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強「縣城」,打敗多少大城市

2023-03-10   中國國家地理

原標題:中國最強「縣城」,打敗多少大城市

中國最強「縣城」,打敗多少大城市

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厭倦了大都市的繁華熱鬧,談起想回到樸實無華的小縣城後,回縣城好像就成了「躺平」的代名詞。在大多數國人眼裡,縣城多與落後、呆板、貧困沾邊。但事實上,如今的許多縣城早已今非昔比!

根據《2022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顯示,2021年中國百強縣就以占全國不到2.0%的土地、7.0%的人口,創造了全國9.94%的GDP

經濟上來了,人自然就多了,不少縣城也晉升為大城市行列。根據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江蘇崑山浙江義烏浙江慈溪福建晉江4個縣城城區人口超過100萬,從定義上正式進入「大城市」行列。

所以這些「縣城」如何從縣城一步步跨越到「大城市」的呢?

江蘇崑山:中國第一「縣城」

崑山可以說是中國最著名的縣級市了,不僅連續十餘年霸占「中國百強縣」鰲頭,屬蘇州管轄的縣級市,其城區人口數量更是達到了141.43萬,一個縣城的城區人口甚至比吉林、桂林、湛江等地級市還要多出十幾萬來。

江蘇崑山南站從農村到城市的鐵路列車

作為「百戲之祖」崑曲的發源地,自秦代置婁縣以來已有2000餘年歷史。這裡不僅有「中國第一水鄉」周莊,也有崑曲委婉清麗的「崑山腔」,煙波浩淼、碧水蕩漾的陽澄湖,滋養了聲名遠揚的大閘蟹。崑山,是無數人心中的夢裡水鄉。

崑曲折子戲 楊家將·擋馬

陽澄湖大閘蟹

在崑山,更是流傳著一個說法,「窮的才進城打工,有錢人都待在鄉下」。這樣一個藏於江南煙雨中的城市,用行動將一座水城變成富甲一方的「大城市」。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有個周莊」

這裡俏立於畫家陳逸飛筆下的周莊

是江南六大古鎮里開發最早、也最有名的水鄉

有著「天下第一水鄉」的美譽

上世紀80年代初,崑山仍是「蘇州城外半碗飯」的農業縣,靠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和實業傳統,江蘇的蘇州、無錫、常州、南通等地,孕育了以集體經濟為主、以鄉鎮企業為主體「蘇南模式」

江蘇崑山:航拍三一重機廠房及機械設備

當地政府在1984年創辦了全國首個自費的工業新區,也就是後來的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崑山九分之一的土地面積,完成了全市近50%的地區生產總值。

崑山開發區創建於1984年

在1992年8月成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在蘇州崑山市陸家鎮鎮上的一家校辦工廠,便在那個時代瞄準了童車的設計和製造。到2020年,工廠所產的童車已連續15年全球銷量第一,成為了世界級的著名品牌。

位於江蘇崑山的童車製造工廠

「蘇南模式」的成功,擴展到了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讓這裡的經濟突飛猛進。多年來,全國百強縣榜單中,江蘇百強縣數量一直都是全國第一

長三角地區不同經濟圈層地圖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 2022年02期

由於地理的局限,崑山發展卻稍晚於周圍的兄弟縣市。崑山地處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地區,境內河網密布,崑山不靠近太湖、京杭大運河,也不靠近長江,無法將水域優勢發揮到最大化。

水域受限,鐵路公路網的新建就顯得尤為重要,好在崑山有著靠近上海的先天優勢。從地圖上可以看到,京滬鐵路穿崑山而過,光是崑山這座縣城,高鐵站就有3個。在崑山市與上海交界處,發源自太湖的吳淞江(蘇州河)將崑山和上海緊密相連,它常被認為是上海的母親河。

崑山的便捷交通線路

圖源:崑山市人民政府

上海地鐵11號線直通崑山花橋,兩座城市「更近了」,崑山也成為了全國第一個通地鐵的縣級市。今年三月,蘇州軌交11號線也正式試運行,地鐵打通了蘇州與上海,在崑山花橋便可實現無縫銜接,市民們出行也更加便捷了。

蘇州地鐵11號線在花橋站與上海地鐵相接

憑藉著「蘇南模式」和「連結上海」,地鐵、鐵路、公路等交通運輸的便利,處於長三角核心區域的崑山,一下就吸引了大批外資企業,來自56個國家和地區的8400多家企業在此落戶,其中世界前500強就有48家。

崑山便捷的交通網絡

同時中國台灣排名前100大製造業企業中,70多家都到崑山投資,10萬台胞在這裡生活,成為全球資本、技術、人才的集聚地、海峽兩岸產業合作的集聚區、中國重要的對外貿易基地,在這裡闖出了一條聞名全國的「崑山之路」。

崑山「游站未來城」

創意來源於中國的梯田和埃及金字塔

外觀新穎奇特、科幻感十足

2022年,崑山市實現GDP5006.66億元,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GDP突破5000億的縣城。在江蘇高手雲集的縣級城市群體中,崑山已然成為了存在感最強的縣城。

浙江「兩縣」:義烏、慈溪

浙江的 慈溪、義烏兩大縣級市同樣具備著硬實力,GDP實現突破千億,也雙雙突破100萬城區人口大關。當然與江蘇的強縣相比,浙江縣城的GDP還有較大不足,實力強勁的慈溪在全國GDP十強縣中排第6。但這並不妨礙他們,默默蓄力,爭奪崑山強縣第一的寶座。

相對崑山,慈溪城市的高樓不那麼多

浙商的出名,讓兩城的繁華有了依據可追溯。改革開放時期,浙商因潮而起,帶著祖先漁民的個性,敢於冒險,不怕遠離家鄉。超過600萬的浙商在省外經商辦企業,150多萬浙商把生意做到了世界各地,用他們最具浙江特色、最有浙江風格的方式,參與全球的經濟建設和發展。

寧波商幫叱吒上海灘

在上海「十里洋場」

寧波幫創辦了一大批延續至今的百年老店

圖為上個世紀30年代的上海外灘金融街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 2012年02期

素有「唐塗宋地」之稱的 慈溪市,隸屬浙江省寧波市,地處東海之濱,杭州灣南岸,是滬杭甬三角中心地帶的新興工業城市。 民營經濟發達,是慈溪的一大特色。截至2020年,慈溪各類市場主體已有15萬戶,居寧波首位, 平均下來每7個慈溪人中就有1家企業,每天就誕生16個老闆

杭州灣跨海大橋

北起嘉興市海鹽鄭家埭村的海鹽樞紐

上跨杭州灣海域

南至寧波市慈溪水路灣的庵東樞紐立交

圖為海上平台「海天一洲」島觀光塔

作為中國著名的「小家電之都」,慈溪是 全國最大的飲水機、電熨斗、電吹風、雙缸洗衣機、電源插座生產基地,也是 我國取暖器生產基地之一,共有100多家取暖器生產企業,出口量占到全國的30%。特別是去年冬季,由於「北溪」管道事件,如何過冬成為了歐洲人民最關心的問題。中國的取暖神器迅速火了起來,慈溪的家電瞬間成了冬季歐洲的C位。

「世界的義烏,浙江的金華」,義烏的出名不言而喻,在我們生活中角角落落均可尋到它的印記。當進入義烏,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買不到,「小商品海洋」絕非浪得虛名。

義烏國際夜市航拍

義烏市地處浙江省中部,三面群山環抱。城市並不大,南北長不到60公里,東西寬不到45公里。小小的縣級市能夠發展到如此巨大的規模,他的發家之道,源於不起眼的「雞毛換糖」。

每逢冬春農閒季節,義烏人就把紅糖熬製成糖餅

小商販肩挑賣糖的擔子,去外地走村串巷

用糖塊換取雞毛、舊衣破鞋、

廢銅爛鐵,博取微薄的利潤

圖為義烏紅糖麻花

雞毛換糖既辛苦利潤又很低,但是義烏人從中 發現了販運小百貨的商機。上世紀70年代末,個體加工業興起,義烏商販們便開始專門向內地批發小商品,並摸索加工一些小商品。最終就形成小商品製造、批發、交易市場。

如今的 義烏市,是世界小商品的生產與集散中心,匯聚了180多萬種商品,足足有7.5萬個攤位,如果每個攤位都逛上五分鐘,一年時間都逛不完整個義烏。 義烏連接著全世界消費者的需求,成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

義烏國際商貿城,世界盃周邊商品琳琅滿目

一列滿載著

100個標箱服裝、鞋襪、日用百貨等貨物的

「義新歐」中歐班列

在義烏西站鳴笛啟程

開往白俄羅斯的明斯克

預計18天後抵達

伴隨著義烏小商品市場的紅火,近十年來義烏增加了62.5萬人,是 浙江人口增量最大的縣。正是大量的外來人口,才促使義烏的城區範圍不斷擴大。義烏也早已不是那個物美價廉、接地氣的小商品貿易城, CBD高樓林立、商品城煥然一新才是如今義烏新的面貌

義烏夜景城市風光

福建晉江:「愛拼才會贏」

晉江隸屬於泉州的縣級市,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三面環海,東北連泉州灣,東南瀕臨台灣海峽,南面距離金門僅5.3海里。

瀕臨大海卻並未因此獲得多少福利,「泉州人稠山谷瘠,雖欲就耕無地辟」,貧瘠的自然條件,註定了晉江人自古便 向海要地、與海爭田,特別是從海外貿易尋求出路。晉江自唐開元六年置縣,商通四海,是 「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安平橋,是中國現存古代最長石橋

晉江市是著名的僑鄉,「十戶人家九戶僑」是晉江最大的特色之一。晉江海外、港澳台晉江籍華僑、華人總共有300多萬,號稱海內外共有500萬晉江人,其中旅外晉江人名氣很大就湧現出被菲律賓人尊稱為「國父」的扶西·黎剎、「木材大王」李清泉等等風雲人物。多年後,他們不忘彙報祖國家鄉,一直從各個方面促進這晉江的繁榮發展。

圖為五店市傳統街區,是晉江城區的發源地

獨具閩南特色的「皇宮起」紅磚建築、中西合璧的洋樓等明清、民國至現代的特色建築

掩映在密集的高樓大廈中間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晉江人文薈萃,人傑地靈, 有著「千人進士縣」的稱號。中原文化、閩越文化、海洋文化便在這裡撞擊融合,創造出令人驚嘆的璀璨晶華,留下了許多享譽世界的中華文明史上獨特的文化瑰寶。

「嗦囉嗹」習俗又稱採蓮

是福建省晉江市的傳統民俗

並傳播到台灣等地

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

靠著多年的經商基因,無數晉江人在這片貧瘠的濱海沙地上造就了晉江新的高度。 連續24年位居福建省縣域經濟總量第一位,連續17年躋身全國百強縣市前十行列

紫帽山晉江全景

如今晉江作為 中國鞋都,擁有3000多家製鞋企業、42枚中國馳名商標、年產16億雙運動休閒鞋,直接占了全國產量的40%、全球產量的20%。也就是說,全球每5雙鞋子就有1雙來自於這裡。如今屬於晉江的稱號也越來越多, 國家體育產業基地、世界茄克之都、中國紡織產業基地 、中國食品工業強市、 中國拉鏈之都 、中國傘都....

\ | /

其實,中國還有很多縣城或者小鎮也深藏不露,如 中國經濟第二縣—江陰、世界煙花之都—瀏陽等等。他們雖然未能達到大城市的標準,但他們同樣憑藉小小的方圓之地,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增輝中國,甚至影響整個世界。

【參考文獻】

[1]林麗平,蔡宜航,李毅鵬. 晉江民營經濟煥發新活力[N]. 國家電網報,2023-02-23(001).

[2]沈佳暄,顧巍鍾. 小縣城 大戰略[N]. 新華日報,2023-02-10(005).

[3]龐小凡,江南崑曲夢.博物,2013年05期.

[4]金夫,上海 蘇南經濟的「帶頭大哥」.中國國家地理,2022年02期.

[5]王全月,蘇粵大比較 經濟第一省之爭 江蘇超廣東勝算幾何?中國國家地理,2022年02期.

[6]崑山市自然地理.崑山市人民政府,2022-03-04.

[7]中國最深藏不露的十大縣城,好猛. 九行Travel,2022-12-19.

[8]這就是晉江!新華網,2018-07-17.

本文創作團隊

編輯:廣平

設計:巍巍

圖片:視覺中國、圖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