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吃掉三千隻蚊子,8年才能長大,卻被人類作為美食大量捕捉

2023-12-29     微兔分享呀

原標題:每年吃掉三千隻蚊子,8年才能長大,卻被人類作為美食大量捕捉

在自然界中,就有一種昆蟲被稱為蚊子的剋星,它們一年能夠吃掉3000隻蚊子,沒有一隻蚊子能夠在它們手下安全逃脫。它們就是水蠆,也就是蜻蜓的幼蟲。但就是這樣的益蟲,卻在近幾年被人類端上了餐桌,市場對此供不應求,最高時價格炒到80元一斤。

水蠆的生活習性

水蠆是蜻蜓的幼蟲,它們的生活環境是水中,通常生活在南方的稻田或者池塘里。它們的生命周期很長,一般需要一到三年,有些甚至需要八年才能長大。在這期間,它們會經歷十幾次的蛻皮,最終變成飛舞的蜻蜓。水蠆是一種肉食性昆蟲,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小型昆蟲為食物,尤其是蚊子是它們最喜歡的。

根據不完全統計,一隻水蠆在一年之內能吃掉近3000隻蚊子,可謂是一位「滅蚊高手」。水蠆的捕食方式十分特殊,它們在頭部下方有一對極其特殊的捕食鉗,在平常的時候,兩隻鉗子會縮在面前一動不動,從正面看上去,就像殺手一樣戴著隱藏身份的面具,兩隻滑溜溜的大眼睛透露著無情。

在進行狩獵的時候,水蠆會在水裡一動不動,靜靜地等待獵物自己從面前經過,此時水流波動的改變,會被水蠆雙腳上敏銳的感覺器給捕捉到。等到時機合適,水蠆就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用手中的大鉗子給獵物來一個愛的親密抱抱,迅速咬中獵物後又快速的縮回到嘴邊。獵物可能還沒有反應過來,就看到一對強健的大顎正在吞噬自己的身體,就像所有看到殺手面容的人一樣,最後都得死。

水蠆的天敵和保護

水蠆雖然在水中是一方霸主,但是它們也有自己的天敵,比如大魚和鳥類。這些天敵會將水蠆當作食物,對它們造成威脅。水蠆為了保護自己,也有自己的一套應對方法。水蠆會利用自己的體色和周圍的環境進行偽裝,讓自己不容易被發現。不同品種的水蠆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

就像大蜓水蠆,它會潛伏在水底的淤泥中伺機而動,而碧尾蜓水蠆則恰恰相反,因為其自身翠綠色的外觀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所以其更多會選擇潛伏在水草之間來偽裝自己。水蠆的體內有一套自己獨有的「渦輪增壓」系統。

大部分的水蠆,在腹部的末端部位,有著或大或小的孔狀結構,一旦水蠆遇到危險,水蠆就會利用這些小孔,將水快速的吸入體內,然後再迅速噴出。強大的推進力能夠讓水蠆迅速的躲開對手的攻擊,從而能夠為自己保留一片生機,將來好東山再起。

水蠆的利與弊

水蠆作為一種水生昆蟲,對於人類來說,它們的利處就是能夠有效的控制蚊子和其他害蟲的數量,從而減少人類的困擾和農作物的損失。水蠆還能夠變成蜻蜓,蜻蜓是一種美麗的昆蟲,它們能夠飛得很高很快,還能夠在空中停留和倒飛,是空中的靈巧高手。蜻蜓也是一種肉食性昆蟲,它們以蚊子和其他小型昆蟲為食物,是蚊子的頭號天敵,任何一隻煩人的蚊子,都躲不過蜻蜓的獵殺

水蠆和蜻蜓雖然有很多利處,但也有一些弊處。它們的幼蟲水蠆是一種兇猛的捕食者,它們不僅吃蚊子和其他害蟲的幼蟲,也會吃一些有益的水生生物,如小魚、蝦、蝌蚪等,這可能會影響水域的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它們的成蟲蜻蜓也會捕食一些有益的昆蟲,如蜜蜂、蝴蝶、蛾等,這可能會影響花卉的授粉和植物的繁殖。

此外,水蠆和蜻蜓也面臨著一些威脅,如水污染、水域破壞、人為捕捉、天敵捕食等,這些都會導致它們的數量減少,甚至有些品種瀕臨滅絕。因此,我們應該採取一些措施來保護水蠆和蜻蜓,如保護水源、恢復水域、減少用藥、禁止濫捕、建立保護區等,讓它們能夠安全地生存和繁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19efe6b04a0991a7f15d2c20cdbd6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