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圖紙、法規、規範、質量評定標準,並包括腳手架、扣件的標準。
2.工程概況(應是模板與模板有關的概況)
(1)設計概況、現場概況,應附上兩張圖(地上的、地下的,同時把流水段的劃分也標註上)。應突出難點:現場難點、技術難點(往往現場的難點寫得多、技術難點寫得少,例如:地下室外牆單面支模,外沿造型複雜的難點、錯層、樓面板厚薄不同下跨標高都為難點)。
(2)工程所需的模板量
(3)各層模板需配置的高度
3.施工準備
(1)測量放線:根據平面控制網線,在板面或墊層上放出控制網線,對牆、柱要放5條控制線:一條軸線、兩條牆柱截面邊線、兩條模板控制線。明確模板控制線的具體要求和現場的控制方式。
(2)勞動力計劃
(3)材料準備:明確各種施工材料的選擇,包括模板、木方、支撐、脫模劑等。
(4)技術準備
4.模板的設計及配置
(1)設計依據體現出模板設計時基本的考慮思路和模板選型的依據。
(2)模板設計和配置:底板模板、反梁模板;牆體模板;柱模板;頂板、梁模板;其它模板(樓梯坡道模板、施工縫模板、樑柱接頭模板、圈樑構造柱模板、洞口模板)
(3)模板驗算(強度、剛度驗算)直形牆體模板(面板、背棱、穿牆螺栓,大型模板還應有吊點的計算);梁模板(面板、主次龍骨、支撐);頂板模板(面板、主次龍骨、支撐);框架柱模板(面板、龍骨、穿牆螺栓、柱箍);
(4)模板放置:大模板應進行傾覆驗算。
(5)模板現場吊運
(6)模板的安裝:施工流程;標準施工;模板支設;模板拆除(模板拆除不能光抄規範的表,結合工程情況,如有不同的拆除要求可畫一張圖示意,註明每塊牆板的拆模要求;要有保護操作者的安全及保護模板措施,模板周轉次數;施工荷載超出使用荷載要如何支撐;後澆帶的拆除要求;預應力拆除;模板的維護及修理)
模板及支撐的選型對工程成本的影響很大,因此模板的選型必須根據工程的質量要求、進度要求及成本要求進行綜合技術經濟比較後進行確定。
柱、牆模板支設時需要在混凝土中或鋼筋上預先留設的支撐固定鋼筋或導模筋留設位置等要求;
模板起拱要求;
模板拼縫要求;
支撐的形式及要求、周轉方式;
牆柱模板、梁側模板、梁底及板底模板的周轉方式;
配置牆體大鋼模板應注意:
層間相接處的處理措施
模板拼接縫的處理措施
當有樓層超高時,模板結構措施
應儘量減小異型模板加工數量
應儘量減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696b225983dbfe9c7d4529680ddc5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