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下食安事
看本周熱度新聞排行
TOP1
胡春華在黑龍江督導擴種大豆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5日至6日在黑龍江省黑河市實地督導擴種大豆工作。 他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提高大豆油料生產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採取多種措施增加大豆生產,確保完成擴種目標任務,切實提高自給保障能力。
胡春華強調,各地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及時將擴種大豆任務分解到市縣、落到具體的田頭地塊,一年接著一年抓好任務落實,確保最終全面完成目標任務。要大力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各地種植潛力,多途徑增加大豆面積。要加快培育高產、高油、高蛋白大豆等新的優良品種,大力推廣高產種植技術,依靠科技進步加快提高大豆單產水平。
TOP2
市場監管總局:2021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不合格率上升至2.69%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5月6日消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2021年市場監管部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的通告》。 《通告》顯示,2021年,全國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不合格率為2.69%,較2020年上升0.38個百分點。 其中,第四季度監督抽檢不合格率為2.85%。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通告》指出,2021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6954438批次,依據有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等進行檢驗,發現不合格樣品187368批次。
《通告》表示,針對監督抽檢發現的不合格樣品,市場監管部門已及時向社會公布監督抽檢結果,並督促有關生產經營企業下架、召回抽檢不合格批次產品,嚴格控制食品安全風險,按有關規定進行核查處置並公布信息。
TOP3
糧農組織:4月全球食品價格小幅回落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6日發布報告顯示,隨著植物油和穀物價格下滑,4月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小幅回落。此前,由於俄烏衝突衝擊全球糧食市場,這一指數3月曾創新高。
報告指出,4月糧農組織植物油價格指數環比下跌5.7%,原因是需求調整壓低了棕櫚油、葵花籽油和大豆油的價格。
4月,肉類、乳製品及食糖價格指數分別環比上漲2.2%、0.9%和3.3%。其中,肉類價格指數創歷史新高,主要原因是禽肉、豬肉和牛肉價格上漲。
糧農組織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西莫·托雷羅表示,對低收入缺糧國家來說,食品價格指數小幅下降是好消息,但全球食品價格水平仍接近近期高點,反映出市場持續緊張,對全球最弱勢群體的糧食安全構成挑戰。
TOP4
2022年第一次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總體合格率為97.7%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5月6日消息,今年1-3月,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了2022年第一次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抽檢蔬菜、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等3大類產品86個品種127項參數6910個樣品,總體合格率為97.7%。
圖片來源:農業農村部網站
據介紹,今年第一次例行監測共抽檢了31個省份的112個大中城市的586個蔬菜生產基地、426輛蔬菜運輸車、285個屠宰場、169個養殖場、665輛(個)水產品運輸車和暫養池和476個農產品批發(農貿)市場。結果顯示,蔬菜、畜禽產品和水產品合格率分別為97%、99%和97.4%。
農業農村部已及時將監測結果通報各地,要求地方農業農村部門採取針對性措施管控風險,在重點區域和重點環節加大抽檢數量,對本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印發通知,要求抓好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殊時期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嚴防出現因禁限用藥物導致的重大質量安全問題,保障日常巡查檢查、檢驗檢測、認證審核、承諾達標合格證等基礎工作不斷檔。
TOP5
《國家「學生奶飲用計劃」推廣管理辦法》(修訂版)正式發布
5月6日,中國奶業協會召開在線發布會,正式發布《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推廣管理辦法》(修訂版),並深入解讀了新修訂的《辦法》及配套的3項學生飲用奶系列團體標準,為進一步健全推廣管理制度、開創推廣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亞清指出,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積極穩妥推進,供應能力顯著提升,覆蓋範圍不斷擴大。截至目前,全國學生飲用奶生產企業124家,日處理生乳總能力5萬多噸;學生飲用奶奶源基地353家,日均生產生乳1.2萬多噸。2020-2021學年,全國學生飲用奶日均供應量2500餘萬份,惠及3000多萬名中小學生,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7萬多所學校。
TOP6
首個食品經營者適用的即食鮮切果蔬團體標準發布
5月5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發布團體標準《即食鮮切果蔬製作服務規範(食品經營者)》。《規範》是國內首個適用於超市、餐飲、便利店、水果專賣店、果切專賣店、網際網路消費平台商戶等食品經營者在經營現場切分、製作、配送即食鮮切果蔬產品的標準。主要規定了即食鮮切果蔬的定義、原料採購與驗收要求、以及切分製作、貯存和配送服務過程中的食品安全、衛生等相關技術要求。
下一步,CCFA支持適用企業根據《規範》要求,組織門店、果切商戶等開展標準宣貫和培訓,進一步提升即食鮮切果蔬產品食品安全和質量管理水平,贏得夏日更多消費青睞。
TOP7
同濟大學餐食案供應商、生產商被立案
5月4日晚,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發布《同濟大學餐食案件情況通報》。通報稱,4月26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獲悉有市民反映同濟大學餐食出現質量問題(鹹豬肉疑似有寄生蟲卵)的情況後,立即組織相關區市場監管局開展核查處置。
市場監管部門在調查中發現,鹹豬肉的供應商上海聯新食品有限公司涉嫌未取得「散裝食品銷售」經營項目擅自經營散裝食品等違法行為,已對其立案調查;發現上海聯新食品有限公司的鹹豬肉的供應人毛某某涉嫌存在未經許可從事食品經營的違法行為,已對其立案調查;發現鹹豬肉的生產企業上海璟年食品有限公司涉嫌存在虛假標註生產日期、未記錄生產記錄等違法行為,已對其立案調查。
市場監管部門已要求用餐單位加強對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落實好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同時,將從嚴從重從快查處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TOP8
「土坑酸菜」涉事廠家錦瑞食品停產,兩負責人被罰200萬
據信用中國網站消息,被央視「3.15」晚會曝光的「土坑酸菜」加工企業湖南錦瑞食品有限公司近日被湖南省華容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
圖為行政處罰決定書 圖片來源:信用中國
處罰內容為:對錦瑞公司給予停產的處罰,經整改驗收合格後,方可開展生產活動;對錦瑞公司法定代表人楊立才處罰款人民幣100萬元,對錦瑞公司生產廠長孫志勇處罰款人民幣100萬元,上繳國庫。
錦瑞公司法定代表人楊立才未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為降低生產成本,購進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的「土坑」酸菜用於生產,錦瑞公司生產廠長孫志勇明知「土坑」酸菜不能提供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存在食品安全風險,配合楊立才將「土坑」酸菜原料未經檢驗投入生產,持續時間二年以上,違法收購「土坑」酸菜原料金額為1112.81萬元,數額巨大,性質惡劣,並被央視「3.15」晚會曝光,造成嚴重社會影響。
TOP9
益禾堂因篡改開封物料最佳賞味期致歉
針對益禾堂新鄭苑陵中學店、長葛文化路店、中牟白沙店存在篡改開封物料最佳賞味期等食品衛生問題,5月6日,新式茶飲品牌益禾堂在其官方微博向廣大消費者致歉。
益禾堂稱,事件發生後,益禾堂總部第一時間成立了調查小組,並做出如下處理:1.要求涉事門店立即閉店;2.派品控及營運督導人員到店檢查,對涉事門店進行整改;3.積極配合接受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檢查;4.對惡意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加盟商,根據益禾堂《特許經營合同》約定,終止合作。5.相據公司相關規章制度,對河南區域門店監管不力的相應負責人進行嚴肅處罰。
同時,益禾堂將在全國範圍內展開門店食品安全排查行動,敦促各門店嚴格執行食品安全操作標準。
圖片來源:益禾堂官方微博
TOP10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本來生活」再次踩紅線
據上海市市場監管局5月2日消息,近日,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陸續接到市民投訴,反映上海本來生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保供食品」南湖牌鹹鴨蛋存在外包裝上有兩個生產日期(2019/01/02、2022/04/15)、蛋黃髮黑等問題。
經查,該批涉案鹹鴨蛋為浦東塘橋街道向上海本來生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採購的保供物資,由高郵市南海食品廠生產,共計41000盒。4月25日,執法人員在街道居委的協助下對發放的南湖牌鹹鴨蛋進行現場拍照、固定證據,確認部分鹹鴨蛋涉嫌標註虛假生產日期。
圖片來源:上海市場監管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表示,此前,上海本來生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因經營涉嫌標註虛假生產日期的「醬香豬排骨」問題已於4月22日被楊浦區市場監管局立案調查。在抗擊疫情的決勝關鍵時期,又再次發生涉嫌經營標註虛假生產日期的同樣問題,屢犯不改,造成社會不良影響。市場監管部門將對上海本來生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違法行為依法從快從重給予嚴懲。
來源: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新華社、央廣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