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企二代要如何接好班?」隨著老一輩的企業家一個接著一個退休,在未來的十年時間裡,貌似這成了一個熱度很高的公共話題。這些人的出生起點本來就比別人高,但是他們需要翻越的高度也是很高的。據數據顯示,在美國,有超過70%的家族企業都沒有傳到第二代,有將近88%都沒有傳到第三代。
截止到2017年年底,中國的民營企業一共有2700多萬家,而其中就有著85%都是家族式的企業。這也就意外著,未來的十年到二十年的時間,他們一定都會面臨著企業繼承的問題。就是這批企二代,這批不努力就要回家繼承家族企業的企二代,未來決定著中國民營企業的未來。而這些「年輕力盛」的企二代究竟要怎麼面對自己的未來呢?這裡,我們要說起最具爭議的三位企二代。
劉暢是一個典型的「乖乖女」企二代,只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劉暢並不被媒體所熟知。因為他的父親,也就是新希望集團的董事長劉永好曾經對她說:「十年內不准見媒體」。因為自己和母親姓,加上劉暢謹遵父親的教誨,所以她一直都是被「雪藏」。聽話的劉暢曾經也有過一段「冒險經歷」:因為一次家族企業的內部矛盾,劉暢被打擊的信心全無,於是在2004 年的時候,劉暢向自己的父母借了一筆錢去成都的春熙路上開了一家服裝首飾店。那個時候的劉暢可能是真的很想在父母面前好好展示自己的實力,但是,現實總是殘酷的,劉暢店鋪的生意非常慘澹。於是,劉暢草草的結束了冒險,聽了父親的話,去北大學習MBA深造自己。
出國留學,回國進入父親的公司,再在父親的安排下工作,劉暢是被安排的「明明白白」。26歲的時候,劉暢已經成為了胡潤百富榜上最年輕的女富豪。那個時候,26歲的她,帳戶里有著25個億。
說完「乖乖女」劉暢,現在我們就來說一個和她性格完全相反的企二代——王思聰。和他老爸不一樣的是,王健林是一個軍人出生,沒有讀過什麼書,光靠著部隊式的管理以及強硬打下了地產一行。而王思聰呢,他接受過西方的教育,投資也是完全按照自己的興趣來,以網際網路為主戰場,遊戲和體育領域也是有所涉足。有人說,中國的電競和直播行業幾乎就是王思聰一手養大的。2009年,王思聰收到王健林的5億元和一句話:「給你5億上20次當,干不好就回到萬達上班」。
不知道大家對宗馥莉的印象是什麼?他的父親是娃哈哈的創始人宗慶後。這位繼承人的野心要比前面兩位都強,她總是和自己的父親因為意見不合而吵架。而她面對家族繼承問題的時候說道:「對我來說,我不想做一個繼承者……我可以去擁有他,如果我做的成功,我希望能夠去併購娃哈哈」。野心之大,讓人不得不想起小說里霸道女總裁的模樣。
這些父權至上的家族裡,怎麼樣能和父親達成共識,又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兩者之間會存在著很矛盾的問題。中國企業家們的慢慢退台,這些企二代終會一個個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