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超越前代的New Confidence:劉陽、賀威談Dynaudio新產品

2019-10-18   視聽發燒網

大幅超越前代的New Confidence:劉陽、賀威談Dynaudio新產品

作者:戴天楷 圖:戴天楷

摘 要: Dynaudio丹拿原廠派人來台舉辦New Confidence和Evoke的發表會,可是,這次來的不是Roland Hoffman,也不是Otto Jorgensen,卻是兩位來自丹拿上海的代表—亞太大客戶經理(Key Account Manager, Asia)劉陽,以及培訓經理(Training Manager)賀威。

Dynaudio丹拿原廠派人來台舉辦New Confidence和Evoke的發表會,可是,這次來的不是Roland Hoffman,也不是Otto Jorgensen,卻是兩位來自丹拿上海的代表—亞太大客戶經理(Key Account Manager, Asia)劉陽,以及培訓經理(Training Manager)賀威。

全球布局政策下丹拿上海專司亞洲市場

來的不是丹麥人,卻是中國人,怎不會引起議論?原廠也明白這事,因為這是全世界音響圈都在問的問題。劉陽解釋,現在的Dynaudio全球業務共分成三大區塊,包括歐洲、亞洲和北美,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客戶支持的反應速度以及服務質量。不管是研發、製造、出貨,依舊都在丹麥原廠,亞洲和北美的Dynaudio分部,都只是為了客戶服務、產品支持以及市場推廣。「這種改變,我們認為有利於代理商、經銷商和所有終端用戶,至於大家所關心的丹拿的本質,則完全不變。」

另一位代表賀威則是丹拿學院(Dynaudio Academy)的培訓經理。他在音響業工作了十多年,三年前加入Dynaudio團隊,他表示,他在中國各地跑,說是說培訓,其實,他要做的並不是告訴大家產品的參數、特點,而是把這些技術和數據轉化成讓顧客可以感受到的好處。「顧客不是來買我的技術和參數,是來買這個音箱帶給他的好處。」什麼好處呢?音樂。「我們是為了聽音樂,才要去買音響。」賀威舉了一個例子,日前他們辦了一場名為「小提琴的顫音」的音樂欣賞會,還請了古典音樂電台的資深主持人來主講。現場他問了來賓是為了音樂來,還是音響來,結果現場約40位來賓都是為了音響來的。「這就是我們要推廣的觀念:導正消費者的觀念,不是聽低音有多低,高音有多高,而是去欣賞音樂。」



這是New Confidence系列的旗艦Confidence 60,較諸前代Confidence音箱可說是徹底翻造,整合了DDC lens的前帳板,帶有曲線,能有效控制高音的擴散角度,材質則擺脫MDF,改採Compex復合材料。箱體為水滴狀、子彈型設計,可消減內部駐波。低音反射孔位於底部,不受擺位限制。單體都是新設計,從裡到外、從頭到腳,全是新的。

這次劉陽和賀威來台,最重要任務就是在台灣舉辦產品發表會,向台灣的Dynaudio經銷商介紹丹拿最重要的新產品—New Confidence和Evoke兩個系列。而媒體見面會,則安排在發表會之前。發表會是給經銷商的,媒體見面會,就不是照本宣科談產品,而是有問有答地進行。從這問答之間,也可看出丹拿上海的兩位經理都真是專家,不怕你問。



新推出的Evoke系列,價格平實可親,而且全系列都是丹麥製造,技術多有Contour和New Confidence的技術下放。其高音單體Cerator運用了Hexis技術,可增進背波消除的效果。低音單體亦延續Contour的研發成就,採用長衝程設計,讓體積不甚大的Evoke 50可以發出35Hz的低頻。

New Confidence技術下放到Evoke

先從便宜的Evoke開始。這次Dynaudio在Evoke音箱上用了名為Cerotar的全新高音單體,這是一個28mm的鐵氧磁鐵驅動的軟半球高音,設計概念是從40周年音箱那個Esotar Forty以及用在New Confidence上的Esotar 3來的。主要就在振膜背後的設計,Dynaudio工程師設計了一個稱為Hexis的塑料硬核,其上還有孔洞。這個Hexis的設計,是為了打散高音單體的背波,配合背後腔室里的吸音材,更利於背波吸收。此外,因為有這個塑料硬核墊在軟半球振膜背後約2mm處,也讓這個高音受到了保護,不怕被壓壞。



Evoke系列共有五款產品,Evoke 50、30是落地音箱,Evoke 20、10是書架音箱,Evoke 25C是中置聲道。Evoke是您可用以打造劇院系統的選擇。

打造最先進的聲學實驗室—Jupiter

說到這裡,賀威在計算機上秀給我們一張照片,那是一個漆黑的空間,裡頭有一個像太空站還是衛星的設施。「這是Dynaudio日前成立的Jupiter聲學中心,那是一個長寬高均為13米的立方體空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個像宇宙飛船的設施,這是一個弧形的麥克風數組,可以360度旋轉,其上一共有31支專業麥克風,而音箱則位於這個麥克風數組前方,放在一個機械手臂上。透過這樣的設施,Jupiter可以對音箱做全面的「斷層掃描」,從而可以對音箱的單體、箱體做更多全面的調整。



這就是Jupiter聲學實驗室,透過搭載31隻麥克風的機械裝置,可以360度旋轉,測量音箱的聲音響應。

賀威還強調,Jupiter可說是全歐洲最先進、最有規模的聲學實驗室,但很特別地,它並不像一般的無響室那樣做了高度的吸音,讓人一進去就覺得不舒服。他們保留了一些殘響,讓其中的反射條件近似於一般處理得當的家庭空間。這樣,Jupiter里所測得的數據,就不會是一個極端理想而脫離家用現實的數據。此外,因為Jupiter很大,反射距離長,也就拉長了反射時間,這讓麥克風拾音時,可以明確分辨什麼是直接音,什麼是反射音,進而提高測量的準確性。

賀威表示,這個Jupiter對Dynaudio的產品研發幫助很大,讓他們可以獲得很多從前沒辦法取得的測量數據。「這個全歐洲最先進的聲學中心怎麼來的呢?都是賴於三年前歌爾的注資。」賀威表示,很多人在聽說了歌爾聲學出資的消息,就開始懷疑丹拿未來的走向,「事實上,歌爾做的,就是提供更多的資金,讓Dynaudio可以做很多以前只能想像的事情。」Jupiter聲學中心就是一個例子。

全新設計的DDC Lens

Evoke是透過Jupiter實驗室開發出來的,New Confidence更是。在New Confidence的高音部分,Dynaudio設計了一個全新的DDC(Dynaudio Directivity Control)Lens。這個技術用在Evidence和前一代的Confidence上,最顯著的特徵就是那兩個高音單體。那兩個高音不是為了增加高音量感,而是為了藉由上下兩個高音,彼此牽制以控制發聲的上下擴散角度,這樣一來,就能有效減少來自天花板和地板的反射音。可是,這樣的設計會帶來很多困難,單是為了控制兩個高音的相位,就需要花很大的功夫設計分音器。因此,不管是Evidence或前代的Confidence,分音器都很複雜。

感謝Jupiter精密測量下的大數據分析,讓Dynaudio找到出路。仔細觀察New Confidence的高音單體周圍,那個DDC Lens前帳板的弧度是經過多次模擬和實驗得出的。那是一個類似號角開口的控制器,讓聲波可以有良好的水平擴散,卻限制上下擴散角度。而這整個DDC帳板是什麼做的呢?以前,他們用的是MDF,但MDF即便已經很均勻了,仍不夠完美;更重要的是,MDF的材料特性不允許Dynaudio做新DDC Lens的高精度裁切。因此,New Confidence改採稱為Compex的復合材料,這種材料質量比MDF來得輕,卻硬度更高、強度更強、還有高阻尼特性,能以吸收有害於聲音的諧振,其製作成本更是MDF的10倍。



New Confidence的DDC Lens的前帳板,採取全新的Compex復合材質,這種材料質量比MDF來得輕,卻硬度更高、強度更強、還有高阻尼特性,能以吸收有害於聲音的諧振,其製作成本更是MDF的10倍。

全新設計的Esotar3高音、平面懸邊中音

高音單體是Dynaudio最新的Esotar3,磁力系統更強,加上振膜表面全新的塗料,以及背後的Hexis構造,這比前一代的Esotar2效能高了一倍。從高音往上下兩側看,就是中音單體。這個中音應用了Dynaudio首度採用的平面懸邊。賀威解釋,傳統的懸邊在運動時會產生單體的第一次諧振,這個諧振會干擾聲音表現;此外,突起的懸邊,會擋住振膜推出的聲波路徑,進而干擾到中音與高音的銜接。這些問題,透過平面懸邊獲得解決。



右圖可見New Confidence的新DDC帳板,這個設計可以限制上下擴散,卻增進水平擴散。如此一來,就不怕天花板和地板的反射音。

New Confidence的低音反射孔為向下開口,這是有原因的。第一,這樣可以更有力於用家擺放音箱,即便靠牆也不怕。第二,New Confidence的水滴狀箱體,背後實在不允許設置低音反射孔開口,因此,工程師才決定把反射孔開在底部。但不是這樣簡單,這個反射孔導管和箱體連接之處,還加上了軟質阻尼。此外,為了避免音箱放在不同材質的地面,會導致低音聲音的差異,他們設計了底板,這樣,反射孔排出的低音會首先打到底板上,然後從四圍空隙發散出來,如此一來,不僅音箱不怕靠牆擺,放在什麼材質的地板上也不擔心影響聲音。

New Confidence的低音單體延續從New Contour以來的設計,改成較小口徑音圈的長衝程設計。過往Dynaudio音箱向來採用短衝程低音,藉此換取更精準、快速的低音,也因此,過去市場都認為Dynaudio音箱適合放古典音樂。低音改成長衝程之後,就讓聲音能符合更多消費者的音樂口味。



New Confidence的箱體採取水滴狀設計,兩側成圓弧狀,延伸至後方收起,藉此消除箱內駐波。低音反射孔位於底部,因此音箱不怕靠牆擺放。

「丹拿難推」?

長久以來,Dynaudio音箱在市場上總有「不好推」的印象。真是這樣嗎?賀威表示,這確實是他們很常被問到的問題,而且很多人自己連試都沒試過丹拿的音箱,就人云亦云。關於「丹拿難推」,是有兩個原因,第一,Dynaudio傳統上都採用鋁線音圈,鋁的質量輕,運動性能更好,但是鋁的電阻比銅大,因此會需要更高一點的電流來驅動它。第二個原因則是Dynaudio音箱的潛力深厚,同等價位的音箱,別人家的音箱搭配擴大機,到了一個價位水平後,再往上去搭配,聲音表現差異就越來越小了;因為音箱有限度。但Dynaudio音箱配擴大機卻可以越配越高級,因此,很多人以為買Dynaudio音箱需要配很大很貴的擴大機。「其實,是因為我們的音箱潛質更高一點。」

連膠水都要挑

Dynaudio即便這麼看重科學測試,他們在定調聲音時,依舊以人耳聆聽為依歸。一方面,我們可以從他們自始至終都採用軟半球高音為證,Dynaudio希望做到的是在人耳聆聽的頻率響應範圍內最好的聲音表現,所以,Dynaudio的努力都投注在可感受到的範圍內,卻不追求極端的頻率響應。二方面,他們在挑選組件時,往往也采人耳試聽。「在開發New Contour的時候,我們要決定黏合音圈套筒和振膜的膠水,他們就找了兩個人,一種一種聽過,最後選擇他們兩個人都認為比較好的那一款。」



右方那個格狀的黑色對象就是Esotar3和Cerotar高音所使用的Hexis,藉以打消背波,以利後腔室內的阻尼吸收能量。

大幅超越Confidence的New Confidence

劉陽在總結時表示,其實New Confidence的表現完全超越了前一代Confidence,在音箱的設計上也是從頭到尾全新的設計,幾乎可以說是一個更高級的、Hi End要求的全新設計,值得大家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