的男人卻不懂,會成為爺一樣的存在。

生孩子以後

生完孩子以後,女性修完產假就要去上班,上班還要面臨領導隨時對你的不滿,因為你可能不加班,你需要提前回家喂奶,需要隨時知道孩子的動態,如果孩子不舒服,隨時待命。上班以後你一邊帶孩子,一邊要一起賺錢養家,還要兼顧家裡的所有細碎的瑣事,男人乾了什麼?賺錢,回家當爺,甚者男人還賺的沒女人多。這是什麼天理。

現在社會更多的是對女性不公,女人賺錢養家,還要貌美如花,又要三從四德,還要經濟獨立,母乳喂養,隔代不親,可不是從這些每日重複的,沒有男人幫忙的生活中滿腹牢騷,加上房貸、車貸(有慾望的開支),生病、家庭、老人,孩子(必要開支)帶來的經濟精神上的壓力,哪一樣不會逼迫一個女孩,從什麼都不用管,到什麼都要管卻享受著喪偶式婚姻的生活,可不是逼迫式的存在嗎?這些是必然的,是最基礎的社會常態,是不可被批評(被人民網批評的親愛的小孩是真實生活的寫照)的生活現實,這不是販賣焦慮,這就是現實社會,並不是影視劇中典型的代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6f65aa7263f038f86a4aeae80cfd7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