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肉是癌症的「催化劑」嗎?醫生警告:這5種肉,請儘快從餐桌上撤下

2022-03-16     峰風搞笑

原標題:紅肉是癌症的「催化劑」嗎?醫生警告:這5種肉,請儘快從餐桌上撤下

#夏方養生指南#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各樣的肉已經成為餐桌上常見的一道菜,每個家庭都會在節日期間買很多肉來招待親朋好友。紅肉的脂肪比肥肉含量要少一些,所以大部分人還是更喜歡吃紅肉,肉質口感更勁道。

不知什麼時候起,人們開始討厭紅肉,甚至認為長期吃紅肉會致癌,那麼紅肉真的會致癌嗎?如果你也感興趣,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紅肉,是癌症的「催化劑」嗎?

大部分人只是聽說過紅肉,其實肉類是分成紅肉和白肉的,肉類做出來顏色不一樣,稱呼也就不一樣,比如牛、羊等肉類,生肉的時候顏色是紅色,煮熟了以後顏色是褐色,所以稱為紅肉,而雞肉、魚肉無論生的時候還是煮熟的時候都是灰白色的,所以稱之為白肉。

那麼長期吃紅肉真的會致癌嗎?

紅肉含有一種叫作共軛亞油酸的物質,研究表明,這種物質可以對抗癌症。對於人們說紅肉致癌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烹調、加工或保存方法不當,才會導致患癌。

吃紅肉和白肉對身體是有好處的,能為人體提供高質量的蛋白質。

白肉中脂肪的營養價值要高於紅肉,紅肉多為飽和脂肪酸,而白肉中是不飽和脂肪酸。紅肉營養豐富,但過量食用會讓人體脂升高,變得肥胖,且容易患有高血脂疾病,而白肉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但是從含鐵量的角度來看,紅肉更高,所以我們建議老年人和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食用禽肉。

紅白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禽肉補充維生素E,水產肉類補充維生素A和D,可以彌補其他食物維生素不足的問題。

紅肉和白肉也富含礦物質。紅肉中的鐵主要以亞鐵血紅素的形式存在,可以幫助人體消化吸收。禽肉還含有較多的磷、硫、鈣等,其中鈣含量不高,但吸收利用率高,水產品中的礦物質含量也很豐富,如硒、鋅、鎂等,尤其是硒和鋅的含量比較豐富,海產魚類富含很多碘。

綜上所述,無論是紅肉還是白肉,只要進行科學的加工處理對人體健康是無害的。

以下5種肉醫生建議儘快撤下飯桌

1、鹹魚

鹹魚是用海鹽腌制生魚製成的。在腌制過程中,鹽中的成分會與魚發生化學反應,導致食亞硝酸二甲酯含量超標。

這種物質進入到人體以後,容易代謝轉化為一種具有極強致癌性的物質,過量食用易患鼻咽癌。據調查,經常吃鹹魚的人,鼻咽癌的發病率很高,比一般人要高出30多倍,尤其對小孩子的免疫力低,對他們的傷害更大。所以,不建議大家經常吃鹹魚。

2、燒烤

燒烤的味道鮮美,在製作過程中,肉放在烤架上,燒烤的時候會散發出誘人的味道,但肉中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會遭到破壞,嚴重影響了它們的攝入。所以燒烤食品的營養價值並不高。

當肉被加熱分解時,會產生致癌突變。燒烤產生的油煙中具有很多種致癌物質,烤串工人長期暴露在這種環境下,患癌症風險大大增加。所以,建議大家少吃或不吃燒烤!

3、加工肉類

加工肉類的食品如火腿、烤腸很受人們的喜愛,因為色香味俱全,特別是對於孩子們有著很大的誘惑力,所以成為餐桌上最為常見的美食。但是,加工肉類對健康是有危害的。

這類產品需要長期存放,所以原料中包含許多添加劑,這增加了潛在的癌症風險。此外,經過精加工的肉食品,如肉乾、香腸等,它失去了原有的營養物質,並且在製作過程中添加了很多危害身體的防腐劑、著色劑和色素,這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如果添加劑用量過多,容易致癌。

4、燉煮過度的肉

大家一直有一個誤區,覺得肉燉得時間越長越爛越好。所以人們發明了高壓鍋,燉排骨只需要十分鐘的時間。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肉類在高溫燉煮下,內部結構發生了化學反應,形成的芳族胺基,它含有12種化合物,其中9種都致癌。

大家不知道的是食品污染對人體是有致癌影響的,占35%。以前我們對食品中的有毒化學物質不了解,低估了它的危害。在沒有弄清楚之前,不要吃燉太久的肉,以保證身體健康。

5、冷凍時間過長的肉

肉類放到冰箱中的冷藏里,雖然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但是並不能殺死細菌。肉類中脂肪和蛋白質會發生氧化。因此,肉的顏色會變為棕色,脂肪的部分會變成黃色,口感味道也會變得很差,還會產生加速衰老的物質,時間久了,肉會發生變質,影響身體健康。

肉不可以在冰箱裡存放太久,不同種類的肉可以冷凍不同的時間。購買凍肉後,最好在1個月內食用。存放時間超過半年建議就不要食用了,很容易出現變質的情況。最好買新鮮的肉吃。如當日未吃完,可在0℃~4℃冷藏,3天內食用。熱鮮肉應儘快食用或冷藏食用。

結語:大家喜歡吃哪種肉呢?如果有其他看法,在評論區告訴我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5558b6f05ef5fbef336160227a2ea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