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李永男:手機攝影構圖妙談,有圖有料

2022-04-21     Uni旅圖

原標題:攝影師李永男:手機攝影構圖妙談,有圖有料

手機攝影其實不難,貴在由平凡的對象里,引出值得拍攝的事物來。藝術家羅丹說過:「那些所謂的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發現出美來。」

攝影師最被經常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你用什麼相機拍出來的?其實這一點也不重要,有句調侃的話叫相機前面的那個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相機後面的頭。

作為攝影的入門篇來說我個人覺得學會構圖是重中之重。很多攝影愛好者把光圈快門ISO那些耳熟能詳的數據背的滾瓜爛熟對各種器材瞭然於胸,說起來頭頭是道指點江山,但是:你拍的片子不好看,引不起共鳴!就這一條足以把90%自稱為「攝影師」或者「大師」的愛好者們區分得涇渭分明。

攝影的構圖和美術有異曲同工之妙,就是那些足以在按下快門的瞬間把一個畫面做到完美。這篇文章我會將用手機拍攝的一些片子來演繹說明一些有趣的構圖法,不難。手機拍的呦,別問我用的什麼相機,哈哈。

1> 三分法和井字格構圖

三分法構圖是首先要提到的法則,所有的手機和相機都會有井字格構圖的設定,打開相機時螢幕自動會顯示一個井字一樣的框,根據它來安排畫面中的元素。看圖:

畫面中占下方三分之一的石塊是前景,中部三分之一拉絲的流水和近處的山是中景,背後占三分之一的天空是背景,前中後景形成了一個層次分明的圖畫,有近有遠錯落有致。

這張圖如果把前景的石塊枯樹和人,中景的山脈和背景的天空這麼排列也是三分法,區別是這張圖在井字格右下角豎線和橫線交會的點有個人,這就是點睛之筆,任何井字格的交會處都適合有一個點睛之物來點亮整個畫面。

2> 引導線構圖

引導線構圖是通過一個前景的線條來吸引觀者的視線從而引伸到主體的一種構圖方法。這種方法顯著畫面非常有張力,線條的稜角和彎曲感會讓人看著畫面很靈活。

筆直的路面把視線引導到遠處震撼的晚霞上,火燒雲的層次和線條讓畫面極具張力。

社區的小路把觀者引導到遠方寧靜的小區房屋和遠處的雲彩上,寧靜而又祥和的傍晚,這就是構圖帶給人的直覺和氛圍感。

3> 對角線和S形構圖

畫面上如果有一條對角線就會產生兩個三角形的幾何圖案,任何在這個線條和畫面上的元素都會變得靈活起來。如果這條線是S形的,就更有藝術感。

畫面左下角延伸出來的石塊把視線引導到畫面右側,進而發現遠處的城市和美麗的朝霞。對角線一般都從左下到右上這樣比較符合眼睛從左到右的觀看習慣。

S形的鐵路和河流引導線,把你的目光引去了詩和遠方般的雪山和晚霞。這樣的一張圖誰還會管是什麼器材拍攝的?只有大自然給予的線條美和那些夢幻的場景而已。前景的選擇最好的就是S形線條,再就是形成30-40度夾角的斜線為佳。

4> 中央和對稱構圖

顧名思義就是一分為二的構圖法,達到畫面上下或者左右對稱的目的,讓畫面顯得四平八穩,而且像鏡面一般的感覺。這也是我非常喜愛使用的一種法則。

落基山著名的金字塔湖日出,清晨的光線散落在雪山頂,這個對稱構圖不只是造就了水平,而且產生了以山為三角形的圖案,非常有衝擊力。

冰島蝙蝠山的日出,海水沖刷過的沙灘反射出雪山的倒影,形成了對稱和水平,同時前景沙灘的紋理起到了視線引導的作用。這是三分法和水平構圖的結合。還不會嗎?那拍的時候找一片水或者反光的玻璃等等就可以了。

5> 三角形構圖

很多人奇怪這也是一種構圖法嗎?當然!大自然中有很多的線條和圖案,三角形的物體給人畫面平衡和四平八穩的感覺,就是很平穩非常撐得住畫面的感覺,那這樣的一種構圖法用好了一定是一張好片子。

前景是三角形的冰塊,加上左邊邊的冰塊形成一個犄角之勢,遠處三角形的三姐妹山和倒影也是一樣的三角形。這樣的畫面不只是四平八穩,把山的大氣和冰雪的柔美也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樣就產生了山之棱和水之柔的對比。

前景石塊的形狀和遠處山的倒影形成了很多個三角形的圖案,同時各個三角形的對沖形成了更多的線條,很有質感和衝擊力的畫面。

6> 中心構圖

中心構圖是最簡單直接的拍法,多用於人像和主體突出的畫面。

油畫一般的場景,古堡酒店中的設計和年代感還有角落裡燈光的輔助讓整個畫面很有質感。中心人物的眼神讓整個畫面活了一般,很穩當很有意思。

前景的牛仔女郎筆直望向遠處的山峰,中軸線的一致性讓這個構圖法非常簡單實用,大家想一下如果女郎的臉和眼神朝向左邊或者右邊,那這種拍攝的方式還有意思嗎?這樣的話觀者的視線就會別吸引到畫面以外。

7> 框架式構圖

顧名思義找一個畫框,把你想拍的畫面放到這個框架里去。這個構圖法會讓人有種畫中畫的感覺,增加層次感和畫面的引導性,像一個美麗的畫框一般把美景放在裡面。

窗外的世界很精彩,窗外的世界很無奈。找一扇窗戶拍攝外面的景色總是那麼的吸引人,框架構圖是典型的應用,甚至是門框,花園的亭子,拱橋下面的圓形框架都可以利用,哪怕是兩棵樹之間也是一個框架。

非典型框架式構圖,仔細看兩邊山形成了一個半圓形的山谷,把背後主體的山脈凸顯了出來,這類的也是框架構圖的一種。總之,利用一切可以形成畫框的元素來突出主體,就是這個構圖法的目的和精髓。

8> 遠近比例構圖

人們的視覺總是習慣性地先看近處清晰的物體,再延伸到遠處同類的物體或者更龐大的事物,那這種遠近的比例和左右畫面的平衡就至關重要,這種構圖方式最重要的是需要安排好比例,來形成畫面左右和上下平衡。

畫面左邊近處的的瀑布其實占畫面比例很大的,如果沒有右邊顏色很吸引眼球的落日,這個畫面就會左右失衡。但因為落日餘暉的存在,大家看到近處的瀑布就會延伸到右邊很吸睛的暖色上去,這就是畫面平衡。

冰島草帽山這個經典的機位:左下角是冰凍的瀑布,右上角是蓋滿雪的草帽山,一左一右畫面平衡了很多。自然風光大片的產生地,不用再多說什麼了。看明白了嗎?

秋天的阿西尼博因山,近景黃色的金松和遠處藍色的雪山不只是形成了遠近的對比,還有暖色(黃)和冷色(藍)的顏色對比,對比強烈的片子一定比較耐看和記憶猶新。

9> 大小比例

觀者看到一張圖片有時並不知道現場的物體有多大,比如山、湖等等的大小,那如果安排一個點來形成大小對比,就會一目了然。

比如這張圖,觀者會一目了然地發現這個紅色的點,攀冰的登山者渺小的身影造就了冰瀑布和森林震撼的景色,這就是大小比例造就的瞬間衝擊力,否則很難知道這個冰瀑布有多大。

渺小的登山者在金松林和大山的環繞下,並足而立,讓人聯想到對山的敬畏和對大自然的包容。這也是構圖和畫面中的大小比例產生的聯繫和聯想。

10> 極簡留白

留白是中國山水畫最常用的畫法,大片的空白使得畫面多了意境和遐想。自古以來各位畫師的山水畫總是把大山大水畫得異常壯觀,流雲飛瀑山水人家江河泛濫,反而其中的人物畫得異常渺小,目的就是用大片的留白來襯托古人對大自然的敬畏。攝影構圖是一種做減法的過程,這類大片留白式的構圖法正好詮釋了這一理念。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嗯,想多了,這其實是一隻雪鴞,就是雪白色的貓頭鷹,沐浴在晚霞落日之下。畫面中大片的空白突出了這隻雪鴞站在枯樹枝上的意境和極簡的風格,讓我們的眼光始終停留在這只不知所歸的鳥身上,難免會想:這是它的家嗎?它有同伴嗎?這麼晚了它還在這裡等待著什麼?這就是攝影的語言所在。

天地之間,一人倆狗,留白很多,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畫面,看懂了嗎?

構圖法其實有很多,比如通過明暗對比來構圖,多用於電影,用來突出人物正反派的時候;通過幾何圖案來構圖,多用於建築攝影等等等等。或者用打破常規的構圖法來突破,或者融合很多種構圖法來形成一個畫面,都是有很多創意的方式和方法。比如我這張圖既是三分法,也是三角形,也算是水平,更是大小比例,這就很有意思了。

以上這十種法則是最最常用的構圖法,如果能把這十種方法每次拍攝之前都過一遍,你總會找到其中一種適合的對應當下場景。

有句名言是:構圖是做減法的過程,把畫面中沒必要出現的元素剔除掉,從而達到簡單的主體和主題明確。但也不盡然,筆者拍照的時候天馬行空,既要做到畫面簡單,同時在畫面中增加的元素一定是添彩的而不是畫蛇添足。如果不明白,那就在拍攝之前套用我說的其中一種吧,從現在開始為你按下的每次快門負責吧。

作者簡介:

攝影師李永男

加拿大落基山風光旅拍攝影師,宇翼旅遊創始人。曾獲東京攝影大賽旅遊組銀獎,GCPA華賽2020年度大賽風光組銀獎,2021年度綬帶獎,IPA國際攝影大賽2021年度榮譽獎。1X藝術畫廊會員,Getty Image供稿人,圖蟲認證,米拍、500px簽約攝影師,微博綠洲平台創作者,Vivo、Oppo手機鎖屏簽約供稿人。

圖文:李永男

作品版權歸攝影師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b167a3ced5118287ba02618fea0c98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