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文摘」莫榮: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

2024-06-02     長安街讀書會

莫榮: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

幹部文摘

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我國人口規模巨大,勞動年齡人口接近9億,勞動力資源豐富。同時,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程度持續提升,2022年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93年。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建設人才強國,人才資源總量達到2.2億人。高素質勞動者規模龐大,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研發人員總量多年居世界首位,成為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企業家隊伍日益壯大。改革開放以來,一大批有膽識、勇創新的企業家茁壯成長,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徵、民族特色、世界水準的中國企業家隊伍。截至2022年底,我國共有企業法人單位3200多萬個;2023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我國企業有142家,數量位居全球榜首。

綜合來看,我國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宏大、門類最齊全的人才資源大國,具有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家的人才優勢。發揮好人才優勢、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在改革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服務、支持、激勵等機制方面下功夫,將持續增強人才效能。

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需要高素質勞動者。充分激發我國大量高素質勞動者的勞動熱情、創造潛能,支持和引導他們在各行各業各個領域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有利於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基礎。企業高質量發展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自主創新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支持和引導企業家做創新發展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勇於推進生產組織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重視技術研發和人力資本投入,有效激發員工創造力,將推動企業創新發展,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基礎。

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支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立足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統籌發展和安全作出的戰略決策,將夯實我國經濟發展的根基、增強發展的安全性穩定性。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家的人才優勢,為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提供重要依託,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的人力要素支持。比如,加速集聚、重點支持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圍繞國家重點領域、重點產業,組織產學研協同攻關,有利於推動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企業家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提高把握國際市場動向和需求特點的能力,提高把握國際規則能力,提高國際市場開拓能力,提高防範國際市場風險能力,帶動企業在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中實現更好發展,有利於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為增強綜合國力提供保障。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我們還會遇到不少風險和挑戰,必須不斷增強我國綜合國力。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哪個國家擁有人才上的優勢,哪個國家最後就會擁有實力上的優勢。牢牢把握並充分利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離不開充分發揮人才資源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加快建設人才強國,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把中華大地打造成為各類人才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熱土,將有力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為上述優勢的有效發揮提供保障,把我國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家的人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增強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人才是第一資源」。踏上新征程,要著眼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戰略安排,充分發揮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家的人才優勢,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實人才支撐。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戰略布局,堅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設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持續優化尊重企業家、弘揚企業家精神的發展環境,加快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為廣大企業家人才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充分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促進人才順暢有序流動,最大限度保護和激發人才活力,提高人才資源配置效率;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激發勞動者創新創造活力。積極營造尊重人才、求賢若渴的社會環境,公正平等、競爭擇優的制度環境,待遇適當、保障有力的生活環境,為人才心無旁騖鑽研業務創造良好條件,在全社會營造鼓勵大膽創新、勇於創新、包容創新的良好氛圍。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

【莫榮: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

註:授權發布,本文已擇優收錄至「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重慶日報、新華網、央視頻、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視界、北京時間、澎湃政務、鳳凰新聞客戶端「長安街讀書會」專欄同步),轉載須統一註明「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出處和作者。

責編:馬嘉均;初審:程子茜、陳佳妮;複審:李雨凡

更多精彩請點擊

「長安街好書」長安街讀書會年度推薦幹部學習書單(經典篇、熱門篇)

「好書推薦」長安街讀書會首部為黨獻策理論讀物《學思平治——名家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出版發行

「書目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40504期幹部學習書目博覽

「期刊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40504期幹部學習核心期刊目錄

「新書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40508期幹部學習新書書單

長安街直播

長安街讀書會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勵支持下發起成立,旨在繼承總理遺志,踐行全民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養才、報國。現有千餘位成員主要來自長安街附近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中青年幹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全國黨代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等喜文好書之士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高端智庫負責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機構的資深出版人學者等。新時代堅持用讀書講政治,積極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自2015年長安街讀書會微信公眾號發布至今,始終堅持「傳承紅色基因,用讀書講政治」的宗旨,關注粉絲涵蓋了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特區。累計閱讀量達到了近億次,其中通過朋友圈轉發量千餘萬次,參與互動人數近千萬人,平台產品質量高,針對性強,受關注度較好。並在中央相關宣傳網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相繼同步入駐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新華網、央視頻、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北京時間、澎湃政務等新聞客戶端,形成了系列的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台,累計影響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大中院校等受眾數億人次。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現正面向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各省市縣(區)等所在的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單位部門聯合開展相關黨建閱讀學習活動。近日,經相關部門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中央組織部、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證監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青團中央等定點幫扶地的有關單位加入「長安街讀書會」黨建閱讀合作機制,並聯合承辦「長安街讀書會」系列讀書學習活動。

關注公眾號,回覆:【申請入會】【學思平治】【黨建閱讀】【智庫】【好書推薦】【幹部培訓】【免費贈書】【直播】【新書報送】【期刊報送】查看更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b1acaa54db36d4beb3ad959fb19c2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