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爾夫比賽中,我們經常聽到「小鳥球」、「老鷹球」、「信天翁」。感覺非常有意思,而且很形象。越往後說明水平越高,老鷹比小鳥飛得高看得准,信天翁比老鷹瞄得也更好。
這個說法是由高爾夫的規則得來的:由第一桿開始,接著第二、第三桿,重複地擊球,將球打進洞。擊球次數若正好和規定的杆數(十八桿)相同,基本上就是職業水平了;如果少一次擊球則稱為小鳥球,少兩次則稱為老鷹球,少三次就是信天翁。
其實在真正打球過程中,業餘的選手並不是不能打出一桿進洞的好球。但為什麼就是比職業選手的整體成績差呢?
業餘和職業選手最大的區別在於:狀態的穩定性。業餘選手一桿好球之後,往往接著的是幾個爛球;而職業選手,卻能將所有發揮穩定在較高水平之上。
這個道理,對於咱們有過不少投資經歷的人來說,是不是似曾相識?是的,巴菲特投資成功的關鍵,在於他的年化複利,能30年穩定在15%的水平。而死於半途的很多投資黑馬,這一輪的行情能翻好幾番,而下一波的行情虧得血本無歸。
我們不管是擊球還是投資,成功者和失敗者最大的區別,其實在於兩個方面:
第一,是否能夠有持續的、穩定的發揮。失敗者有成功的投資,但失敗的更多;成功者不是沒有失敗的投資,但好的投資更多,就連巴菲特也不例外。
在今年的巴菲特股東大會上,他公開承認了兩個失敗的投資。一個是買了IBM,巴菲特在六年以前投了180億美金,到現在為止沒有賺錢;另外是沒有買到谷歌與亞馬遜。儘管巴菲特公開承認了這兩個巨大的投資錯誤,並不妨礙他依然是上世紀至今公認的股神。
第二,巴菲特的搭檔芒格說:「很多人追求的是投資的傑出,我們只想保持理性」。失敗的投資者心裡往往想——一定要翻倍,一定要賺多少倍。而兩位股神級人物的觀點是「我們只想保持理性」。
失敗的投資者,小賺的時候想賺更多,大賺的時候想豪賭一把,小虧的時候心裡滴血,巨虧的時候萬念俱灰。我們長期價值投資的祖師爺,一直告誡並奉行的是,保持理性,細水長流,這樣才能賺更多的錢。
說到這裡,我們發現,其實不成功的投資,最大的問題來源於不穩定。為什麼不穩定呢?
一、對自己的投資能力沒有把握和信心。
現在有兩個投資者,我們看看哪個更容易成功?
第一個,為學習投資知識付出了足夠的時間、精力和實踐,他確信他的考察和研究收集到足夠的信息和動態,能夠對公司和市場都足夠準確的判斷;
另一個投資者,沒有學過基本的投資知識,沒有讀過足夠的投資書籍,沒有進行詳細的考察和調研,反而是聽消息、憑感覺、看形勢。
這兩個人,哪個更能相信自己的選擇?更能堅定自己的選擇?
二、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投資,尤其是長期投資,最大的考驗是能夠長期持有。在長期持有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股災,遇到經濟不景氣,可能遇到天災人禍,但最可能的情況是,自己就是拿不住。
還有一種情況是,失敗了就對自己充滿懷疑,對股市充滿懷疑,不敢再重新開始,於是放棄了投資這個可以有收益的渠道,於是沒有了穩定的投資舉動。
曾國藩說的一句話非常好,之前覺得可以算作做人的道理。但現在發現,放到收益也非常不錯,分享給大家——成大功、享全名者,非必才蓋一世,反而得一「耐」字訣,即「大抵能下人,斯能上人;能忍人,斯能勝人。
更多金融趨勢分析、投資技巧講解、理財知識,理財課程,請關注公眾號「亞洲財經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