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轟位元組的清華碩士,大機率是個經濟學白痴

2023-01-11     功夫財經

原標題:炮轟位元組的清華碩士,大機率是個經濟學白痴

作者:張是之

01

清華應屆碩士該給多少月薪合適?一萬、兩萬還是三萬?

如果是你,你覺得多少會讓你比較滿意?

近日一位清華應屆碩士畢業生炮轟位元組跳動,稱位元組跳動只給他2萬月薪,甚至不如本科,認為碩士白讀了還倒貼。

這位同學發帖稱,位元組跳動這是在「惡意低薪」,而「惡意低薪」的目的是為了低成本勸退應屆畢業生,並認為位元組跳動一開始就想以最低的成本把他招過去。

這位同學還做了進一步的引申,認為位元組跳動這是在否認個人的努力,是在詆毀國家建立的教育制度。

他認為,位元組惡意低薪,是公然與社會建立的學歷制度對立,傷害了廣大學子的心。還進一步反問,碩士學歷比不過本科,以此類推是否學歷無用論成立?

雖說這位同學對位元組跳動有諸多不滿,但也不用一上來就給人家扣這麼大一帽子吧?

而且也許是情緒過於激動,這位同學的幾處表達用詞不算準確。比如「詆毀事實」和「詆毀教育制度」,另外還有錯別字的問題,後面的類推反問也不恰當。

2萬月薪,這個水平到底是高還是低,那要看怎麼比、和誰比。

根據《2022年北京市人力資源市場薪酬大數據報告》,從薪酬中位值看,2021年行業薪酬排名前五位的分別是:貨幣金融服務(29.36萬元)、資本市場服務(28.83萬元)、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24.57萬元)、新聞和出版業(20.24萬元)、保險業(19.22萬元)。

還是根據這個報告,從北京市2021屆高校畢業生薪酬數據來看,在碩士及以上學歷中,技術研發/專業技能類崗位的薪酬中位值是11.29萬元/年。

也就是說,位元組跳動給出的2萬月薪,從整個北京市的應屆畢業生薪酬中位值來看肯定算高的。

而從網際網路行業內部看,這個薪水基本是持平。如果是看年薪的話,位元組甚至是略高於行業中位值。

當然當事人是清華碩士,應聘的是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後端開發崗,加上位元組跳動的公司招牌,以及和其他公司類似崗位的橫向比較,所以會有比較高的期望值。

而從他公開的信息看,他最開始收到的是9月份通過位元組跳動校園招聘考核的通知,還不是正式Offer。

所以定當他收到包含薪資的正式Offer時,就相當於是「開盲盒」,打開之後不是自己想要的,沒有達到自己預期,所以失望之下惱羞成怒,發帖炮轟。

02

從網上信息來看,先考核然後再發放包含薪資的正式Offer,這應該是位元組跳動的常規操作,屬於正常的操作流程。

其他網際網路公司的招聘是否也是這樣的操作,暫且未知。

但是從公開信息看,當事人一開始收到面試通過的通知時,並沒有對流程本身提出異議,而是一直在等正式Offer。

也就是說,他實際的等待行動是默認流程沒有問題的。只是等到正式Offer拿到之後,才心生不滿。

其實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因為市場交易是雙向自願選擇。

他如果不認可位元組跳動的招聘流程,有三次機會可以拒絕和其合作。

第一次是直接不投簡歷,第二次是不認可先考核通過後明確薪資,第三次是對薪資不滿意拒絕入職。

而他選擇接受了前面兩次的合作方式,卻對第三次的合作方式提出質疑。

當然不是說不能質疑,而是說,這位同學的處理方式極為不理智。

這種極端情緒化的輸出,「扣帽子」的表達方式,不是一個工科碩士應有的表現。既不能解決問題,也不會給他帶來薪資的上漲。

相反,如果事情鬧得太大,會給他的職業生涯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買賣不成仁義在,以後也許還有其他合作機會,何必要把自己的路堵死呢?

對於一個應屆畢業生來說,快速積累工作經驗迅速成長,可能要比在這件事上耗費精力「出名」更重要。

03

這位同學對薪資的預期,還忽略了大環境的變化和影響。

如果是在前幾年,各個大廠確實是通過高薪吸納人才。

但要知道,前幾年,特別是十年前,那是中國移動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所以在那幾年裡,大平台、高薪資、高福利,網際網路大廠的吸引力肉眼可見,也確實給了學生們很多期待。

而最近這兩三年,網際網路行業不僅受到疫情的衝擊,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嚴格監管。這個恐怕不用多說。

可以說,這兩年,裁員、縮編、降本增效都是網際網路行業的主基調。而各大廠的裁員,更不是什麼新聞。

去年12月,騰訊員工大會,主題就是「降本增效」。馬化騰會上直接喊話,「留給某些業務的時間不多了」。

不光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進入一個相對低谷期,美國科技界日子也不好過。

剛進入2023年,亞馬遜就宣布裁員超過18000人。去年年底,Twitter、Meta、Netflix、Stripe等巨頭也裁掉了數以千計的員工。

這樣的大背景下,位元組跳動的日子肯定也不會太好。

過去幾年,位元組跳動在人員規模上大幅擴張,巔峰時期曾超過10萬人。有擴張就會有收縮,就會有裁員和降薪。

而位元組跳動元旦前夕就傳言會開啟新一輪裁員,據說公司整體優化規模約10%,各個業務線也已基本確認優化目標。

這樣的大背景下,還對薪酬抱有原來的高預期,可能本身也不太現實。

04

那麼,位元組跳動有沒有可能是在耍手段「勸退」應屆生入職呢?

有可能,但這屬於「誅心之論」,因為無法拿出具體紮實的證據,也不應單方面做出「有罪推定」,著急「扣帽子、打棍子」。

只要一切按流程來,那麼多畢業生,只要有人正常入職,就不能說是在搞什麼「勸退」。

一家公司裁員的同時還在招人,其實並不矛盾,總有些項目和崗位需要優化。

市場經濟中,誰也不想成為那個被優化、被裁掉的那一個,就必須用成績和實力說話,而不僅僅是學歷。

這位同學拿清華碩士學歷來說事,當然是有一定資本的,但這也僅僅適用於他是應屆畢業生的這個身份。

這一次過後,他再想跳槽找任何工作,都要用實際成績說話,學歷可能還是有一定影響,但遠遠沒有像今天剛畢業的時候那麼重要。

所以這位同學應該特別珍惜他的應屆生身份才對,如果這個時候把精力放在死磕位元組跳動這件事上,恐怕是得不償失。

另外從他的文字表達中,他其實沒有認識到一個基本的經濟學原理,那就是他的薪資水平其實並不是位元組跳動單方面說了算的,當然也不是他想要多少就要多少。

勞動力的價格和其他商品價格一樣,都是由供需關係決定的。

一方面,網際網路行業正在收縮,大廠的需求在減少;另一方面供給端畢業生的人數卻沒有減少,自然就會對價格產生影響。

明面上的表現,公司這一方議價的主動權確實更多一些,但最終決定市場價格的,仍然供需關係。

而更重要的是,這其中的競爭關係是,買家和買家在競爭,賣家和賣家在競爭。

也就是,公司和公司之間在競爭人才,學生的競爭對手是另外的學生,而不是他去應聘的公司。

他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好像是位元組跳動這個公司在處處針對他,其實真未必。

從統計數據看,高學歷跟高收入有正相關性,但對於個人來說,高學歷未必等於高收入。

而且越是在市場競爭激烈的地方,收入越是跟個人能力有關,而不是一個學歷文憑。

所以綜合來看,這位同學的怨氣始於對薪資的不滿,底層原因可能是對某些經濟學規律的認識不足。

學一點經濟學,掌握一點經濟學的基本規律和基本原理,也許無法讓你直接漲工資,但對你看清世界、調整心態還是很有幫助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49e114a81b2dfe96629f5f026970c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