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除夕臨近,又到一年各大衛視春晚「亮相」時。
河南衛視、湖南衛視、山東衛視、天津衛視、海南衛視……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從1月14日北方小年開始到大年初三,共有10家衛視推出了與「春晚」相關的節目,準備在「搶奪收視率」上大幹一場。
在眾多衛視爭奇鬥豔的春晚節目中,曾憑藉《唐宮夜宴》《水下洛神》等「中國節日」系列火爆破圈的河南衛視,再次成為一眾國潮粉們關注的焦點。
1月19日晚,河南廣播電視台《卯足勁頭弄春潮——2023河南春節晚會》(以下簡稱「2023河南春晚」)如約而至。每經記者注意到,今年的河南春晚打造了沉浸式表演空間,讓舞台「消失」。首創「社交氛圍感」的春晚,能讓網友們再次眼前一亮嗎?
「社交氛圍感」春晚?「哪怕有風險也要去改變創新」
中國傳統文化表達,依舊是2023河南春晚的基底。
從音樂戲劇小品《新東京夢華錄》通過相聲與舞蹈的時空奇遇,展現以宋為主的河南非遺傳統文化;到創意戲曲《一曲六百年》展現六百年戲曲的波瀾壯闊;再到創意節目《祥瑞福遠》用AI智能繪畫打造虛擬的「祥瑞」空間,將二胡、古箏、笛子、琵琶等傳統樂器與舞者同頻演繹等,這些立足傳統文化的節目通過年輕化表達,嘗試進一步貼近觀眾。
2023河南春晚音樂戲劇小品《新東京夢華錄》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想延續我們一直以來既傳統又充滿時尚的國潮之風。」2023河南春晚總導演陳雷在電話中對每經記者表示,希望向觀眾傳達一種積極的「弄潮兒」姿態。
自2021年《唐宮夜宴》成功「破圈」,河南衛視以「中國節日」系列節目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文化新路徑後,「傳統文化」「創新」「高水準」成為貼在河南衛視晚會身上的「標籤」。
這既是讚譽,也是壓力。「不說其他平台,單單我們自己都很卷,競爭非常激烈,大家也非常緊張。」陳雷坦言,但幸運的是,中國傳統文化非常厚重,可以挖掘的東西有很多。「今年最大的亮點和創作思路是融合,很多內容都進行了多元文化符號的融合。」
每經記者注意到,相比往年,2023河南春晚首創「社交氛圍感春晚」,放棄「台上台下」的舞台格局,打破了傳統舞台和觀演關係,觀眾不僅是觀賞者,也是參與者;並藉助科技手段,打造春節專屬的虛實結合空間。
舞者與AI數字人變身的「金鳳公主」共同起舞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讓觀眾看起來更輕鬆、更放鬆、更親近,讓大家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就像跟家裡的七大姑八大姨歡聚一堂,無話不說,有槽就吐,怎麼放鬆怎麼來。我們以更大更開闊的視角創作一個新的『平台化』概念,全面走向和觀眾在一起的『春晚』最佳狀態。」陳雷告訴每經記者。
「換個口味」當然好,「新」既是延續科技新國潮的表達,也是對新年新氣象的期盼,但新探索往往意味著風險。
陳雷認為,改變不一定適合每個人的口味,但還是要勇敢地去改變、去創新,哪怕會出現風險,仍然需要更多元地展現中國文化。「有時候擔心並沒有用,既然選擇了,就必須去做,通過新嘗試,以博採眾長的心態,不斷展示長板、發現自己的短板。」
十大衛視搶奪收視率「卷到極致就是一種新」
每年臨近除夕,一眾衛視便紛紛摩拳擦掌,試圖抓住觀眾的「新年目光」。
早在小年夜,河南衛視和湖南衛視就曾分別推出「小年夜晚會」。彼時,河南衛視小年夜晚會以《山海經》為主題,湖南衛視則以「炫彩新湖南,幸福中國年」為主題,率先打響「頭陣」。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從1月14日北方小年開始到大年初三,共有10家衛視推出了多個與「春晚」相關的節目,搶奪收視率。僅河南衛視一家就在這期間推出了10台晚會「鬧兔年」,不可謂不「卷」。
2023河南春晚岳雲鵬和孫越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根據目前各家衛視公布的情況來看,2023河南春晚之後,接下來,四川衛視和重慶衛視第二次聯手打造的川渝春晚將在1月20日播出,晚會延續「演播室主會場+外景分會場」的場景設置,將川渝特色與新春元素完美結合。與川渝春晚同天對台的,則是圍繞「新時代•合家歡」主題的遼寧衛視春晚。
大年初一,則有浙江衛視、江蘇衛視、北京衛視、東方衛視、廣東衛視5家衛視「春晚」同台競技。其中,北京廣播電視台春晚以「我與春天有個約定」為主題,立足「新起點、新征程、新拼搏」;浙江衛視越劇春晚則將圍繞越韻迎春、越聲逢春、金曲誦春等,為觀眾帶來一場戲曲的華麗盛宴;江蘇衛視春晚則再次運用XR技術,以現代科技激活傳統節日的文化魅力,帶來沉浸式視效體驗等。
在這些晚會的節目單中,都不乏傳統文化的身影。在陳雷看來,越來越多的晚會關注傳統文化是一個非常好的趨勢,大家都開始重視自己的民族文化。
「我們開始挖掘傳統文化,甚至帶動了傳統文化(相關的)不同領域文創產業的百花齊放。」陳雷認為,「我們的傳統文化賦予了我們民族一種新的活力,雖然競爭激烈,覺得很卷,但我認為卷到極致就是一種新。當我們不同人開始關注自己時,就會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展現的就是『人盡其才,念出不同』的光彩。」
記者|溫夢華 編輯 |董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