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莊,從「天下第一錯別字」說起

2019-05-20     獨往者

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它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王朝的夏宮,始建於康熙年,建成於乾隆年,歷時89年,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它是我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避暑山莊不僅記錄著清王朝早期的輝煌,也見證了清朝的沒落。避暑山莊始建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它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作為皇家園林,這裡既有江南水鄉的清新雅致,也有塞北山谷的雄渾壯麗。是我國現存園林中占地面積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避暑山莊分宮殿區、湖泊區、平原區、山巒區四大部分,整個山莊山水環繞,它是一座濃縮了中國自然山水地貌的園林,是中國園林史上一個輝煌的里程碑。它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傑作,也是中國古典園林最傑出的範例。

進入避暑山莊的正門麗正門就到了宮殿區,現在也叫做「避暑山莊博物館」。那是清朝皇帝辦公和皇帝及娘娘妃子們的寢宮。宮殿區布局嚴謹,建築樸素,殿宇建築規模不大,基本採用青磚灰瓦、原木本色,顯得淡雅莊重,簡樸適度,與京城故宮的紅牆黃瓦,描金彩繪,富麗堂皇形成明顯對照。

避暑山莊正宮內午門中門上方懸有一塊匾,上面寫著「避暑山莊」四個鎦金大字,這是康熙皇帝的親筆御書,字體渾厚、有力,儘管已歷經幾百年仍熠熠生輝。匾額四邊鏤空雕刻著花紋,古樸,厚重,精美絕倫,顯得十分醒目,是難得的書法精品。

「避暑山莊」題寫於康熙五十年。但當你仔細觀察時會發現,「避暑山莊」的「避」字右邊應是「辛」字,而康熙把這個「辛」字多寫了一橫,成了錯別字。這就造就了「天下第一錯別字」的「避」字。之所稱它是「天下第一」,這是因為這個字,一是影響大,畢竟那是當時最大的皇家園林,二是皇帝寫的。那麼好好的字為什麼要多加一橫呢,是康熙皇帝筆誤還是另有用意?

康熙8歲登記,14歲親政,擒鰲拜、平三番、滅葛爾丹,穩定西南,驅逐沙俄入侵,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康熙不僅有卓越的政治才能,更具有極高的文化修養,他不僅精通滿漢文化,對儒家文化也有很深的研究。這樣一位全才皇帝緣何在御筆親封「避暑山莊」中出現錯別字呢?

其實在清代這兩個「避」字是同時使用的,無論哪一種寫法都是正確的,這是一種異體字現象。可能康熙皇帝是為了追求書法美才這樣寫的。這在我國古代書法中就有類似的寫法,古人管這種寫法叫做「添筆」或「缺筆」,多是為了避諱或者其他原因,並不是寫錯。康熙皇帝在這個「避」字上特意多加了一筆,應該是他認為「此是避暑之避,不是避難之避」。歷來皇帝都有些忌諱的字,「避」字有「逃避」的意思,不吉利,於是大筆一揮加上一橫,這樣就沒有「逃避」之意了。

也有一種解釋認為,這「避」字在「辛」字下面多了一橫,表達了康熙皇帝這一生非常「充實」,但也非常辛苦,多加一橫,寓意康熙這一生走過的一條辛苦之路。當然也有認為這「避」字是當年康熙皇帝真的寫錯了,但是是皇帝寫的,眾大臣也不敢多言,皇帝就是皇帝,那是金口玉言,寫錯了也是對的,何況皇帝有造字的特權。所以就任由這塊牌匾這麼寫了。但是此種說法漏洞頗多,一來當年康熙在朝時,大臣們並不是每個人都不敢「諫言」的;二來康熙乃千古一帝,滿漢文化皆通,他寫這個字一定有自己的深意。

避暑山莊宮殿區的「澹泊敬誠」殿和有慈禧策劃「祺祥政變」的西所,是到山莊的必看之地。「澹泊敬誠」殿是清朝帝王處理朝政和舉行重大慶典活動及會見國內各民族首領、王公大臣和接見外國使節之地。殿內正中的「澹泊敬誠」匾額也是康熙皇帝親題,取義於諸葛亮《戒子書》中的「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用以自律恬淡寡慾,含蓄地表達了他「居安思危,崇尚節儉」的思想。「澹泊敬誠」殿承載的不僅僅是大清統一,各民族團結的輝煌鼎盛,也記錄了是清政府的衰敗與屈辱的歷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l3NjmwBvvf6VcSZmVn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