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20 PRO石墨烯散熱有多強?實測數據告訴你

2019-07-15     花粉俱樂部

只要用手機就避免不了發熱發燙的問題,榮耀20 PRO針對這種情況,採用了全球最先進的手機散熱技術——石墨烯散熱,相對於前一代榮耀10,散熱能力提升23%。

石墨烯散熱原理

而石墨烯不同於石墨,它是一種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的單碳原子片狀材料,是鉛筆中薄薄的一層,由一系列按蜂窩狀晶格排列的碳原子組成。這種特殊的結構使得石墨烯十分地薄,並且具有比銅更優良的導電性,能夠快速擴散熱量。

石墨烯是由一系列按蜂窩狀晶格排列的碳原子組成,這種特殊的結構使得石墨烯具有比銅更優良的導電性,超過鋼100倍的強度,而且能夠快速擴散熱量。高純度單層石墨烯的導熱係數高達5300W/mK,是目前導熱係數最高的碳材料,比一般的銅導熱係數400W/mK高出11倍之多。

其實,石墨本身就是一種導熱性良好的物質,也被廣泛應用到現在手機內部散熱中,但隨著日常手機使用率的不斷提高,石墨已無法完全滿足這種高頻率使用而帶來的散熱需求。榮耀20 PRO石墨烯的採用,將原有貼到手機的電路板背後的石墨膜換成石墨烯膜,並將晶片發出的熱量充分分散到手機的其他地方,再散出去,這樣就可以大大降低手機晶片的溫度。也正是這一散熱技術的應用,讓榮耀20 PRO在高負荷應用的運行或大型手游高特效下依然保持不過熱、無延遲、不掉幀的良好遊戲體驗。

榮耀20 PRO散熱能力測試

為了證明榮耀20 PRO的散熱能力,這裡採用安兔兔的壓力測試過程記錄螢幕和背殼的溫度情況。安兔兔的壓力測試是通過進行長時間的高負載運算來測試手機性能的穩定性、散熱情況、耗電情況的過程,其過程耗時15分鐘,CPU、GPU等都會滿負荷運行。

這裡每隔1分鐘記錄一次機身螢幕溫度,直至壓力測試執行完畢,然後再每隔30秒記錄一次機身背面的溫度,一方面是檢測榮耀20 PRO升溫時的控制能力,另一方面是觀察榮耀20 PRO高溫恢復常態時的降溫能力。

安兔兔的壓力測試過程中,因為CPU、GPU等均處於滿負荷狀態,手機內部元器件的溫度會不斷升高,為避免溫度過高而給手機帶來的損傷,散熱是必不可少的。

而這個過程中的溫控也能考驗一部手機散熱能力是否優秀,從榮耀20 PRO的15分鐘測溫結果可以看出,初期的螢幕溫度為32°,測試完畢後溫度達到35°,15分鐘的測試期間,螢幕溫度並不是穩步攀升,其中剩餘10分鐘、9分鐘和3分鐘的時候,溫度還略有下降,當然不排除測量時的誤差,但也能側面反映出榮耀20 PRO的控溫能力。此外,還需注意一點就是榮耀20 PRO的螢幕溫升幅度並不大,大部分都是0.5°左右的溫升幅度(每分鐘),可見榮耀20 PRO在連續抑制螢幕發熱的能力還是非常優秀和穩定的。

壓力測試完畢後,我們再立即實測一下榮耀20 PRO機身背殼的溫度,因為是剛剛壓力測試完,而且手機背殼距離CPU、GPU等核心元器件較近,所以,初期記錄的溫度要高於螢幕的溫度,這個記錄過程主要是為了檢測榮耀20 PRO的自然降溫能力,在高負荷加載結束後,沒有任何負載的情況下,看看榮耀20 PRO在15分鐘內能將溫度降至到什麼程度,但這次的溫度記錄過程是間隔30秒,可更細緻觀察到榮耀20 PRO的自然降溫效果。

經過15分鐘的自然降溫,機身背殼的溫度由期初的35.6°降至30°,前3分鐘內降溫效果比較明顯,溫降2°左右,已經降至33°,接下來的6分鐘內,機身背殼的溫度降幅非常平穩,基本以0.2°/30秒進行溫降,10分鐘之後溫度雖然也在下降,但幅度不均衡,大致有3次在30秒內沒有溫降,最終15分鐘後的溫度為30°,比期初的35.6°降幅5.6°,降溫散熱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綜上測試,足以證明石墨烯散熱技術在榮耀20 PRO上發揮的強力功效。

*本文來自花粉俱樂部論壇-金玉2011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c-D0A2wBmyVoG_1ZrdA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