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會智/文
如果說有一種人與人的相逢,歷經四十年,相識相知,不離不棄,感情不但不減,反而越來越深,無官職高低之忌憚,沒金錢多寡之左右,歷久彌新,如美酒愈久愈醇,似文物愈久愈珍,那麼,同學情一定是其中之一。
1979年8月17日,我們這一群十四五歲的孩子,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帶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跨入偃高校門,一起同窗共讀。今年,四十年過去,有同學心細,想到四十年前的這個日子,就想和大家一起吃個便飯,一起敘敘舊,談談今,暢想一下未來。於是,就有了一個一起吃飯的提議。這個提議已經發出,應者雲集,很多同學千方百計從四面八方歸來,相約偃師,四十年再回首,我們一起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沒能見一面的人遺憾,匆匆來照個面就走的人心安,能在一張桌子上吃飯的則興高采烈,激情四射,無話不談,調侃逗趣,沒有絲毫拘束,就像一群孩子,借酒助興,就是一群人瘋了的樣子!淑女不在,帥哥張揚,儘是重逢的狂喜,歡聲笑語可繞樑!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見面、握手甚至擁抱,寒暄、碰杯高談闊論,一群年逾五十的人,怎麼看都沒有垂暮之老氣,更多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之豪放,更有人情練達知天命的通透。褪去青澀是成熟,抹掉浮躁盡從容。
適逢盛世,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成長的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六零後。我們沒有父輩那麼多的艱難,沒有兄長那麼多的辛苦,趕上了一個好的時代!我們上了高中,有機會上大學深造,從此便四海為家,勤勉奮力,建功立業,用知識報效祖國,用努力改變人生,見證了這個偉大時代天翻地覆的改變,也做出自己應有的微薄貢獻。有人十年磨一劍,為祖國打造國防重器;有人教書,清華園裡育就桃李;有人產業報國,勞動創造價值;有人投身三農,建設美麗家園。。。。。。
人生大舞台,各自顯精彩。有的人已經退休,樂享生活,有人還在奮鬥,壯心不已。無論天南地北,無論海角天涯,所有的我們都在用行動譜寫自己的人生,用心寫就自己的歷史。四十年風雨同舟,我們一起攜手,相伴人生路。有的人有緣,成了夫妻,日夜廝守。有人緣薄,久未聯繫,但一說四十年前的那次入學報到,同入一個校門,我們同窗共讀,即使當年不怎麼了解,但從不影響我們今天的情分!
或許,那一段共同的經歷,曾經在一個校園一群優秀老師教導下苦讀的日子,早已經深入了骨髓。從此,我們都有了一種情結,叫偃高。都有了一種平等,叫同學。都有了一種無悔,叫拼盡全力!四十年的友誼,四十年的酒,怎麼能不喝,但又怎麼能喝夠!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酒不醉人人自醉!談笑風生杯莫停,四海相連同學情。點點滴滴結友誼,二十年後約相逢!
有詩為證:
四十年前入同門,
從此常做同行人。
指點江山非往事,
五十放歌正青春!
五十歲,人生的下半場才剛剛開始。同桌的你,我們一路同行。友誼只有開始,沒有結束!
2019年8月17日的偃師縣人民政府大門口,是1979年偃高大門所在地
曾經的偃高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