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鄒家有這樣一位特殊的教師。自2007年從江陰師範畢業,隻身跋山涉水來到貴州,自費支教,改變無數學生的未來,這位偉大教師就是鄒志鵬。
2007年,貴州山村小學迎來了一名年輕而又清秀的支教老師:鄒志鵬。
16年彈指一揮間,而立之年的鄒志鵬黝黑的臉龐刻著飽經風霜的模樣,歲月在他的臉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期間他輾轉於貴州的多所小學,也奔赴於河南、湖南等地支教,以一己之力守候千萬學生,改變了落後地區的教育問題。
鄒志鵬在開啟支教生活前,也像大多數普通人一樣,在家鄉文化中心工作。
偶然間,鄒志鵬在網絡上了解到貴州省教育資源十分匱乏的情況,堅定了大學時期支教的夢想,毅然決然辭去工作,隻身來到貴州支教。
支教的環境十分惡劣,比想像中的還要差勁很多。鄒志鵬說也曾想要退卻,學生們天真無邪的笑臉和對知識的渴求讓他繼續堅持下來,這一堅持就是16年。
支教的生活是孤獨的,鄒志鵬不僅要克服生活上的困難,而且關愛每一位學生的成長。
三尺講台,鄒志鵬懷著巨大的責任感將自己的積蓄全部都花在支教和資助學生上,以一束燭光照亮千萬學生的未來。
鄒志鵬說:「人活著就應該做點有意義的事情,不能只為自己而活,貪圖回報,我這麼做就是想對得起自己這麼活過。」
鄒志鵬非常關心學生的生活起居和學習狀況,為了更好的輔導學生,他常常去學生家家訪,翻山越嶺成為家庭便飯,有時碰上惡劣的天氣,狹窄的羊腸小道上,常常不免落得一身泥的情況。
鄒志鵬將自己的積蓄全部捐出,幫這些孩子解決生活上的難題,可自己卻常常吃不飽,只能吃土豆和野菜。在最艱難的時刻,鄒志鵬外出打工,將多餘的的錢全部用於學生的日常開銷。
鄒志鵬說剛開始想著支教一年,但自己都沒想到,不知不覺支教到現在,十幾年的支教歲月,感覺漫長也很短暫。
鄒志鵬老師說:「我要做一束燭光,照亮一角。」
每次堅持不下去的時候,鄒志鵬重新看到孩子就會內心充滿希望,想到自己與學生許下的承諾,鄒志鵬告訴自己一定要繼續堅持下去。
在鄒老師的幫助下,許多學生走出大山,改變了自己的命運。2019年,鄒老師離開貴州,來到河南,開啟新的支教之旅。
鄒志鵬的支教善舉也感動著無數社會愛心人士。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心人士向鄒志鵬所任教的小學伸出援助之手,向學校捐贈物資,為學生捐贈書本,衣物。村內的環境也越來越便捷,道路變得開闊,學生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
在鄒志鵬看來,來過這個世界,散發出光和熱,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冬去春來,鄒志鵬用愛與知識改變無數學生的命運,廣大鄒氏也應當將這份熱愛與責任繼續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