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裘克,是每個求生者的噩夢。
每一個初入莊園的玩家,都要經歷一遍小丑的驚嚇。
鬼魅的妝容,尖銳的利爪,讓丑皇在莊園肆虐無數個日月,即使後來遭遇了策劃的降維打擊,也依然在排位占據一席之地。
不過雖然小丑的威脅籠罩著莊園,但卻少有人知道他背後的故事。
小丑裘克不再哭泣
起初,裘克和其它小丑一樣在馬戲團工作,為他人帶來歡樂,天生的哭喪臉使他成為最棒的哭泣小丑。
然而當英俊的微笑小丑瑟吉來到莊園後,一切都變了。
微笑小丑不僅比裘克更受歡迎,還憑藉著俊朗的外表俘獲了裘克的女神—女馴獸師娜塔莉的芳心。
更讓裘克憤怒的是,瑟吉對娜塔莉並不好,甚至曾多次虐待於她。
嫉恨和怒火燒織裘克的心靈,他殺害了小丑瑟吉,並剝下了他的「笑臉」縫到了自己的臉上。
從此,裘克就成為了新的微笑小丑。
哭泣小丑
小丑裘克的故事像其它監管者一樣,充斥著悲傷與恐怖、荒誕的氣息,和馬戲團一樣瘋癲,完全顛覆了人們心中的小丑形象。
不過雖然哭喪臉貌似有違大眾眼中的小丑形象,但在小丑史卻非常有名。
最早的小丑起源於古代的歐洲宮廷,他們的工作是裝瘋賣傻、扮蠢裝丑,以此來討得皇室貴族的歡心,屬於宮廷的「文藝官員」。
而我們熟知的現代小丑,則源自於於17世紀的英國喜劇演員約瑟夫·格里馬爾迪,他不僅創造了第一個白臉小丑,還創造了第一位「悲傷臉」小丑。
也就是裘克曾經的身份—哭泣小丑的來源。
故事原型
而小丑裘克、瑟吉與女馴獸師娜塔莉的三角故事,則直接來源於2010年上映的西班牙電影《傷心小號曲》——
哈維尓的父親死於西班牙內戰,長大後他和父親一樣,成為了馬戲團的哭泣小丑。
在這裡,他遇到了意中人娜塔麗婭,她是馬戲團的頂樑柱—笑臉小丑的女友,而笑臉小丑對娜塔麗婭的虐待讓他非常氣憤。
於是哈維尓決定拯救佳人,在夜晚把情敵的臉砸個開花,由於時日太晚找不到醫生,馬戲團的人只得找獸醫為笑臉急救,把他「碎成幾瓣」的臉縫起來,使笑臉凝固在他臉上。
而哈維爾則逃進山里,過了幾天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在被抓進監獄後,在被執行死刑的前夜,他用火鹼敷臉當粉底,用熨斗燙上腮紅,成為了徹頭徹尾的惡魔。
他逃出來後,和笑臉決一死戰,而娜塔莉婭也在他們的爭鬥中死於非命。
在最後的警車上,我們只能看見兩個小丑,一個哭,一個笑。
這部電影的風格非常荒誕,既描述了那個時代的混亂,也對小丑形象的進行了重新解構。
笑臉小丑雖然白日裡喜歡逗孩子們歡笑,但私底下卻極為暴戾,而哭泣小丑以被取笑、侮辱的方式來取悅觀眾,最後卻成為了暴虐的復仇者。
這兩種怪異卻可信的形象被《第五人格》的策劃所發覺,他們決定在莊園中使命運重演,讓微笑、哭泣、女人三樣事物最後匯聚成一種顏色—
裘克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