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城敗走劍門關

2023-06-07     品橙旅遊

原標題:華僑城敗走劍門關

【品橙旅遊】6月5日,劍門關華僑城旅遊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劍門旅遊」)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華僑城西部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部華僑城」)與四川省大劍門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劍門文化」)完成特定事項協議轉讓,即西部華僑城將持有的劍門旅遊2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份的80.00%)以4.75億元的價格轉讓給大劍門文化。

劍門旅遊於2017年5月掛牌新三板;2018年6月,劍門旅遊被西部華僑城以4.8億元收入囊中,隨即被掛上「華僑城」標識,正式「進入華僑城時代」。時間很趕巧。就在西部華僑城拿下劍門旅遊之際,西部華僑城也終止了對曲江文旅的要約收購。也是在此時,作為「曲江模式」開創者的段先念開始掌舵華僑城集團。

遺憾的是,西部華僑城與劍門旅遊的聯姻只持續了五年,卻在疫情結束後戛然而止。更值得讓人浮想聯翩的是,張振高時代下的華僑城提出由文旅+地產的「雙輪驅動」模式發展,向將房地產作為「主體」,文旅項目等作為兩翼的「一體兩翼三功能」模式轉變。

西部華僑城賺了?

2018年6月,西部華僑城以4.80億元的價格獲得劍門旅遊80%的股份,成為控股股東,而劍門旅遊的實際控制人也將隨之變更為國務院國資委。

本次收購,雙方本著為提檔升級「劍門關-翠雲廊」旅遊景區及相關旅遊資源的目標,西部華僑城更是計劃擬投資70億打造「劍門蜀道」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此次公告披露西部華僑城退出劍門旅遊的理由是:由於疫情因素,劍門旅遊的整體經營情況並未按照預期規劃情況發展,華僑城西部投資萌生退意。

事實果真是劍門旅遊近五年來發展不如預期麼?從2018年至2022年,劍門旅遊的營收平均基本維持在5000萬元左右,營收規模實現了翻倍,但虧損曾一度超過2400萬元。單純從營收數據來看,西部華僑城與劍門旅遊合作五年來,並未占到真金白銀的好處。反而是,單純從旅遊角度而言,西部華僑城在宣傳、資金、管理等方面對劍門旅遊進行了比較實在的輸出。與收購之前相比,劍門旅遊年度營收尚不足3000萬元,好在能維持盈利狀態。

表:劍門旅遊2018-2022年營收和凈利潤情況

另外,五年前華僑城西部收購劍門旅遊時,華僑城A的股價是7.81元/股,當日漲幅0.64%;而在華僑城西部退出劍門旅遊之際,華僑城A的股價是4.77元/股,當日下降1.24%。當然,今日的華僑城A股價的跌幅早已不是一個劍門旅遊所能左右的,但華僑城A在文旅項目上投資的失意或多或少都會被反映到股價上。

段先念時代的結束

縱向對比看,劍門旅遊營收在復甦,虧損大幅度降低,甚至出現盈利。在國內旅遊進入復甦階段,西部華僑城卻選擇退出。或許可以從掌舵者的變遷中尋得一絲緣由。

2014年2月,作為「曲江模式」開創者的段先念進駐華僑城集團,也由此揭開華僑城集團三大轉型思路:推進「旅遊+地產」的創業模式;創新「旅遊+網際網路+金融」的補償模式;深耕「文化+旅遊+城鎮化」的發展模式。

從其轉型思路來看,段先念想把「曲江模式」引入華僑城,甚至一度想收購曲江文旅,讓華僑城成為「中國文化旅遊業航空母艦」,擺脫對房地產業務的依賴。段先念在華僑城八年,「曲江模式」始終未能走出西安,反而促成了讓曲江管委掌控了西安三家旅遊上市公司的局面。段先念隨即轉戰雲南,開啟央地混改大幕,但央地混改的鬥爭是殘酷的,也曾一度密集轉讓資產。

在文旅項目方面,其也是取得了成效的,重組了雲南世博集團、雲南文投集團,組建歡樂谷集團等。但在段先念主導下的華僑城文旅項目偏好三四線城市,如襄陽奇幻谷、樂清歡樂水陸公園等主題公園項目,造成華僑城集團去地產化緩慢,開發旅遊資金沉澱久。這也是西部華僑城選中劍門旅遊的重要原因。

2022年,華僑城實現營業收入767.67億元,同比下降25.17%,歸母凈虧損109.5億元。華僑城業績下滑加速的同時,並創下了自1997年上市以來發生的首次年度虧損及大額減值。2022年,華僑城計提127.05億元資產減值損失,其中房地產開發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15.07億元。

英雄落寞。2022年3月,段先念離任華僑城集團掌舵人。八年間,外界對段先念時代下華僑城發展模式的爭議從未終止過,他實現了一些期待,但也留下了一個頗讓人值得回味的句號。

時代在變化。張振高上任後,重新確立了房地產為華僑城最大主業。2022年末,時隔20年後,中央再度定調房地產是支柱產業的地位。與此同時,華僑城集團也將深耕文化產業,打造文化名片提升到了新高度。

西部華僑城的劍門蜀道之路在曲折發展中到此結束。值得拭目以待的是在新的發展思路下,華僑城集團是否還會有三、四線文旅項目被轉手或者退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e4d760259f919c16ad212ee69f1fc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