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說:
「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半來自家庭。」
家庭,是我們人生旅途的第一站,家庭氛圍,對一個人的影響深遠。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家庭中,感受到溫暖和愛護。
有些人的原生家庭,是他們的鎧甲和後盾;有些人的原生家庭,卻是他們一生最大的陰影和噩夢。
01.原生家庭的噩夢
37歲的李妍(化名)也有一個糟糕的原生家庭。
在她記憶里,家中永遠都是雞飛狗跳、雞犬不寧;母親永遠都是在與人爭吵,不是和奶奶,就是和父親。
時而面目猙獰,時而涕淚交加,時而哭天搶地……
12歲那年,父母的婚姻,終於走到徹底攤牌的時刻,在利益面前,很多東西分崩離析、支離破碎。
看著自己的兩位至親,為了雞零狗碎的蠅頭小利,爭得面紅耳赤,摔鍋砸碗,她躲在一旁瑟瑟發抖。
讓她更加惶恐的是,父母什麼都爭,唯獨不爭她。因為,她是「累贅」,也是「武器」。
父親已經找好下家,一個帶著兩個男孩的單身女人,如果她再留下來,經濟本就緊張的父親,根本負擔不起。
母親深知這一點,所以堅決不要她。
在大庭廣眾之下,父母聲色俱厲、唇槍舌劍、針鋒相對、互相推讓,誰都不肯要她的撫養權。
這樣的場景,對年僅12歲的她而言,不亞於天崩地陷,時至如今,還經常會在夢裡重演,讓她在無助和絕望的哭泣中醒來。
後來,在調解員的循循善誘下,她主動選擇了母親。
接下來的日子,她跟隨滿身憤懣的母親,回到外婆生活的小縣城,暫時居住在外婆家。
02.艱難的處境
遭遇婚變後,母親的精神狀態很差,不僅經常對她亂發脾氣,還經常和外公外婆吵架。
寄人籬下的日子本就不好過,母親隨時迸發的怨氣,讓她們的處境更加艱難。
或許是因為父親的緣故,外公外婆不喜歡她。
舅媽更是不待見她,對她總是愛理不理,表妹也經常排擠她;舅舅不善言辭,工作又忙,每天早出晚歸很少在家。
她感受不到一絲家的溫暖。
在外婆家住了一年後,母親因為瑣事,和舅媽大打出手。隨後,母女倆搬出去自己租房。
母親一直鬱鬱寡歡,對她也是不苟言笑,唯一比較看重的,是她的學習成績,而她也不負厚望,順利考上了重點大學。
然而,長期活在怨恨中的母親,在她大二那年,因病離世。母親臨走前,給她留了僅有的2萬元存款。
她靠著這2萬存款,勤工儉學完成了學業。
期間,一直對她不聞不問的父親,得知她的境況後,到她大學所在的城市看望她,並給了她1000塊錢。
《奇葩說》里有一句話:
「心裡有很多苦的人,一點點甜就能填滿。」
父親的1000塊錢,對生活拮据的她,算得上一筆「巨款」,更重要的是,這筆錢讓她感受到滿滿的父愛。
她和父親建立了聯繫。
03.再婚父親索要贍養費
大四那年的春節,她買了禮物去看望父親。然而在父親那裡,她再次感受到以前在外婆家的那種冰冷。
父親的家,不是她的家,甚至連立足之地都沒有。給了她希望的父親,又親手將希望摧毀。
父親對她的到來,並沒有表現出歡迎的態度,反而埋怨她浪費錢。父親說,春節期間火車票這麼貴……
後來,她再也沒有去過父親家。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她忙於找工作,適應工作環境,很少和父親聯繫。
父親也很忙,再婚妻子的兩個孩子也已經長大,要勤奮賺錢為他們買房結婚。只要她不主動打電話,父親基本上不會聯繫她。
一直到她結婚,父女倆才再次見面。
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她的性格自卑、敏感、缺乏安全感,經營一段穩定的親密關係,對她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事。
她談了幾場戀愛,都以失敗告終。幸運的是,在她29歲那年,遇到了現在的老公。老公善良豁達,能夠包容她所有的不安和委屈。
公婆也很通情達理,對她很好,尤其是婆婆,心疼她的身世,在生活中幫了她很多。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一份和諧美好的親密關係,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治癒一個人童年的創傷。她在老公一家人的呵護下,越來越開朗。
這時候,父親卻開始頻繁聯繫她。
父親這些年過得很辛苦,兩個繼子都已經到了結婚成家的年齡,要買房、裝修、攢彩禮。
再加上父親和再婚妻子又生了一個女兒,處處都要花錢,日子過得捉襟見肘。在參加她的婚禮時,父親得知她婆家條件不錯,便經常開口向她借錢。
她是名校畢業,收入還不錯,並且她生性節儉,結婚前存了不少錢。所以,在剛開始的時候,顧及親情的她,儘量會滿足父親的要求。
後來,孩子出生了,家裡買房了,公公婆婆年齡大經常生病了,用錢的地方多了,她對父親的幫襯也就少了。
04.我被爸爸告了
不久前,父親酒後中風。
經救治後,半邊身子不能動彈,生活不能自理。當時,公公婆婆恰好也相繼住院,她和老公忙裡忙外,還要照顧剛上小學的兒子。
而且,當時出行也不便,所以在得知父親病情穩定後,她沒有回去,但轉了8000塊錢過去。
誰知,過了幾天,父親的再婚妻子打來電話,說女兒也有贍養父親的責任,怎麼能只拿幾千塊錢就打發了事?
最後還指責她,自己的爸爸不照顧,跑去照顧婆婆?
半個月後,她去看望了父親,又拿了10000給父親,但父親一家人不滿意,幾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讓她出30萬贍養費。
她被圍在房間的一角,像小時候一樣瑟瑟發抖。30萬元不是一個小數目,她就算願意給,一時之間也拿不出來。
回家後,在婆家人的支持下,她和父親一家人據理力爭。
父親說,當初和母親分開時,一次性支付了她的撫養費,而且,她上大學時,也給過她生活費。現在,她必須承擔起贍養父母的責任。
父親的再婚妻子還說,如果她不給30萬贍養費,就去告她。
當初,父親確實給了撫養費,只是那時候的工資水平低,母親拿到手的撫養費,大概兩萬左右。
至於她上大學時的生活費,父親指的是1000塊錢。
父親的話,讓她陷入痛苦之中。原生家庭缺愛的她,極度渴望親情,但父親卻把這一切弄得像交易一樣。
她知道,自己也有贍養父親的責任。
實際上,每年中秋、春節、生日,她都會給父親發紅包。更何況這些年,父親還向她借了不少錢,她從來沒有讓父親還過。
不久後,她接到應訴通知書。
父親一家人,真的把她告了。那一刻,她反而感覺到輕鬆,很平靜地告訴老公:「我被爸爸告了……」
正如老公所說,擺脫噩夢的最好辦法,就是直面恐懼。
同樣,想要擺脫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最重要的是勇敢去面對。
李妍現在很坦然,依照程序,按部就班。然後,等待最終判定,無論結果怎樣,她都接受。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