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券商板塊強勢拉升,方正證券、錦龍股份漲停,太平洋、國聯證券、中國銀河、中信建投、中金公司、中信證券等紛紛大漲
大家都看見了前兩天證監會有不同的政策出來,比如就新修訂的《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計算標準規定》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本次修訂優化了證券公司開展做市、資產管理、參與公募REITs等業務風險控制指標計算標準,並強化分類監管,拓展了優質證券公司的資本空間。
證監會還出台了《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行動方案》,加大中長期資金引入力度,提高各類中長期資金參與資本市場的積極性和穩定性,推動社保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年金基金、保險資金等中長期資金與資本市場整體保持良性互動。
在促進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方面,證監會將推動證券公司投行、投資、投研協同聯動,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服務註冊制改革能力,助力構建為實體企業提供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體系。支持頭部證券公司通過業務創新、集團化經營、併購重組等方式做優做強,打造一流的投資銀行,發揮服務實體經濟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壓艙石的重要作用。
要知道,上次證監會說支持併購重組還是幾年前,那時候推崇的是多渠道充實證券公司資本,不過各方利益牽扯,券商合併重組並不順利,除了太平洋和華創下了點毛毛雨,別的券商沒什麼實質性的進度。現在推崇的是「走資本集約型的專業化穩健發展之路」。
國內有很多券商,不過很多家券商的規模都不是很大,有些的競爭力也不是那麼強。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的數據,去年全行業140家證券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49.73億元,實現凈利潤1423.01億元。如此規模僅略多餘美國高盛集團,其2022年營收473.65億美元(約3185.81億人民幣),凈利潤112.61億美元(約757.43億人民幣)。體量上對比來看,國內的投資銀行數量多但實力不是特彆強大。
那麼怎麼才能擴大規模?增強競爭力?證監會想到用推動業務創新、集團化經營和併購重組等方式來培育一流的投資銀行。
券商市場裡有很多值得看的,今年有幾個證券轉讓在進行中,比如國聯證券與民生證券,
國聯證券這幾年應該是總在找併購重組證券公司,曾經想收購國金證券,但最後好像是停止了。今年三月國聯證券控股股東國聯集團競拍獲得民生證券大概是百分之三十的股權,但民生證券股權被凍結未過戶,然後解凍了國聯集團過戶成為民生證券的實控人。
國聯還是比較有實力的,今年四月收購中融基金75.5%股份事項獲證監會核准,沒幾天,經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核准,名稱變更為「國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國聯證券「一參一控一牌」 控股中融基金、參股中海基金、設立持公募牌照的資管子公司。
但國聯證券與民生證券存在「同業競爭」還有「一參一控」問題,根據現行規定,無論是IPO還是上市後再融資,國聯集團旗下兩張券商牌照的同業競爭問題都將構成實質性障礙。而且,還違背了《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中的相關規定,也就是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多家機構參股證券公司的數量不能超過兩家,控股證券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一家,也就是所謂的「一參一控」要求。
同一股東名下同時控股兩家券商時,進行合併重組是未來的選擇之一。除了國聯證券與民生證券,還有平安集團旗下平安證券和方正證券,還有首創集團旗下的首創證券與第一創業,都面臨「同業競爭」和「一參一控」的情況。
方正證券與平安證券,中國平安利用控股子公司平安人壽設立的SPV持股平台持有新方正集團並間接控制方正證券,然後中國平安控制平安證券,中國平安是兩家證券同一控股股東,也是和國聯一樣的情況,就是不符合證監會要求的一參一控的要求,還是得面對同業競爭的情況。
要是之後平安+方正重組合併,那麼兩家的凈利潤總量應該會比較可觀的。還有兩家的經紀業務、投行業務、信用業務等應該也是比較可觀,比較大了。
再或者太平洋與華創雲信,太平洋曾被華創雲信從北京嘉裕收購10.92%股權,法院已經確認。華創證券申請太平洋證券股東資格獲證監會受理被市場認為是行業重要併購事件的關鍵進程。今年九月太平洋證券與華創證券母公司華創雲信有過相關的消息出來,證監會受理太平洋證券變更主要股東或公司實際控制人的行政許可申請。不過還是沒有什麼進一步的推進,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有什麼變化。
這些券商的整合重組會涉及到很多問題,股權架構是不是太複雜,國資和編制怎麼編排,管理體系會不會有很大的不一樣等等,都是兩個券商之間要磨合的。
特別是行業里的那些大型和頭部券商,整合重組的難度更大,也更複雜。舉個例子吧,像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證券的合併,之前市場陸陸續續有說這兩個證券要合併,可是前前後後好像說了挺多年的,兩家證券也沒有真的的合併,沒有個具體的准信兒。反而是市場裡比較大規模的券商併購小一點規模的券商比較容易完成,比如行業里有些只有經紀業務,自身其他業務相對薄弱的小券商。這樣的小券商往往盈利能力不是很強,容易被大規模的券商收購,像之前中信證券收購了很多次的小型券商然後才成為券商一哥。所以重組這個事是券商做大做強的主要途徑。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