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看越離譜,正午陽光也翻車

2022-03-10     24樓影院

原標題:越看越離譜,正午陽光也翻車

24樓影院」 進入新頁面,點擊右上角「...」 點擊第一欄「設為星標「。記得把我們設為「星標 」哦~

這幾年,正午陽光之於國產劇,就像HBO之於美劇,tvN之於韓劇,是精品劇的代名詞。

光是最近兩年,就有《大江大河》《山海情》《開端》等劇霸屏。與這些高口碑、高熱度的劇集比起來,新劇《相逢時節》的失利顯得格外惹眼,甚至有不少觀眾將它稱為「正午陽光最差劇集」。

平心而論,就陣容來看,《相逢時節》並不差,有一定的爆款相。

該劇由作家阿耐的《落花時節》改編而來,由阿耐擔任編劇,簡川訸執導(代表作《歡樂頌》《都挺好》)。阿耐的原著小說《大江大河》《歡樂頌》《都挺好》之前都被正午陽光翻拍成劇,且拍一部火一部。

演員陣容也不差,由雷佳音、袁泉、張藝興、賈乃亮等人領銜主演。雷佳音和袁泉合作過《我的前半生》,兩人都有很高的國民度,再度合作也很有看頭。

儘管陣容強大,但《相逢時節》還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故事大撒狗血,將各種吸睛的熱點話題縫合到一起:重男輕女、親姐弟爭家產、殺父仇人談戀愛、正室鬧「小三」、我喜歡的人愛上了我最好的閨蜜、高富帥蟄伏十年為父報仇……

乍一看去,宛如一部國產版《頂樓》

全劇始於一樁發生在1991年的勞資矛盾:被辭退的工人崔某捅了廠長簡某,然後跳樓自殺。廠長雖死裡逃生,卻因此一蹶不振。

廠長女兒簡敏敏並不罷休,幾次三番地跑到崔家鬧,讓崔家不得安寧。崔家為了躲避簡家,從此背井離鄉,隱姓埋名。大女兒崔啟真改名寧宥,弟弟改名寧恕。

可命運還是將兩家人糾纏在一起。大學時期,簡家二兒子簡宏成對寧宥一見鍾情,但因對方是仇家之女而不得不分開。多年過去,兩人各自成家,遭遇了生活的一地雞毛,並在離異後再度重逢、再續前緣。

與此同時,對簡家懷恨在心的寧恕,也對簡家展開了瘋狂的復仇……

《相逢時節》在故事框架上嵌套了TVB家族商戰劇的常用外殼,將90年代的勞務糾紛上升到家族內部、家族與家族之間的商業博弈。

早在第一集,該劇就已經點出「商戰復仇」的主脈絡,但在前六集的敘事裡,卻並未突出相關情節。

而且,在商戰情節上,該劇也設定得很懸浮。

我們這代人作為看港劇長大的一代人,對《大時代》《天地男兒》《天地豪情》《創世紀》等商戰劇早已如數家珍。這些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大格局、強敘事,將主人公的創業原委交代的明明白白。

可《相逢時節》在這方面,卻幾近空白,將主人公驚心動魄的奮鬥史一筆帶過。簡宏成退學去廣東創業,沒費多少功夫,就創業成功了。寧家兩姐弟長大後,沒費多少功夫,就成了事業有成的金領精英。

劇中有些橋段,明顯效仿港劇。比如,寧恕讓自己的女友「臥底」在仇人身邊做秘書。在《創世紀2》里,古天樂飾演的張自力就用過這一招。

將20多年的前的老套路拿出來用,可見《相逢時節》的故事橋段上該有多陳舊

《創世紀2》VS《相逢時節》

此外,該劇還在價值導向上,也流露出了濃濃的「爹味」

劇中的女性角色,看起來沒一個正常。

簡宏成的姐姐簡敏敏聒噪瘋癲,是本劇的狗血擔當,第一集上演了兩次扇巴掌、三次大鬧,第二集一開場又上演了一場潑婦戲,直接拉低了觀眾對這個角色的好感度。

簡宏成的前妻陳昕兒,曾為簡宏成偷標書幫他中標,助他白手起家。但這樣的違規操作也成了陳昕兒的心魔,讓她遭受了強烈的道德譴責,喪失了工作能力。

後來,她雖與簡宏成離婚,但仍干涉簡宏成的婚戀狀態,且疑神疑鬼、情緒不穩,給簡宏成和寧宥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而女主寧宥,在人設上也同樣存有很大的問題。

寧宥是個獨立、清醒、拎得清、事業有成的職業女性。

她前夫是個婚內出軌的渣男。得知丈夫出軌後,礙於兒子還小,她沒有直接離婚,只是分居。丈夫跑來跟她借錢,她仍願意幫忙。

儘管丈夫一而再再而三地得寸進尺,她卻一次又一次地讓步,為了早些了斷,不惜把財產出讓給丈夫。後來丈夫貪污入獄,她還幫忙張羅律師,給丈夫打官司。

可以說,就人設來看,寧宥簡直把賢妻良母做到了極致。

編劇對劇中女性塑造得狹隘且極端,只籠統地劃為兩種人設:一種是簡敏敏、陳昕兒那樣的瘋癲女性,一種是寧宥這樣的聖母女性。

簡宏成的姐姐簡敏敏學生時代品學兼優,但為了家裡的工廠,被迫放棄學業,嫁給鳳凰男張立新,與對方共同操持工廠,將其做大做強。

結果父親重男輕女,只給簡敏敏一成股份,把其餘九成留給兒子。簡敏敏心存不滿,和丈夫設計侵吞了工廠,被弟弟罵作白眼狼。

放女性劇里看,簡敏敏拿的就是一份美強慘的大女主劇本,但放在《相逢時節》里看,簡敏敏拿的卻是一份大逆不道的反派女配劇本。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相逢時節》不但設定陳舊,價值觀偏頗,且對女性惡意滿滿,爹味十足。

除了價值成就、人設不討喜之外,該劇的類型雜糅、敘事混亂也是一大問題。

劇中集結了復仇、愛情、商戰在內的三條線索,但沒有一條線索算得上主線。

講述過程中,常常顧此失彼,去東一榔頭西一錘頭地撒狗血,一會是家族內部的雞飛狗跳,一會是中年危機+中年瑪麗蘇,一會是腹黑精英的復仇之路……

邏輯硬傷比比皆是。

比如,寧恕這條復仇線,本身缺乏根本的行為動機:雖然我爹要殺你爹,雖然我爹殺人未遂自殺了,但你打我,你就是我仇人,我一定要報仇。

這個復仇邏輯,不管怎麼推敲,都有些迷之困惑,站不住腳。

更讓人無語的是,這部劇還延伸出了三條時間線——1991年(兒時),2000年前後(大學時),以及2018年(現在)。

三條時間線互相穿插,不時用閃回鏡頭交代前情。

期間,演員也像走馬燈似的換來換去,讓觀眾亂上加亂。

比如,你敢相信,這倆人演的是同一個角色?

同一角色,在不同的時間線里,會有不同的性格特徵。

比如,90年代的簡敏敏是個性格火爆的惡女形象。但時間來到2018年,這個角色在性格上卻發生了三百六十度的大變樣,變成了一個聒噪的喜感角色,成為全劇的笑點擔當。

這種人設割裂,只用「換了演員」來解釋,明顯說不通。只能說,編劇在人物塑造上,根本沒有規劃好人物的成長路徑,讓人物的心理、行為更具實感。

有人說,《相逢時節》之所以飽受詬病,是劇中演員的演技問題,比如張藝興演技生澀、表演生硬之類的。但我覺得,跟劇情、人設比起來,這部劇的演技問題,反而是所有問題里最小的那一部分。

換句話說,並非「流量」拖累了這部劇,而是它自身的劇本框架、價值傾向拖累了這部劇。演技再好,也不足以彌補該劇的文本崩壞。

但願這次失利,能給正午陽光帶來足夠多的警醒與反思,讓它早日重回正軌,守住「正午出品,必屬精品」這塊金字招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a10ebc17eb43b7efdc620613770ef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