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開創中國式現代化縣域實踐新局面

2024-01-17   寧波晚報

原標題:寧海開創中國式現代化縣域實踐新局面

天明湖公園(尤才彬 攝)

百舸爭流千帆競,源頭揚帆奮者先。

過去一年,寧海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以「五大革新突破年」為引領,感恩奮進,實幹爭先,交出了一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優異答卷。

經濟領域,多個經濟指標增速居全市前列,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進位至第45位;交通領域,G15瀋海高速寧海段改擴建項目先行節點開工,寧波至寧海市域鐵路實現上位規劃從無到有、從遠景到遠期的歷史性突破;民生領域,首次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成功列入「美麗中國縣域發展百強縣」第一方陣。

藍圖已經繪就,使命責無旁貸。

今年是寧海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至關重要的一年。站在新起點,邁上新征程,寧海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推動「八八戰略」走深走實,強力推進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聚力「五大革新攀高年」,著力提振信心增強活力,在「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征程中奮力革新攀高、彰顯寧海擔當,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縣域實踐新局面。

「探·寧海」城市市集

搶抓新賽道,構築產業新優勢

雙一力(寧波)電池有限公司生產的儲能櫃暢銷歐美市場,去年前三季度總出貨額達12.3億元,其中,海外市場占八成左右。

雙一力公司是梅林街道新引進的4個「光伏+儲能」項目之一,發展勢頭強勁。

工業是地方經濟的根基。寧海始終堅持工業立縣不動搖,放大優勢加速競跑、順勢而為彎道超車。圍繞「光伏+儲能」「文體+辦公」「模具+新能源汽配」三大主導產業,寧海加快產業疊代升級、提能發展,拉動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0個百分點。注塑模具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智能光伏入圍首批省級特色產業集群協同區創建名單。

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投資增速達到200%。新增中國民營企業500強1家,新認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省級、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19家,獲評國家智能製造示範工廠1家、優秀場景7個。

實施服務業高質量「百千萬」工程,做大做強現代服務業,去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探索新模式、發展新業態,創成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開展「雙促雙旺」促消費穩增長專項行動,發放消費券2450萬元,撬動消費4.6億元,西子國際等3家特色街區獲評市人氣消費地標。徐霞客開游節五大板塊18項活動引燃「全民樂享」文旅嘉年華。寧海越野挑戰賽、全國青少年橄欖球系列積分賽等賽事帶動住宿、餐飲營業額分別增長15%和20%以上。

深入實施「精特亮」工程,創成全市首個省5A級景區城,獲評國家級鄉村旅遊、省運動休閒旅遊精品線路各1條,前童古鎮、森林溫泉分別入選省級大花園「耀眼明珠」、省十佳康養目的地。

綠色農業大放異彩,寧海紮實推進國家農業產業園區、國家級制種大縣建設,開工建設全國最大單體工廠化海水養殖項目,新增國家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1個。力洋酒業創成全縣首個「中華老字號」,鳧溪香魚獲批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岔路黑豬入選省十大優異畜禽種質資源名錄,「寧海珍鮮」產品進入亞運會供應目錄。

東方日升南濱基地生產車間

推進新變革,積蓄髮展新動能

創新「寧管家」一站式閉環服務;首創政企「圓桌」會客廳……面對企業所需、群眾所盼,寧海推進營商環境全面優化,紮實開展「走企業優服務解難題」活動,幫助企業解決急難愁盼1.3萬件,「寧滿意」營商環境品牌越打越響。營商環境事項一次性化解率、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率全省領先。

變革為發展蓄積新動能。寧海通過數字賦能,推廣國有資產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上線試行征遷項目管理數字化系統。深化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進一步釐清主業主責、加速賽道競逐。

活力源於創新,只有持續創新,才能加速釋放活力。寧海各級政府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去年新增市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38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費用增長10%。關鍵技術攻關不斷取得突破,12個項目入圍市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獲評國內首台(套)產品4項,有效發明專利達到1860件。新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8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375家,獲評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優勢企業7家。

產業是人才發展的基石,而人才的厚度也決定了產業的高度。寧海打好組合拳,培育「天下英才聚緱城」的人才發展環境。通過精準實施人才引育工程,去年引進大學生1.4萬人、培育高技能人才超6000人,中烏合作平台獲評國家引才引智示範基地。

去年,寧海還高質量舉辦中國新能源汽配產業座談會、光伏儲能產業發展研討會等系列招商活動,簽約億元以上產業項目26個,引進內資160億元。

有效投資持續優化。去年全年新開工項目114個,省「千項萬億」、市重點工程投資完成率分別達178%和136.9%,兩獲市投資賽馬激勵。民間項目投資、製造業投資、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分別增長30%、50%和60%,均居全市第一,投用產業類重大項目28個。

寧海城區(尤才彬 攝)

優化新格局,煥發城市新面貌

一條景觀跑道鑲嵌湖中,每天吸引眾多市民休閒、健身。湖周邊,總部大樓拔地而起,一批大項目相繼落成。作為寧海新城市中心的城市客廳,天明湖已成為當地的一張亮麗名片,顏值與活力兼具。

近年來,寧海編制完成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梯次推進「三山兩岸」等重點片區項目建設落地,「東美麗、西通達、北時尚、南文化」城市新畫卷正在徐徐鋪開。潘天壽藝術中心、縣文化中心全面建成,城隍廟商業中心、「來in南」網際網路文創園順利開業,蒲湖公園重現「老城記憶」,客運南站主體完工,城市環線實現全線貫通……精彩蝶變改變了緱城百姓的生活。

隨著城市功能布局的完善和優化,城市風貌品質也越來越好。寧海統籌實施迎亞運盛會三大提升行動,去年完成78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建成省級未來社區1個。桃源南路等21條市政道路經過改建,以更亮麗的形象展現在百姓面前。

以「盡精微」姿態推進精細化管理,持續推進空中飛線、背街小巷等專項整治,新建改建「口袋公園」13個、綠道18公里,新增「綠波帶」10公里、公共智能充電樁2771個。深入開展風貌整治提升,創成西子國際市級城市風貌樣板區,建成美麗河湖風景線27.7公里,獲評省美麗宜居示範村、未來鄉村、特色精品村等15個,成為省大花園示範縣。

生態底色越來越足。寧海紮實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力推進224個顏公河綜合整治項目,鋪設改造雨污管網36.4公里。市控以上斷面水質優良率和功能區達標率保持100%,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95.6%,「兩山」發展百強縣穩居全國第二,生態環境公眾滿意度保持全市第一。

推動新服務,提升群眾新體驗

去年11月下旬,在四川成都舉辦的「中國幸福城市論壇」上,寧海被評為「2023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寧海這座浙東小城,因為「幸福」再次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這塊獎牌來之不易!

幸福關乎老百姓的安居樂業。

寧海注重就業優先,開展高質量充分就業行動,加快構建就業先導的社會保障體系,去年建成3家零工市場,開展職業技能培訓2.7萬人次,新增城鎮就業1.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居全市低位。同時,加大特殊群體就業幫扶,開發村級公益性崗位337個,促進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771人,推動低收入農戶增收。寧海加大多元化住房保障供給,去年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2685套。基本養老保險凈增1.2萬人,長護險實現醫保人群全覆蓋。

去年9月,新落成的緱城中學、潘天壽小學天明校區開始招生辦學。其中,潘天壽小學天明校區採用現代建築風格,是寧海縣內唯一擁有室外游泳池、屋頂花園等設施的學校。去年寧海新增中小幼學位4770個,新設3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教育共同體實現義務段全覆蓋。

撰文 孫吉晶 蔣攀 吳帥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寧海縣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