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近代史上,「大武漢」與「大上海」交相輝映,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兩座曾被冠以「大」的都市。
大上海——成名已久
提起大上海,在我們的腦海中下意識地就想到一個個近代史鮮活的畫面——租界、大上海歌舞廳、上海黑幫等。實際上,近代史上的「大上海」是指「大上海都市計劃」。大上海都市計劃是上海市政府於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為指導戰後城市建設組織編制的城市總體規劃,為上海結束租界歷史之後,首次編制的上海市完整的城市總體規劃,也是中國編制的第一部現代總體規劃。
今天的上海是四個直轄市之一,下轄黃浦區、徐匯區、長寧區、靜安區、普陀區、虹口區、楊浦區、閔行區、寶山區、嘉定區、浦東新區、金山區、松江區、青浦區、奉賢區以及崇明區,共十六區。與國內的其它城市相比,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大都市。
大武漢——未來可期
武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及超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聯勤保障部隊機關駐地。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城中交匯,形成武昌、漢口、漢陽隔江鼎立的格局,通稱武漢三鎮。全市下轄江岸區、江漢區、礄口區、漢陽區、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東西湖區、漢南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共13區。
大武漢「五個中心」的建設規劃
2020年12月18日,武漢市委十三屆十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武漢市委關於制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規劃建議》)。
在這份《規劃建議》里,武漢市委緊緊圍繞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的總體定位,錨定了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的目標任務。五個中心即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