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以對俄援助為由,將中企列入「黑名單」後,中方代表受邀訪美

2023-11-07     軍事評論

原標題:美國以對俄援助為由,將中企列入「黑名單」後,中方代表受邀訪美

援引外交部網站本月6號發布的消息,應美國財長耶倫的邀請,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何立峰,將於11月8號至12號前往美國進行訪問。同天,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證實,中美將在華盛頓舉行軍控磋商,雙方將就防擴散、國際軍控條約履約等廣泛議題進行對話交流。如果單看這些消息,不難發現中美之間的高層互動正在加快回暖,而且雙方談論的議題也越來越觸及深水區。但是,對話的恢復可以被視為雙邊關係走上正軌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近日,美國財政部以「涉俄」為藉口,再次將我國部分實體列入「特別制定國民清單」,商務部網站在6號發布的聲明中對此提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並表示會堅決維護中企的合法權益。美國財政部一邊邀請中國進行戰略對話,一邊又加大對我國的制裁。而中國接受美國提出的對話請求,其實與當下的國際大局勢有關。

首先,中美兩國存在著結構性矛盾,這一事實是不會改變的。而且,這種矛盾是無法通過溝通進行妥善處理的,除非美國願意放棄霸權,不再以「世界管理者」自居,能夠拿出誠意與中國和平共處、相互尊重。否則,正處於偉大復興關鍵節點的中國,絕不會為了討好美國而自斷前程。這一點,從過去幾年兩國頻繁交手中就可見一斑。

其次,在明確了大前提之後,就要探尋中美兩國繼續接觸的意義何在。眼下,中美各自面臨著內部挑戰,只不過和專注於提升自我的中國相比,美國還多了「霸權包袱」。拜登政府如今的想法,是既不希望與中國在台海、南海發生正面軍事衝突,這將導致美國在巴以、俄烏之外開闢第三條戰線,這會讓本就不堪負重的美國財政變得雪上加霜,因此「穩住中國」成為了拜登政府的當務之急。但是,拜登政府又不能擺出一副迫切希望與我方高層見面的姿態,這將引發來自共和黨的攻訐。

因此需要通過不斷制裁來維護「對華強硬」人設,同時給即將到來的對話增加籌碼。再加上2024年的美國大選,註定會是一場腥風血雨,因此拜登將希望寄托在月中召開的舊金山APEC會議上。試圖邀請我國最高領導人進行會晤,以此作為他能「管控中美關係」的證明。那麼這些對於身為守方的中國而言又有什麼意義?

我們需要意識到,拜登政府試圖「管控中美分歧」這一行為的本質是緩兵之計,但中國也未嘗不是如此。「一帶一路」倡議即將進入第二個十年,人民幣國際化的腳步仍在繼續,數字人民幣已經被用於國際能源交易,正在上海召開的進博會,再次向世界證明,中國依舊是那個具有強勁活力的超大型單一市場。當中國用來和美國進行戰略博弈的基本盤沒有發生改變時,就需要為自己爭取足夠多的時間。現在,中美之間已經從前些年的「只打不談」,變成了如今的「談談打打」,那我們就要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在符合中國利益,同時對方也不願意繼續打的領域尋找突破點。

與此同時,在關乎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寸步不讓,甚至拿出比之前更加堅定的決心和手段與其鬥爭。美國作為一個守成大國,同時也是唯一的超級大國,不可能輕而易舉的失敗。因此中國要做的,就是減少自己的失誤,增加對方的打壓成本,通過雙管齊下、積少成多,一點點扭轉勝負天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4e4ee69ab8af3cfba61205b1534a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