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即,進口水果頻頻檢測出陽性,還能不能買了?

2022-01-16     兒科醫生魚小南

原標題:春節將即,進口水果頻頻檢測出陽性,還能不能買了?

都快過年了,疫情一點兒都不消停:天津河南多地防疫升級。2022年1月1日0時至1月12日24時,上海已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300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1例。

拜疫情「所賜」,往年春節檔C位的各種進口水果比如車厘子等,今年也跌下了「神壇」,在內蒙古、安徽、河南等地都檢測出陽性:

除了車厘子,從2022年元旦起至今,已有浙江、江西、江蘇、山東、安徽、寧夏、四川等地,也發現進口火龍果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

然後,家庭群里「隔代疼」的外公也千叮囑萬叮囑別買車厘子,外婆直接說今年進口水果一律不買了,只買國產的香蕉、蘋果、草莓、梨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進口水果頻頻檢測出陽性?過年還能不能吃了?

小南整理了幾個大家最關心的話題,春節&進口水果快問快答請收好:

Q1:為什麼進口水果頻頻檢測出陽性?

答:

  1. 近年來,在雙節(元旦+春節)禮尚往來+犒勞自己的雙重推動下,進口水果的市場需求很大。尤其是進口車厘子,90%來自智利——豐收期剛好對應上我國的雙節。基數一大,中招比例自然高。
  2. 很多進口水果入境時大多是整箱運輸的,各環節的消毒只能涉及外包裝層面,但如果在原產國進行摘果、包裝,一旦果農、工人們攜帶病毒,確實很有可能讓水果也攜帶病毒。

Q2:進口水果檢測陽性=會傳染人?

答:以極端巧合舉例(就像醫生都會說最嚴重的後果一樣)

購買時沒有戴口罩+剛好摸到攜帶病毒的進口水果+手欠去摸自己的鼻子嘴巴眼睛+沒過多久就去核酸檢測了,各種巧合=檢測出陽性,但這≠被傳染。

此話怎講?

1、首先要是活的病毒。你想,飄洋過海折騰這麼久,哪怕是航空運輸,足夠新冠病毒喝一壺的,不死也殘。活性「Duang」地斷崖式下降,檢測出陽性更多意味著被污染,而且多為輕度污染,酒精消毒液都能滅它。

2、其次需要足夠的病毒載量。類似那句「拋開劑量談毒性」,長途運輸也會降低病毒載量。

3、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作為產業鏈最末端的吃貨,你的感染風險是最低的;倒是物流、裝卸等直接接觸進出口貨品的從業人群確實是高風險人群,但目前還沒有吃貨或相關從業人群因接觸進口水果被感染的新聞。

4、新冠病毒感染人的一個硬槓槓:必須進入人體呼吸道(畢竟,物傳人導致人感染的條件對於進口水果來說「我去,這麼苛刻「)。

Q3:進口水果還能買嗎?

答:看你怎麼想。

  1. 安全第一的,可以不買,至少過年期間別買,國產水果也挺好吃的。
  2. 不好這口的、長輩介意的,別買。
  3. 朋友圈等標榜低價但來源不明的,別買,誰知道中間經歷了多少環節。
  4. 儘量去正規場所買,少網購、代購。萬一有問題,還能找得到地方是吧。

Q4:就是想吃,怎麼處理最安全?

答:關鍵詞——別偷懶。

  1. 買的時候別偷懶:口罩+一次性手套/塑料帶,總之不要直接去摸。
  2. 買回後別偷懶:用75%的酒精對包裝消毒。
  3. 清洗時別偷懶:沒皮的流動水反覆清洗,或淡鹽水浸泡15分鐘,有皮的去皮。
  4. 清洗後別偷懶:不要摸嘴巴鼻子眼睛,先用洗手液洗手。
  5. 吃完後別偷懶:洗手+對用具清潔、消毒。

總之,勤為道,避免病毒三級跳進入呼吸道,問題不大。

PS:也或許這5部曲就成功地勸退了大部分懶人……

過年啦,吃點國產甘蔗節節高、國產桔子「大桔大利」、國產橙子「馬到橙功」也是挺香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e6012e2d6493e7aaf6a26fa7779d6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