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 田野朗讀音頻
音樂: Shinya Fukumori Trio-Hoshi Meguri No Uta 陳昇-愚人之詩
現在網上動不動有人批評「 快樂學習」——這樣的批評犯了一個最簡單的概念錯誤:把「快樂學習」和「不用功」等同起來。
事實是,迄今為止我相信 從沒有哪一位教育學者說過學習不需要用功。教育學所提倡的「快樂學習」是相對於「痛苦學習」而言的,不是一些人理解的看電視、打遊戲、踢足球、唱歌、睡覺等等這些娛樂性的「快樂」。農民不會天天蹲在樹蔭下等糧食豐收,教育學者也不會說孩子你天天躺著睡大覺就可以有好成績,誰會那麼傻呢。當我們探討快樂學習這個話題時,至少要知道「快樂學習」指的是什麼,而不是自己先胡亂定義,樹個假想敵,然後批判自己定義的那些東西,打擊假想敵。
學習能力是要從兒童時期培養的核心競爭力,「用功」和「主動思考」是核心中的核心,「快樂學習」要創造的正是這兩樣。發現知識的魅力,發掘對學科的興趣,呵護上進心,激活內在的學習動力,讓孩子自覺自愿為學習而用功——這就是「快樂學習」的基本含義。目的是減輕兒童的學習負擔,不被學業奴役,能快樂成長。
當然,現代學校中的「學習」本身確實談不上多麼快樂,尤其在現在的考試製度下,兒童很難發展他對學科濃厚的興趣。不討厭學習,願意主動用功,這已經很不容易,這是教育的底線,也是目前家長能給孩子的最好的幫助。
做個比喻,學習像搬磚,你願意在監工的指令下,吃苦耐勞、拼盡全力地用雙手搬,還是願意有人給你造一輛推車,甚至放上音樂輕鬆愉悅地搬?答案不言自明。目的都一樣, 「快樂學習」無非是要為孩子們製造一輛「帶音樂的推車」。為什麼快樂學習遭人詬病,因為站在一邊揮著鞭子吆喝孩子用功,這是非常簡單的,不費力還顯得自己有作為;而要幫孩子造一輛推車卻需要費心費力,造不好還更耽誤事——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和教師更要從否定自己開始,從頭做起,這於很多人來說完全不能接受,只好放棄,然後批判快樂學習。自己邯鄲學步,卻要快樂學習背鍋。
事實是最好的證明,問遍所有長大了的學業有成、陽光上進的孩子,是嚴格成全了他,還是家長的愛與尊重成全了他。是外部的壓力成全了他,還是內在的上進心成全了他。如果我們足夠誠實,答案不言而喻。
有人說「快樂學習」是心理學誤導人,說這話的人不知道,心理學上有一條重要的原理: 面對簡單任務,需要較高的激奮水平;而面對一項艱難的任務,激奮水平不能太高,太高就是抑制,適得其反。簡言之: 在非日常、簡單的生活事務上,痛苦和嚴格是可以見效的;在日常的、較重大的問題上,必須伴有較為愉快的情緒體驗,越放鬆越好,否則適得其反。
學習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不是一兩次簡單的考試,如果一味地要求孩子「用功」,他可以在短時間內和低年級時表現得不錯,到了高年級就力不從心,而且會敗壞一生的學習能力。
至於有些家長說「我也給孩子自由和快樂了,但他卻變得很差。」這種情況應該是你不得法,是不懂造小推車原理,鸚鵡學舌地造了只沒軸的車,還怪孩子不肯推著走。這種情況我見得太多,很多家長來我這裡抱怨說他給了孩子自由,孩子卻更差了,但只要讓家長舉兩個日常的管理孩子的例子,就可以看到他並不理解快樂學習的精髓,把愛和自由做反了。
人人都知道不該把孩子當機器看待,但如果在生活中卻控制孩子的每一個生活細節,從刷牙到吃飯,從睡覺到寫作業,事無巨細地管——一個被當作機器操控的孩子,他也可以成長,但他至少一半的生命力會慢慢變得冷冰冰,變得刻板。而 教育的任務是發掘兒童的潛能,讓他成為一個完整而幸福的人,有考試的高分,有事業上的成功,更有精神世界的豐足。沒有快樂的童年,很難有成功的人生。
所以,如果只是想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嚴厲教育沒問題,逼孩子學習,嚴格規定他必須做什麼,這就夠了。 如果打算為孩子一生負責,讓他成為自己,而不是家長的提線木偶,那麼必須 「把孩子當老師」,尊重兒童,了解兒童,順應兒童心理,以孩子樂於接受的方式去引導他們。
心理學的誕生,是因為人類的心理有共通之處;教育學的出現,因為兒童是相似的。兒童千差萬別,教育學和兒童心理學尋找的是有規律的、共性的東西,只有把握這些共性的東西,才能解決個別的問題。這猶如醫學,人是千差萬別的,但生理總有共性,這個共性是醫學存在的理由,也是解決每個個體病人的基礎,拋開醫學基本原理談治療,用門板治羅鍋,那只是江湖醫生的做法。還如圍棋,規則看似極簡,入手簡單,幾乎沒有門坎,但要下好了,不容易,頂級高手恰是掌握了最基本的原理,以萬變不離其宗的定力和見招拆招的本領克敵制勝。
網絡如江湖,各有地盤,誰都可以露兩手。一般人們不會跨界去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指指點點,尤其不會去專業邊界清晰的地方練攤。但兒童教育領域是個特殊的地方,誰都會站出來說幾句。不少來這裡發言的人,不是憑知識說話,更不是憑專業說話,只是憑自負說話。這種情況挺多,挺考驗家長判斷力的。
生活即智慧,命運即選擇。每種選擇都是一條路,都有必然的因果,種瓜不會得豆。願所有的人走向幸福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