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當地時間15日蘇丹出現內亂,國內的兩支武裝勢力快速支援部隊和正規軍在首都喀土穆發生火拚事件,並迅速擴大到蘇丹各地區。目前預估衝突造成的傷亡人數已經突破1200人,且戰事還在進一步擴大。此次交火的兩軍曾共同參與過四年前推翻巴希爾政權的武裝衝突,當時還是盟友關係,但不知因何原因走向分裂。目前全球多國已經對蘇丹局勢表示擔憂並發布旅行警告,中國外交部向衝突雙方發出呼籲停火聲明,避免局勢升級。
消息提到,15日當天發生的「聯合國工作人員死亡事件」引發全球關注。據多方媒體報道當天蘇丹北達爾富爾州卡布卡比亞地區世界糧食計劃署駐地遭遇亂軍襲擊,炮彈摧毀了基建設施並造成三名工作人員死亡和兩人受傷。這起事件的參與方目前仍未明確,因為除了正面衝突外快速支援部隊和正規軍還在網絡上打起了「信息戰」,互相指責對方挑起衝突和攻擊中立機構。所以有報道認為事件不排除是「故意襲擊」來達到其他目的,因為除了糧食計劃署駐地外其他多個聯合國當地設施也遭到了攻擊或搶劫。
16日,聯合國秘書長辦公室發表聲明回應蘇丹內亂以及聯合國人員死亡事件,在呼籲雙方停止交火和保護平民安全的同時,古特雷斯還宣布「追究一切殺害糧食計劃署工作人員的罪人,他們理應得到懲罰」。當天聯辦蘇丹特派團負責人博特斯發布聲明稱,他們對人道主義機構設施遭遇襲擊並被搶劫的新聞深表震驚,世界糧食計劃署也已暫停在蘇丹的所有工作。當前受限於衝突地區的亂局和其他原因,這起案件的調查仍未開始。
有相關人士擔憂,糧食計劃署在蘇丹的「停止一切援助」將導致當地民眾的生存狀況快速惡化。該國是非洲最貧困的國家之一,在過去因為達爾富爾衝突、南部二十年衝突等原因實際上長期都處於戰亂之中,大部分民眾都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同時因為缺乏機械和基建等原因,擁有8,400萬公頃的可耕地的蘇丹實際開發耕地只有不到18%,非常依賴聯合國的救濟以及對口支援。且到了戰時貧困人口環境更加惡劣,所以一些媒體呼籲聯合國「在可控範圍內維持工作」,不要因為突發事件導致人權危機。
值得一提的還有,還有觀察人士則認為襲擊聯合國機構導致失去人道主義援助是「咎由自取」;因為無論是衝突哪一方都有義務維護和尊重國際福利組織的安全,悍然對其發動襲擊和搶劫是極端錯誤的行為,糧食計劃署有權停止所有救濟。對此有評論稱:「蘇丹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事情,當時軍方在其他國家的支持下推翻了所謂的『巴希爾獨裁政權』,並建立新政府;但事實證明新政府並不能讓國家保持最基本的穩定,當然這和他們攻擊聯合國機構是另一回事,其做法很難得到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