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電視台眾多的知名主持人中,水均益可以說是新聞界出類拔萃的佼佼者。他不僅精通多國語言,還成功打造了《東方時空》、《焦點訪談》等收視率頗高的新聞節目,在專訪國際重要人物方面,他也是國內第一品牌。
憑著豐富的國際知識、深厚的新聞功底和多變的採訪技巧讓他曾經參與了多國政治要員、國際商界名流和知名人士的專訪。除此之外,他還以「戰地記者」的身份深入到波赫戰爭、伊拉克戰爭做實地報道,為國內的民眾傳遞了他對於戰爭衝突等尖銳問題的獨特見解。
在電視觀眾的心裡,水均益一直以低調穩重和博學多才的成熟形象示人,他的婚姻生活一定也是堅固和幸福的。
但是當他宣布和比自己小13歲的同事楊迪結為夫婦時,大家才知道水均益和陪伴了自己16年的前妻王君離婚,而且王君因病癱瘓只能臥床度日的消息,讓大家不禁再次感嘆「夫妻本是同齡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與前妻的一見鍾情
水均益出生於正統的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爺爺水梓是民國時期甘肅省教育廳的廳長,在蘭州有隴上第一名流之譽。父親水天明是蘭州大學的教授,專門從事多國文學的研究工作。在這樣的家庭成長,水均益的文學素養和底蘊不可小覷。
在進入新華社之後,水均益將滿腔熱情拋在了新聞報道上。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為了能在第一時間向民眾帶來第一手的信息,他自願前往海灣戰爭的現場,因此被大眾冠以「戰地記者」的稱號。
一直忙於工作的水均益從沒有過多的渴望過感情生活,國內國外之間的來回奔波讓他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但是沒想到緣分這個時候正悄然而至。
從國外臨時回國的水均益無意中弄丟了電話簿,拾到的人就是後來成為他妻子的王君。王君也是出生於北京的知識分子家庭,她的知書達禮和落落大方讓水均益對她一見鍾情。
二人初次見面就相談甚歡,在之後的時間裡很快就決定步入婚姻的殿堂。認定對方就是要相守一生的伴侶,所有的人都祝福這對才子佳人的結合,以為他們一定可以將婚姻經營得長長久久。
聚少離多,漸行漸遠
婚後的二人的確十分恩愛,沒多久女兒水亦詩就出生了,水均益的事業也是蒸蒸日上,這個三口之家在旁人眼中應該分外甜蜜。
但是「魚和熊掌不能兼得」,有得必定有失。離開了新華社的水均益來到了中央電視台,開始做起了節目製作人和主持人。
俄羅斯總統普京、朝鮮前總統金大中等很多政治領袖都接受過水均益的專訪,可是水均益並不滿足只是做一個採訪者,他想繼續以「戰地記者」的身份重返戰爭「舞台」。
美伊戰爭爆發後,水均益來到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的伊拉克。臨走之前,妻子王君苦苦哀求他不要去,家庭同樣需要他,孩子更需要父親的陪伴。可是事業心已經讓水均益顧不了那麼多了,義無反顧的選擇了他熱愛的新聞事業。
妻子王君經常可以在電視上看著水均益做報道的身後升騰起的硝煙,不知道此刻還在說話的丈夫會不會在下一刻遭遇不幸。整日擔驚受怕的她多次打電話給水均益要求他回國工作,可是都被拒絕了。
如此一來,夫妻二人長期分居兩地,偶爾電話聯繫也是爭吵不斷。一個以事業為重,一個以家庭為重,一個是希望被理解的丈夫,一個是需要被關懷的妻子,曾經和諧的夫妻關係就這樣出現了裂痕。
夫妻關係,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難處理的關係,想要成就一段美滿的夫妻關係需要太多的外在條件和內在條件,三觀、經濟、性格…
曾經情趣相投的兩個人變得越來越陌生,尤其是在妻子王君因病癱瘓在床之後,忙於工作的水均益和與社會隔離的妻子已經「話不投機半句多」了。
但是妻子畢竟陪伴了自己16年,水均益還是在家庭中扮演著丈夫和父親的角色,加之他的長兄患有精神疾病需要治療和照料,想必水均益也是承受了不小的壓力。
攜「小13歲嬌妻」再赴婚姻殿堂
2007年,水均益和妻子王君正式離婚,沒多久就宣布和比自己小13歲的同行女孩楊迪結婚。這樣的速度讓人不禁對水均益的人品頗為懷疑,認為他對臥病在床的前妻有拋棄之嫌。
水均益的形象分在大多數網民的心裡大打折扣,雖然對明星名人的離婚新聞早已見怪不怪,但是水均益此舉的確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從二人曬出的照片可以看出這對新人的感情很好,頗為幸福。因為在同一家單位上班,二人也是同進同出,演繹著「夫妻雙雙把家還」的戲碼。
婚後第二年,楊迪就生下了一對龍鳳胎,讓49歲的水均益又當了一次父親,老來得子的喜悅讓他似乎已經忘記了曾經相濡以沫16年的前妻。
無論是不是拋棄了糟糠之妻,現在的水均益還是事業和生活都順風順水,和前妻的女兒水亦詩也成為了一名主持人,小有名氣,父女兩人依舊相處和諧。
其實,我們不必再過多猜測他與前妻的離婚原由,也不必再過多評判他離婚再婚的對錯,畢竟「清官難斷家務事」,婚姻的失敗絕不是一個人的過錯,只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去結束一段不合適的關係,那麼告別過去,重新開始未必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水均益作為一個公眾人物,他的私生活必定會被大眾所矚目。但是他也是一個人,也要過正常的生活和擁有享受幸福生活的權利。作為不了解真實情況的社會大眾,不應該過於關注公眾人物的私生活,尤其是不要肆意評論他們言行的對與錯,這對於他們也是不尊重和不公平的惡意傷害。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看著現在滿臉洋溢著幸福笑容的水均益,我們還是應該祝福他,將視線重新關注到他的工作上,希望他能帶給我們更有價值、更有看點的新聞。因為在我們心裡,他仍然是那個侃侃而談、思維敏捷的新聞主持人,是我國新聞界的驕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