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找不到「完美」的鍵盤?macOS 的按鍵到底特殊在哪

2023-05-10     少數派

原標題:你為什麼找不到「完美」的鍵盤?macOS 的按鍵到底特殊在哪

作為 macOS 用戶與鍵盤博主,我對適配 macOS 的鍵盤總有一種別樣的執著。打開 Apple 商店,搜索鍵盤,沒有一把是機械鍵盤,也沒有那麼多的配列供我選擇,價格也不便宜。而部分第三方廠商生產的鍵盤,總會宣傳自己的鍵盤適配 macOS,體驗起來就會發現實際效果大打折扣。

macOS 下的鍵盤到底有什麼特殊、為什麼特殊呢?讓我們從 50 年前,Apple 電腦上的 Command 鍵說起。

macOS 的鍵盤為什麼特殊?

拉里·特斯勒(Larry Tesler)是一名計算機科學家。1973 年,他加入了施樂帕克研究中心,參與研發世界上的第一台基於用戶圖形介面的個人電腦 Xerox Alto,發明了電腦上的複製和黏貼功能。

Xerox Alto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1979 年,史蒂夫·喬布斯參觀施樂帕克研究中心,正好是勞瑞本人給史蒂夫·喬布斯演示的 Xerox Alto。用滑鼠控制的圖形介面,讓喬布斯看到了個人電腦的未來。而此時的施樂帕克研究中心,對於圖形化的作業系統並不是那麼的重視。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勞瑞在之後一年,就加入了蘋果公司。1983 年,第一款擁有圖形介面的商品化個人電腦 Apple Lisa 發布,第一次為這些功能設置了一套快捷鍵方案:Command 加字母鍵。而 Apple Lisa 自帶的鍵盤上,Command 鍵就已經放在空格的旁邊了。

Apple Lisa 1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隨著蘋果電腦的熱銷,用組合鍵進行複製黏貼操作受到了消費者的好評。1985 年,一代經典 IBM Model M 增強版鍵盤發布,標準的全尺寸鍵盤從此時誕生。該鍵盤的空格鍵的旁邊只有 Alt 鍵和 Ctrl 鍵。為了集百家之所長,IBM 在 1987 年把這些快捷鍵正式納入公共用戶訪問標準。Windows 系統引用的正是這套標準,也才有了 Windows 系統上的複製黏貼鍵。而當時 Windows 系統沒有 Command 鍵,就用 Ctrl 鍵代替,大家最熟悉的 Ctrl+C 和 Ctrl+V 從此誕生。

至今 Linus 對這個鍵盤的讚譽還讓人歷歷在目。稱其為最偉大的鍵盤

在 IBM Model M 這把鍵盤當中,Ctrl 和 Alt 鍵之間,是沒有按鍵的。一部分 Unix 系統的電腦,在適配的鍵盤中加了一個 Super 鍵(也有一部分使用 Meta 鍵),放在 Ctrl 和 Alt 之間。1994 年 9 月,微軟發布了自己的第一代人體工學鍵盤,為了 Windows 95 作業系統,他們也新增了兩個按鍵:Windows 鍵,還有 Menu 鍵。

Microsoft Natural Keyboard Gen1/V1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反倒這個時候蘋果就犯了難——Command 鍵的前身,其實就是「蘋果鍵」,因為喬布斯不喜歡蘋果的 logo 被濫用,而改成了現在的圖案。從內涵上,Command 鍵和 Windows 鍵相同(都是 GUI 鍵的不同表現);從功能上看,Command 鍵和 Ctrl 鍵相同;從人們的操作習慣上,Command 鍵又和 Alt 鍵相同。尤其是 Windows 作業系統保有量更大的今天,原本是先來的蘋果反而成了小眾,無論怎麼適配,都會讓一部分人難以理解。

Command、Option、Control

當一把第三方鍵盤接入 macOS,macOS 會對 Ctrl、Windows、Alt 三個按鍵,做簡單的映射:Command 鍵對應 Windows,Control 鍵對應 Ctrl 鍵,Option 鍵對應 Alt 鍵。

我也是從 Windows 系統用到 macOS 的。一開始,我也不理解蘋果為啥要拷打我的肌肉記憶。但用著用著,我就慢慢喜歡上 macOS 的這套布局了。想要使用修飾鍵中頻率最高的 Command 鍵,僅需挪動下大拇指就可以夠到了。不用工學鍵盤,也能讓大拇指起到更多作用。

同時,macOS 為了解決用戶使用鍵盤的矛盾,增加了修飾鍵修改功能,你可以根據不同的鍵盤,調整按鍵映射。你要喜歡的話,還能把 MacBook Pro 上的按鍵改成 Windows 習慣的。

你用過了嗎?真的很好用

很多第三方廠商所謂的適配 macOS,其實就是做了下這三個按鍵的映射。確實,對於絕大部分用戶來說,這就夠了。問題就是,macOS 上現在需要適配的按鍵,可不止這三個。

Fn 與 Globe,macOS 上的大麻煩

你有多久沒有用過 MacBook 上的 Fn 鍵了呢?

第三方鍵盤的 Fn 和蘋果官方鍵盤的 Fn 是有本質的區別的。第三方鍵盤的 Fn 鍵,絕大多數只能控制鍵盤自身的功能,比如調整 RGB 燈效、調整無線連接模式、切換不同的按鍵層級等。對於電腦來說,第三方鍵盤的 Fn 鍵是 不存在的按鍵。而 macOS 的 Fn 鍵是一個全新的修飾鍵,綁定了很多系統級別的功能。因此,絕大部分鍵盤 macOS 上的 Fn 兼容情況很差。

開源鍵盤固件 QMK 團隊內的成員,曾經試圖解決 Fn 鍵的兼容性問題。他們發現,無論是單獨向 macOS 發送 Fn 的鍵值,還是直接截獲 Mac 鍵盤上發出的信號,複製一遍,再由第三方鍵盤重新發送一次,macOS 對第三方鍵盤的發出的 Fn 鍵信號都是沒有響應的。於是 QMK 團隊的成員就開始懷疑,macOS 內部對鍵盤是有白名單限制的。

那 macOS 怎麼知道,連接的鍵盤是不是自己人呢?鍵盤的本質就是個 USB 設備,在每個 USB 設備當中都有會有一個供應商 ID,還有產品 ID。供應商 ID 是需要通過 USB 聯盟付費獲得的,認證費用不高。並且這些 ID 是公開透明的,任何一個電腦都能查到所連接的 USB 設備的供應商 ID。比如 Apple 的供應商 ID 就是 0x05AC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測,QMK 團隊的成員,重寫了提供供應商 ID,還有產品 ID 的接口,把第三方鍵盤偽裝成了原裝鍵盤。macOS 的 Fn 鍵,終於可以在第三方鍵盤上按出來了。並且,修改成不同的產品 ID,一些按鍵的功能也會發生變化。

QMK 團隊成員在帖子中發布警告,通過盜用其他公司的供應商 ID 和產品 ID 來做 macOS 的適配,是會產生法律問題的。這篇帖子是 2017 年寫的。但是六年後的今天,還真有在售的鍵盤,在採用這種非法的行為去適配 macOS。

針對 macOS 內部的白名單機制,我也特意諮詢了 Apple 的技術顧問。Apple 方面沒有明確的回答我的問題,只是確認了它們有向第三方鍵盤品牌提供過付費的技術服務。我作為個人,Apple 方面不方便告知付費技術服務的具體內容和收費方式。

F 區的特殊系統功能

如果有你打開過 macOS 中的系統報告,會發現有一部分第三方的機械鍵盤,沒有設置供應商 ID 和產品 ID,卻依然能實現一部分 macOS F 區按鍵的系統功能。這些廠家是怎麼做到的呢?

這還真離不開 USB 聯盟旗下,人體學接入設備(HID)標準的建立。HID 標準容納了滑鼠、鍵盤、遊戲手柄、耳機等設備的通用標準,供各大外設廠商免費合法地使用。

我們以 Magic Keyboard 上的 F1 和 F2 舉例。它們的默認功能是調整亮度。早年有 Mac 用戶反饋,自己的 Windows 鍵盤接入 Mac 之後,按下 Scroll Lock 鍵,竟然能調整螢幕亮度。這其中的原因是,在 macOS 的世界中,是沒有 Windows 鍵盤裡的 Print Screen、Scroll Lock、Pause 鍵的,而是採用了 F13、F14、F15。並且在老版本的 macOS 中,F14 和 F15 賦予的正是調整螢幕亮度的快捷鍵。好處就是這給了第三方鍵盤廠商一個適配的方案。壞處就是小白用戶覺得無法理解。在最新的 macOS 中,這組快捷鍵仍有保留,但是默認處于禁用狀態。而且這個時候,HID 標準中已經增加了調整亮度的代碼,F1 和 F2 的問題就解決了。

同時被解決的,還有 F7 到 F12 這六個多媒體按鍵。原理是相同的。

F5 和 F6 比較特殊。在 MacBook 上,F5 和 F6 是調整鍵盤的背光燈亮度。Apple 自己的外接鍵盤不存在背光燈,F5 和 F6 在默認狀態按下,不會觸發系統級功能,所以可以不用適配。

那 F3 鍵的調度中心,還有 F4 的啟動台功能怎麼辦呢?

2017 年 10 月 6 號,USB 聯盟收到了來自 Apple 員工 gopu 的提案。希望用戶能通過按鍵,顯示當前所有正在運行的窗口,以及顯示當前系統中所有可見的 app。正好對應了 macOS 中的調度中心和啟動台功能。gopu 還非常貼心地給了 USB 聯盟建議,具體要加什麼鍵值進去合適。提案提上去了,需要投票表決,才能通過。有投票資格的竟然是英偉達,Wacom,還有微軟。投票很順利地通過,並且加入了 HID 標準當中。感謝 gopu,你簡直就是天使。至此,所有的 F 區按鍵,都已經有合法的方案去適配了

……嗎?

誰也保不準的未來

很遺憾,我認為,就目前情況而言,可能永遠不會有完美兼容 macOS 的第三方鍵盤——因為在第三方鍵盤品牌想方設法,尋找老按鍵兼容方法的同時,Apple 也在想法設法地添加新的按鍵。

比如在 Apple 官網上架的「帶有觸控 ID 的妙控鍵盤」,相比老版本,它增加了聚焦搜索按鍵、聽寫按鍵,還有專注模式按鍵。可以預見的是,只要 Apple 還在更新系統,並且為了讓用戶用最快的方式體驗它們的最新功能,就有可能把新的按鍵加在鍵盤上。再加上 Apple 的白名單機制,更新版本越多,造成的混亂註定越大。

而對於第三方鍵盤廠商來說,供應商所提供的兼容 macOS 的解決方案,看上去都一樣,且都無法確認這些兼容方案的合法性。所以,它們寧願放棄 macOS 用戶,也不想碰到不必要的麻煩。

針對 Apple 設定的白名單,還有所謂的付費技術服務,我是這樣看待的。首先,它是有必要存在的,比如說最新版妙控鍵盤上的 Touch ID,它就應該啟用最嚴格的保護措施,只有 Apple 自己才可以使用,才能真正保護用戶的隱私安全。至於付費技術服務,與其只提供某些按鍵的使用權限,更應該提供的是,在與 Mac 電腦交互過程中更強大的無線抗干擾能力、無線信號加密技術、無線傳輸速度優化等技術上的支持。macOS 用戶不該被局限於千篇一律的 Magic Keyboard,他們值得和 Windows 用戶一樣,輕輕鬆鬆就能用上更好的鍵盤。

原文連結:

https://sspai.com/post/79608?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七騎士托馬斯

責編:北鴞

/ 更多熱門文章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2a518c8aa91f082f3dbb2de19efbb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