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副讓人津津樂道的精品對聯,對仗很牛皮,才華很強大,妙啊

2023-03-15     真游泳的貓

原標題:2副讓人津津樂道的精品對聯,對仗很牛皮,才華很強大,妙啊

對聯是傳統文化的瑰寶,對仗工整的對聯更讓人刮目相看,讓人愛不釋手。

我是真游泳的貓,一個對聯達人。喜歡對聯的朋友一定要關注我哦。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2副讓人津津樂道的精品對聯,對仗很牛皮,才華很強大,妙啊!喜歡對聯的朋友,趕緊把文章收藏下來吧。

第1副:釣者不在魚也;先生其猶龍乎?

此聯乃是嚴子陵祠堂的楹聯,簡單而有味,對仗工整,妙不可言。

此聯之妙,在於用典故來襯托嚴子陵的高風亮節,一語雙關,手法高明。

上聯「釣者不在魚也」,乃是用嚴子陵的釣魚來對比姜子牙的釣魚。

當日姜子牙釣魚,用沒有魚餌的直鉤釣魚,結果釣來了周文王。

所謂「願者上鉤」,所在意的不是魚,而是知己與事業。

嚴子陵同樣釣魚,至今還有「釣魚台」的景點。

嚴子陵的釣魚,並非與姜子牙一樣,去孜孜追求功名富貴。

但嚴子陵的釣魚,同樣是「釣者不在魚也」。

嚴子陵為什麼釣魚,因為釣魚是一種悠閒自在的活動,不用去摻雜紅塵俗氣。

哪怕漢光武帝劉秀和嚴子陵是好朋友,哪怕劉秀三番四次想要重用嚴子陵,但嚴子陵根本不在乎富貴。

換言之,嚴子陵的釣魚,釣的是他自己的內心。在釣魚過程中,嚴子陵保持了內心的純凈,展示了隱者的純粹。

也因此,上聯簡單的一句話,其實含義深遠。

劉秀與周文王一樣求賢若渴,但嚴子陵與姜子牙卻有所區別。

姜子牙渴望一場風虎雲龍,而嚴子陵所求卻是山高水長。這種選擇的不同,正見出嚴子陵的獨一無二。

下聯同樣一語雙關,通過「老子」來襯托「嚴子陵」。

大家都知道,傳說中孔子是老子的學生。孔子評價老子說:「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乎?」

孔子把老子比喻為天上游龍,展示了老子的人格魅力,也表達孔子對老子的崇高敬意。

下聯借用這個典故,讚美嚴子陵好比「見首不見尾」的神龍,認為嚴子陵乃是塵外孤標、超邁絕倫的無雙之士,讓人們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崇拜與敬仰。

第2副:遊宦到錢塘,飲水思源,喜兩浙東西,與歙浦江流相接;鍾靈自灊岳,登高望遠,問雙峰南北,比皖公山色何如?

這是清代文學大師俞樾題寫杭州的「安徽會館」。也就是說,身在杭州的安徽老鄉搞了個同鄉會,沒事時候聚一聚,相互之間幫幫忙。

題寫這類「會館」的對聯,一般來說需要體現兩個特點。

一個是展示故鄉的味道,體現故鄉的魅力,展示思鄉之情。

另一個是體現所在地的特點,表現所在地的吸引力,用「及時行樂」的思想來撫慰思鄉之情。

我們看俞樾這副對聯,恰恰就是扣准這兩點來寫的。但是俞樾是大家手筆,並沒有把兩者分割開來,而是緊密融合,爐火純青,毫無斧鑿痕跡。

上聯「遊宦到錢塘」,起筆從會館所在地的杭州寫起,但緊接著又把筆墨回到了安徽,利用一個「飲水思源」,通過歙江與錢塘江的河流的連綿,顯示出「安徽文化」的源遠流長。(歙浦源出黃山諸溪,匯此與新安江合流。)

古代是農業文化,河流更是占據了農業文化的重要位置。兩浙錢塘與歙浦既然源遠流長,那麼安徽人在杭州也是順理成章,「飲水思源」,也可以聊慰思鄉之情,不必太過難過。

下聯「鍾靈自灊岳」,開篇先寫安徽之故鄉。

灊岳,也就是安徽的天柱山、皖公山,安徽省之簡稱皖,就是由此山而來。李白 《江上望皖公山》詩:「奇峰出奇雲,秀木含秀氣。清宴皖公山,巉絶稱人意。」

下聯說安徽人傑地靈,讓人懷念。身在杭州的安徽人,登高望遠,看見北高峰和南高峰(雙峰插雲的美景),忍不住對比起家鄉的皖公山來。

也就是說,下聯同樣照顧了眼前之杭州景色與安徽人腦海里的家鄉景色,將兩地之美一齊放出,既享受著眼前,也懷念著過去,非常切合漂泊異地的遊子的心態。

此聯用語平常,妙在選擇精當。上聯選擇水,下聯選擇山,山水代表一種寫意人生的大意象,通過山水來涵蓋安徽與杭州的方方面面,體現了安徽人之所以建立安徽會館,就是不忘鄉土,常懷感念家鄉。

大家還知道哪些好對聯呢?歡迎留言分享哦。

失業在家,寫文為生,喜歡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讚賞、收藏和轉發我的文章!這對真的我很重要,謝謝大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64ff8a0ecb70aa8e1d9ce11c0223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