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上半年旅客吞吐量全國前三!

2023-08-17     微成都

原標題:成都上半年旅客吞吐量全國前三!

據四川省機場集團消息

2023年上半年,成都航空樞紐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成都雙流機場)

累計起降航班25.4萬架次

完成旅客吞吐量3458.9萬人次、

貨郵吞吐量34.0萬噸

均創歷史同期新高

其中,旅客吞吐量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三

位列上海、北京之後

8月14日,記者從飛常准發布的《民航周報》(8月7日至8月13日)中看到,這一周的全國機場旅客吞吐量中,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103萬人次,位居第5,而成都雙流機場這一周的機場旅客吞吐量也達到64萬人次。

機場旅客吞吐量是指航空等飛機進、出範圍的旅客數量,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程度、文明程度、開放程度和活躍程度的重要標誌。

從經濟效應來看,按照國際民航組織的經驗數據統計,在一定範圍內,機場旅客吞吐量每增加100萬人,能夠推動當地GDP增長1.8億美元(12.4億元人民幣),並且能夠帶來1000多個直接和3000多個間接工作崗位。

今年以來,來成都投資、旅遊,或是從成都出發前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談合作、尋商機的商人、遊客、學者等人,以機場為「基」,搭建出成都愈加繁榮的經濟環境。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 資料圖

國際航線越來越多

女馬術教練趁「熱」去旅遊

8月14日,成都「95後」女孩楊入畫正在天府國際機場候機。她告訴記者,自己是一名馬術教練,並且也是一名旅行攝影師。「我喜歡去不同的國家,感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楊入畫告訴記者,自己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走出成都,非常想念在陌生的土地上撒歡的感覺。這一次,她選定的旅行目的地是印尼。

作為熱衷於環球旅行的「非專業」攝影師,楊入畫非常關注成都天府機場發布的最新消息。

楊入畫表示,她前段時間了解到,天府國際機場已復航倫敦、伊斯坦堡等國際航線,還加密了法蘭克福、羅馬、首爾等國際航線。

這個消息又喚起她出國旅行的動力,「我這次準備去印尼,很早之前已經有打算去這個國家看看那邊的馬匹福利中心的情況,學習和交流一些關於馬匹飼養、保護方面的先進經驗和知識。」

「95後」女孩楊入畫 圖據受訪者

身居暑期熱門城市

公司研學產品吸引多地學生參與

中國在線旅遊平台去哪兒14日披露的大數據顯示,7月以來,國內熱門城市機票預訂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四成。從平台機票提前預訂情況來看,北京、成都、上海、重慶等城市位居前列。

成都兒童團產品總監張征告訴記者,今年暑期明顯感覺成都的旅遊熱度不斷提升,「我們公司的產品主要針對的群體是青少年,產品主要在省內,一共推出10餘條研學線路。其中最受學生和家長歡迎的是航空探索營、樹屋建造營、定格動畫創作營,以及各類跟自然、戶外有關的主題營。」

張征還表示,成都兒童團策劃推出的「錦城之錦何處尋」詩意中國行·成都站,吸引了來自西安、武漢、重慶等全國各地的學生及家長來參與詩詞夏令營。

一名參加過相關活動的成都學生家長鬍女士表示,她非常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多與全國各地,甚至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共同交流、學習。她告訴記者,讓孩子接觸擁有不同地域特色、不同教育層次、不同風俗文化的同齡者,能讓孩子的思維更加多元,「我想讓我家的兩個孩子在面對同一個問題時,可以思考出兩種甚至更多的解決方法。」

成都的夏令營活動現場 圖據受訪者

據張征介紹,這些活動的價格不盡相同,可以滿足不同需求的學生及家長。下半年,根據市場的需求,成都兒童團可能會策劃出更多的產品,給學生家長更多的選擇。

「漂」進成都期待雙豐收

田野錄音師不再想當「過客」

作為城市重要的「流量入口」,一座機場往往帶來實實在在的人氣、商機和活力。而那些「走進」成都的人,也許被城市文化所感染,或者撞見某一個契機,讓他有了留下來的心意。

1984年出生的葛子琦來自廣東汕頭,作為田野錄音師的他,決定在成都開一間屬於自己的音樂工作室。

葛子琦告訴記者,「我剛來成都只有幾個月,但是我非常嚮往這座城市。」

葛子琦說,他曾經是一個不願意在固定的地方重複固定工作的人。「我去過很多國家,也去過國內和國外的很多城市生活過。但是,沒有一座城市會讓我想要安定下來,直到我來到成都。」他認為成都是一座很奇特的城市,它離自然非常近,但又不失大都市的繁華。

葛子琦與朋友正在收集自然聲音 圖據受訪者

「我以前在一座城市或某一個地方,居住不會超過三四年。我也在其他城市建立過工作室,然而,因為我不想在那些城市久居,工作室自然也不會在那些城市『待』太久。」葛子琦還說,「我媽媽是四川人,而成都又是四川的核心。來這裡買房、定居、生活、工作,讓我更有歸屬感。」

最後,葛子琦告訴記者,他很快會著手籌備自己的音樂工作室,「期待在成都,我的生活和事業雙豐收。」

航運交通便捷,員工常出差

公司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長超200%

葛子琦是「走進」成都的那群人,而在這座城市裡,也始終有一批「走出去」尋找商機的人,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的不少員工就是其中之一。

該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公司生產的產品是自主研發的碲化鎘發電玻璃,這款產品既可以把太陽能轉化成清潔的電能(光伏),又能作為建材,代替傳統建築材料。該產品在全國多個城市受到歡迎。「今年我們公司在國內,主要合作的城市有廣東深圳、山東煙台、上海、湖北武漢、江西瑞昌等地。在全球範圍內,我們公司的合作方包括韓國、德國、新加坡等地,但主要還是以國內市場為主。」

該公司工作人員還表示,坐飛機出差對於她的同事而言,已經是「家常便飯」,「有賴於公司同事們的不懈努力和成都便捷的航運交通,今年1月至今,我們公司的營收較去年同期的增長率超過200%。」

點贊~

源 | 紅星新聞

編輯 | 張雪嬋

期待!五大核心場館年底亮相!

全國百強!川大、電子科大等上榜!

今日,正式開放!

點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bd086b1e1590e2543e47e6a50ad4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