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人考:梁安世(2)

2023-08-06     小樓聽雨詩軒

原標題:宋詞人考:梁安世(2)

鍾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榮譽會長(原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台「詩詞大會」總顧問、《小樓聽雨》詩詞平台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史丹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編者按:

本文是鍾振振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全宋詞人年譜、行實考》(項目批准號17ZDA255)的階段性成果。

宋詞人考:梁安世(2)

西江月

[宋]梁安世

淳熙庚子重九,梁次張拉韓廷玉、但能之、陳穎叔同游臨桂棲霞洞,賦西江月詞

南國秋光過二,賓鴻未帶初寒。洞中駝褐已嫌單。洞口猶須揮扇。〇夕照千峰互見,晴空萬象都還。羨他漁艇系澄灣。欹枕玻璃一片。

梁安世,《宋史》無傳,清·陸心源《宋史翼》亦未增補。《全宋詞》梁安世小傳殊簡略,可增補者尚有若干事。

梁安世,處州麗水縣人。高宗紹興五年生,非「六年」。

紹興二十八年(1158),已任紹興府會稽縣尉。

宋·施宿等《嘉泰會稽志》卷一六《碑刻》曰:秦頌德碑。姚令威《叢語》云:嘗上會稽東山,自秦望山之巔,並黃茅,無樹木。復自小徑別至一山,俗名「鵝鼻山」,山頂有石如屋大,插一碑於其中,文皆為風土所剝隱約。就碑,可見缺畫,如禹廟沒字碑之類。非始皇之力,不能插於石中。此山險絕,罕有至也。紹興二十八年,王詹事十朋為簽書判官,莫舍人濟教授府學,梁寺丞安世為會稽尉,用令威所記,銳意搜抉。三公各賦三十四韻以紀其事。王公詩敘云:秦頌德碑,世傳在秦望山,莫知所在。教授莫子齊好奇耆古,捜古(按: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作「搜訪」,是)甚力。有言在何山者,莫以語十朋:「何山」見圖經,在秦望東南,疑其真秦望。十朋語縣尉梁次張,勸其親往。梁慨然而行,命工登山。梁得之,碑石僅存,字磨滅已盡。墨片紙而還,作詩具記始末。因次其韻,且記吾三人好事之癖,永以示後人。

按,會稽縣,已廢入今浙江省紹興市。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一〇《兩浙東路·紹興府·府沿革》曰:領縣八,治會稽、山陰兩縣。

「姚令威《叢語》」,宋·姚寬字令威,號西溪,撰有筆記《西溪叢語》。

「王詹事十朋為簽書判官」,王十朋當時為紹興府簽書判官,後官至太子詹事。

「莫舍人濟教授府學」,莫濟當時為紹興府學教授,後官至中書舍人。

「教授莫子齊」,即莫濟,字子齊。

此後,嘗任州(府、軍)學教授。

宋·吳芾《湖山集》卷六《和梁次張得酒之作》詩曰:在處人爭饋五漿,風標端是紫微郎。已能遣興追工部,更欲消憂對杜康。闡教暫煩臨泮水,趨朝行見浥天香。老夫素乏驚人句,徒嘆辭鋒未易當。

按,「闡教」,闡揚教化。「泮水」,古代學宮前的半月形水池,代指學校。「闡教暫煩臨泮水,趨朝行見浥天香」云云,乃言梁安世暫時屈就於州郡學官之任,不久定當被召入朝,得到重用。州郡學官,即州(府、軍)學教授。

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已任司農寺丞。

宋·施宿等《嘉泰會稽志》卷一六《碑刻》追稱其為「梁寺丞安世」。

宋·楊萬里《誠齋集》卷七《詩·江湖集》七有《和同年梁韶州寺丞次張寄詩》,卷五三《啟》有《通問廣西漕梁次張寺丞啟》,亦皆以「寺丞」呼之。

宋·韓元吉《南澗甲乙稿》卷一九《處州東岩梁氏祠堂碑銘》曰:淳熙四年,安世自大農丞出守韶州。

元·王逢《讀杭宋俞文蔚吹劍錄一事有感》詩序曰:括蒼梁民懷既得子,名安世,官至司農丞、廣西漕。

按,楊萬里與梁安世同於紹興二十四年登進士第,故稱梁安世為「同年」。

「大農丞」即「司農寺丞」之別稱。

(未完待續)

作者/鍾振振 編輯/馮 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77b61719f6199e7aae26e58c6213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