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3677天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2055個詞條
01
繼100多萬裝修出個紅磚房,被罵出圈後的《夢想改造家》,最近一期又被罵出圈了。
不同以往的是,網友們除了無法理解設計師與節目組的「騷操作」,這期節目的主人公也讓大家啞然。
揚州一座老宅,是主人公小盛從小生活著的地方,他希望改造的就是這座老宅。
本來是一件挺正常的事情,但隨後節目中所呈現出來的小盛一家人的故事,卻讓人感到恐怖。
小盛母親是獨生女,很受父母的寵愛,據小盛說,母親年輕的時候十指不沾陽春水,但嫁人後就成了一個什麼都會做的母親。
母親愛好廣泛,尤其熱愛桌球,曾經一度去往全國各地參加桌球比賽,還曾獲得冠軍。
小盛十歲的時候,父母離婚了,至於離婚的原因,節目組是這麼解釋的:
「父親厭倦了瑣碎而平淡的生活,選擇了離開,去尋找新的幸福。」
簡直可笑,說得如此清晰脫俗,然而不就是兩個字——出軌。
也就是說,本來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母親婚後改變了自己,成為無所不能的主婦,但父親卻嫌棄生活平淡,尋找刺激出軌,這也導致在小盛10歲的時候父母離婚。
02
隨後,小盛與奶奶一起生活在老宅,與父母分居三地,直到奶奶去世。
2019年,小盛的父親生病,偏癱了。
小盛起先是安排父親在療養院生活,但由於父親脾氣太大,一直在療養院鬧事,只能接回老房子。
可是父親嫌棄老房子沒法住,就租了一個單間帶院子的給父親。
住了一段時間父親又不滿意了,就又租了一個帶電梯的房子。
父親的要求越來越多,房子好了又開始嫌棄阿姨做的飯菜不好吃,兩個月的時間換了四個阿姨。
又要工作又要照顧父親,小盛有些力不從心,此時本在過著自己生活的母親站出來了,她心疼兒子這樣奔波,於是便提出她來照顧前夫。
小盛欣然接受,說是感覺又回到了小時候一家三口一起生活的日子,「非常的溫暖」。
老宅改造時,他說要給母親一間臥室,這樣方便照顧父親。
母親做了很長時間的思想鬥爭,最終同意住在一起,只是說:「他們確實需要我,不恨對我來說也是一種解脫。」
可是怎麼能不恨呢?因為對方出軌而離婚,如今生活不能自理了,又需要她,說「不恨」只是勸自己放下。
看到這裡網友已經無法接受了,要知道母親是有自己的生活的,這幾十年來她打桌球參加比賽,過得很快樂。
如今為了兒子,她犧牲掉自己的生活,委曲求全,全身心照顧患病的出軌前夫。
可是兒子卻沒有一點體諒她的樣子,甚至覺得這樣的日子很溫暖……
是啊,對於他和他父親,有一個不用付錢又全心全意任勞任怨的「保姆」,確實「溫暖」。
03
老宅改造完畢,更氣人的畫面出現了。
兩位設計師,秉承著「只要父親開心就好」的宗旨,改造了這座老宅。
所以得到的結果是,不僅客廳和廚房非常寬敞舒適,父親的房間更是寬敞明亮,它自帶景色優美的精緻庭院,一個大衛生間功能先進,陽台也很大。
裡面設施更是一應俱全,滿足父親日常娛樂與生活的需要。
他們都很滿意,兒子滿心歡喜地為父親規劃未來:「爸爸可以在下面組織牌局」,「爸爸可以……」
看房之前,也是只關注父親:「爸你激動嗎?」
媽媽的房間呢?卻是截然不同。
打開媽媽的房間,就是一張床一個衣櫃,而臥室的大小也只比床寬敞一點,除了床和柜子,就只有夠一個人走動的空間。
房間裡面還隔出了一個小小的衛生間。
來到此處,設計師說給母親留了個驚喜。
放眼望去,就是馬桶上掛著的一幅框住幾十顆桌球的裝飾畫,大家都覺得這是個驚喜,除了母親。
母親喜歡的是在桌球桌上跳動的桌球,怎麼會是被禁錮在畫框里的桌球呢?
這樣的驚喜,只是設計師與其他人的自我感動罷了。
除此之外,他們還在本就狹小的衛生間裡放了兩台洗衣機,美其名曰「方便媽媽洗衣服」。
網友看了,氣不打一處來,這哪是給媽媽的房間啊,這難道不就是「保姆房」嗎?
04
非常理解網友的氣憤的點,從頭至尾,這個房子設計出來就是沒有考慮過母親真正的需求喜好的。
父親的房間應有盡有,棋牌娛樂、精緻庭院,兒子倆夫妻的房間,客廳、廚房無不寬大敞亮的。
唯獨母親的房間,不僅狹小枯燥,還功能單一。
在他們眼裡,大概母親這個角色就是這麼無聊,除了家務還是家務。
可是母親明明也是有自己非常熱愛的興趣愛好的啊,那麼大一個房子,裝得下給父親的棋牌桌,怎麼就容不下一張桌球桌呢?
歸根結底,他們沒有站在母親本身的角度去思考,而只是自私自利地將母親朝他們需要的方向扁平化,將鮮活多元的個體,拉伸成只有「母親」這個平面。
更別說母親面對的還是一個曾經背叛自己的出軌前夫,她完全可以不理會,但卻因為母性,甘願奉獻。
我們不能指摘這位母親的選擇,但卻可以看不起將母親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的父子。
直白地說,你去請個保姆都還得付工資,照顧得好還得客氣地說「謝謝」,又有什麼理由對無私付出的母親視若無睹呢?
就僅僅因為她是媽媽?她是前妻?
沒有絲毫感恩之心。
或許母親可以選擇不發言,她可以全憑兒子的喜好,但兒子不應該不考慮到任勞任怨的母親,而應該想方設法給她更好的報答。
不能因為母親全然的相信與支持,就心安理得地接受吧。
西塞羅說:「感恩不僅是最好的美德,也是其他美德的源頭。」
深以為然,感恩是一個人修養的基本,是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