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給的口頭offer,因為是武漢人,直接被拒了,慘啊…

2020-02-17     網際網路坊間八卦

年初,跟幾個武漢的朋友聊天,他們都說到了這樣一件事:在這場瘟疫中,武漢人成了最不待見的人,成了無數人仇視的對象!我一時語塞。是啊,在網絡上,一方面高喊「武漢加油」,一方面又對武漢人無比牴觸,不斷謾罵。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因為封城,武漢人,乃至湖北人在一夜之間仿佛都成了其它各地人眼裡的「異族」。

今天筆者要和大家聊一個湖北人找工作的事,年前給的口頭offer,就因為是武漢人,現在直接被拒了……

在網際網路職場論壇,一位職場人發帖吐槽到。年前給的口頭offer,因為是武漢人,直接被拒了,有點慘啊。並貼出某公司HR跟自己的對話。

年前給的口頭offer,因為是武漢人,直接被拒了,慘啊…


據當事人描述。自己是一名產品測試,原公司領導內鬥嚴重,辭職後,拿到某公司的口頭offer,誰知道疫情嚴重,就因為自己是武漢人,現在公司通知自己,口頭offer不算數,毀約了。這樣的吐槽也是瞬間引起了網友的圍觀與議論,我們先來看看網友們都是怎麼說。

有網友就說到。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可能公司撐不下去吧,不去也好。口頭offer不算offer的,以前接到電話面試,面試完了後說我的換工作比較頻繁,就沒下文了,關鍵主要兩份工作,一份工作快5年,一份現在差不多2年,沒辦法,還是被嫌棄。

也有網友認為。自己看自己的滋味,口頭offer就是耍流氓。口頭offer沒任何法律意義,口頭offer基本是無效的,連書面offer都沒給你,很大的可能性也是在猶豫,這種公司不去也罷。

這樣「歧視」湖北人,如此勢利,真的好嗎?當然,是不是因為疫情歧視武漢,筆者就不多說了。在這,筆者要提醒各位職場人的是,在職場,HR這樣的口頭承諾非常多,而且offer里的坑很多。口頭offer,這是職場中最坑的。尤其對於初入職場的應屆生,沒有任何職場經驗、缺乏法律知識,是最容易掉到坑裡。offer口頭可以有,但是合同可以有口頭的嗎?可以!法律明文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offer作為一個要約,也可以是口頭的。

那麼,口頭協議如何才能生效?

首先,要取決於給你發offer的單位是否守信。守信,口頭offer按約執行,然後簽正式勞動合同。但是如果企業不守信用,單方毀約,你怎麼辦?維權的話,你有證據證明對方給你發過offer嗎?你有證據證明對方曾給你開出offer里的條件嘛?

所以,這裡要劃重點了,自己是否留存有口頭offer的證據?如果對方違約,不承認給你發過口頭offer了,你要維權、要仲裁、要訴訟,都是要有證據的。所以,證據才是最關鍵的。記住,在沒有收到任何紙質offer以及企業郵件的前提下,千萬不要放棄任何其他公司的offer。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c3pVnAB3uTiws8KMPR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