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端穩「中國飯碗」 守好「大國糧倉」——寫在第44個世界糧食日到來之際

2024-10-16     搜狐號政務

倉廩實,天下安。

今年的10月16日是第44個世界糧食日,所在周是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今年宣傳周的主題為「強法治 保供給 護糧安」。

近年來,我國糧食安全形勢持續向好,糧食總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國內糧食市場始終保持供應充足、運行平穩的良好態勢。

眼下,秋收畫卷正在廣袤田野徐徐展開,全國秋糧收穫在六成左右,秋糧收購有序推進。大國糧倉根基紮實,糧食產業提質增效,「中國飯碗」端得更穩、成色更足。

「大國糧倉」保障能力進一步夯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糧食庫存充裕,市場供應充足。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糧食庫存遠高於17%至18%的國際糧食安全警戒線,小麥、稻穀庫存量能夠滿足全國人民1年以上口糧消費需求。目前,我國已基本建立起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糧食儲備體系,糧食儲備數量充足、質量良好、儲存安全,「大國糧倉」保障能力進一步夯實。

記者了解到,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形成了涵蓋中央儲備、地方儲備、社會儲備的多層次、全方位糧食儲備體系。目前,全國糧食標準倉房完好倉容超7億噸,較2014年增長36%;低溫准低溫儲糧倉容2億噸、氣調儲糧倉容5500萬噸;國有糧庫糧食儲藏周期內綜合損失率控制在1%以內。

與此同時,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指導各地加強農戶科學儲糧技術指導服務,推動東北地區整治「地趴糧」,近十年來農戶儲糧損失率由8%降至約3%。同時,發揮全國5500多家糧食產後服務中心的作用,及時為農戶提供清理、乾燥、收儲等服務。

「中央儲備規模穩中有增,地方儲備規模增加、結構優化,原糧儲備充足,成品糧保障水平不斷提升。口糧儲備保持較高水平,兼顧玉米、大豆等品種。京津滬渝等36個大中城市主城區成品糧儲備保障能力在15天以上。」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糧食應急保障能力持續提升,我國現有應急加工企業6900餘家,應急日加工能力170萬噸,可滿足全國人民2天的消費需求。

實施優質糧食工程 提高飯碗成色

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加快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是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的重要舉措。2021年,財政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印發《關於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的意見》。「三年來,各地落實財政資金340多億元,帶動社會投資430多億元,在提高糧食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推動構建現代糧食產業體系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有關負責人透露。

具體而言,《小麥》《大豆》2項國家強制性標準、23項推薦性國家標準和51項行業標準發布,引導增加優質糧油產品供給;各地積極培育省級區域公共品牌和好糧油產品,更好滿足糧油穩定安全供給和消費升級需要;各地圍繞增加綠色優質糧油產品供給,累計建設優質糧食示範種植基地273個,如山東省優質糧食種植面積發展到1400多萬畝,新增優質糧食1000多萬噸,年助農增收30億元以上。

糧食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協同更加緊密。據了解,2023年,全國糧食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16萬億元,同比增長3.6%。糧食產業年產值超1000億元的省份達13個,其中山東、江蘇、安徽、河南、廣東、四川等省超過2000億元。各地打造產業集群和現代糧食產業園,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集聚。同時,以示範縣、示範企業為著力點,支持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與種糧農戶形成利益共同體,讓農民更多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加快形成糧食興、產業旺、經濟強的良性循環。

「我們將持續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把發展糧食產業作為興糧之策、富農之道、惠民之舉,提高糧食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消費升級需求,在更高層次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以良法善治護航糧食安全

為提高防範和抵禦糧食安全風險能力,《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於今年6月1日正式施行。這是我國糧食領域第一部基礎性、統領性法律,意味著我國糧食安全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端牢「中國飯碗」有了更堅實的法治支撐。

糧食安全保障法對耕地保護,糧食生產、儲備、流通、加工各環節,以及糧食應急、節約減損等方面作了系統規定,為全方位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據了解,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在行業層面組織開展系列專題培訓,以法治促進管理方式轉變,加快推進糧食安全治理現代化。充分利用夏糧秋糧收購、全國法制宣傳日、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等時間節點,宣傳解讀糧食安全保障法的制度規定和條款內容,讓人民群眾知曉糧食安全保障法,提高全社會糧食安全意識。

「對照糧食安全保障法規定,我們將抓緊研究完善糧食儲備、流通、應急、節約等方面的配套制度規範。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嚴格履行監管職責,依法行使監管職權,將糧食安全保障法確定的重要原則、重大戰略、重要制度等落實到糧食工作各領域全過程。嚴格執法程序、規範執法行為、細化處罰裁量、注重執法效果,主動接受各方面監督,著力營造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有關負責人強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ef7b162505eab8549ad92ccd521bd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