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這首經典禪詩,每10年讀一次,直到40歲時才覺得真的懂了

2023-06-19     寒雲天

原標題:王維的這首經典禪詩,每10年讀一次,直到40歲時才覺得真的懂了

很多詩,不是第一次讀就能讀懂的,它需要反覆品賞。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多,在經歷過起起落落後,才能真的讀懂它們的意思。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小學時學的古詩,現在拿出來讀才覺得當年理解的太片面了。而在所有的唐詩中,有一位詩人的作品是最值得反覆品讀的,他就是摩詰居士王維。

詩佛王維的山水詩,在唐代是一絕。雖為狀元出身,官也做得不小,但王維身上卻並沒有沾上多少朝中的世故,這一點體現在他的詩作中。王維的詩常使人遁入一場靜謐而又空靈的妙境,無論是《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還是《鳥鳴澗》中的「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皆是如此。

而本期的這首《竹里館》也不例外,它是王維很經典的一首禪詩,全詩句句絕美。這首詩小編曾每10年就讀一次,直到40歲時才覺得真的懂了。讓我們來品一品:

《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首詩創作於王維晚年時,寫此詩時他仕途不順。但詩佛畢竟與其它的文人不同,他不會因失意就像杜牧一樣醉臥花叢,也不會像李白一樣大呼「行路難」,他是一位謙謙君子。他將自己的喜悲都藏了起來,直到來到山林間,他才長嘯宣洩自己的種種情緒,這首詩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寫就的。

詩的開篇就是一個「獨」字,一下子就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寂靜無人的環境中。獨坐在幽深的山林中的詩佛,一邊彈著琴一邊引曲高歌。在這10個字中共出現了坐、彈、嘯三個動詞,一氣呵成。後兩句中交代自己所處的環境,竹林深處,明月相伴,刻意強調「無人」,與首句的「獨」相呼應。

仔細讀這首詩,會發現它其實並不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詩,因為通篇都是以詩人自己的動作為主線,而所有的景色都是不露聲色地加進去的。但同樣這首詩又算不得是一首抒情詩,因為全詩無一字是寫情的。高手寫景時,往往能做到一切景語皆情語,王維這首詩不但輕鬆地做到了這一點,就連寫景都能如此不顯山露水,這才是頂級高手。

年輕時讀這首詩,讀到的是滿滿的孤獨。因為不管是首句的「獨」還是第三句的「人不知」,無不透露出一股濃濃的孤寂。直到人到中年,才明白詩里寫的不是孤獨,而是自在。人生會有許多不如意,最難的不是無人相伴前行,而是找不到一個地方、找不到一個時間可以讓自己卸下所有的包袱,好好地發泄一下。在這首詩中,王維找到了屬於他的竹林深處,他可以在那裡心無旁騖地「彈琴復長嘯」,看著明月,吹著竹林間吹來的徐徐春風,這樣的自在不是每個人都能尋到的。

讀王維的詩,就是一種享受!在這首詩中,我讀到了難得的一個「閒」字,你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eda9cbc6822a2d7c081e2557d1f7b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