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
(圖二)
當九月的日曆被翻開時,9月1日提醒著學生們開學日子到了。開學日的確定走過了清末的「壬寅學制」與「癸卯學制」,民國初期「八月一日開學、一年三學期」的「壬子癸丑學制」,開學日期常變的軍閥混戰時期。新中國成立後,開學時間也歷經數次變更,直至上世紀90年代末,基本固定「每年的9月1日到次年的6月30日為一學年」的規定才正式形成。從此以後,9月1日開學就形成了慣例,這天就意味著新學期的開始。
漢江邊的安康人隨著開學制度的變化,從懵懂少兒走進學堂,到成為飽讀詩書的文化人。在安康檔案館,記者看到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安康的莘莘學子們在校期間的老照片,透過斑駁的照片可以看見,13名學生身著布衫坐在高桌子、長板凳的教室里,聽講桌前一襲長衫的老師講課(圖一);或看見破敗的土坯房、草棚前,兩排頭戴帽子、身著布衣整齊站立於學校院子報數的學生(圖二)。
(照片由安康市檔案館提供)
記者 唐正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