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要想實現智能製造,必須做到「軟硬兼施」

2022-05-23     谷器數據

原標題:企業要想實現智能製造,必須做到「軟硬兼施」

說到智能製造,大多數人的關注點都在各種軟體上,如ERP、MES、PLM、CAD、CAM等。當然,要實現智能製造必然也離不開這些信息化系統、大數據、IA等新興技術手段。

但是,裝備、物料等硬體在智能製造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裝備作為智能製造的手段,其自身的智能化水平、柔性範圍、效率程度、投資規模等都影響著智能製造實現的效果;而物料作為智能製造的對象,它的原始狀態、物流過程、物流方式、質量保證等都要進行策劃和研究,以及哪種特定的工藝更適合智能製造、更能發揮智能製造的效率和效益。因此,谷器數據認為企業要想實現智能製造,必須要做到「軟硬兼施」才可以。

智能製造的建設一直以來還存在著兩個極端趨勢:一是簡單的「機器換人」,以工業機器人為主體的硬體裝備投入為主要方向,認為推進智能工廠就是自動化和機器人化,盲目追求「黑燈工廠」,推進單工位的機器人改造,上馬只能加工或裝配單一產品的剛性自動化生產線,他們只注重購買高端數控設備,但卻沒有配備相應的軟體系統。二是不結合企業實際需求購買軟體,有些企業花百萬元、千萬元甚至上億元資金購買國內外各類工業軟體,總認為這些軟體系統就能夠實現智能製造,更能解決企業的一切問題。這兩種極端趨勢都是盲目性、片面性的具體體現,都沒有從企業對智能製造的實際需求出發,最終也不能使企業通過智能製造獲得產業變革的主動權。

企業在實施智能製造時不妨從這五個維度考慮:

一是技術維度,技術是智能製造的基礎,智能製造的數據來源於技術,既有設計BOM信息,也有工藝信息。

二是管理維度,管理是智能製造的保障,企業各類資源都要通過資源管理系統把作用發揮到極致。

三是裝備,裝備是智能製造的手段,各類軟體系統和物料都必須通過裝備的高效作用才能轉化為產品。

四是物料,物料是智能製造的對象,實施智能製造的目的就是實現產業革命,讓產品質量更好、成本更低,讓產品更具市場競爭力。

五是生產,智能製造毫無疑問最後要落腳於生產上,發揮執行的作用,將各類要素體現在生產上,以實現提升效率、降低製造成本,讓企業效益更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3cf88e1c0d302fea357d02e3d3563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