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經歷過帶娃看病排長隊的爸媽,不足以談人生!」
2018年初那場流感,家有萌娃的爸媽們都不堪回首,
似乎當時所有朋友們的孩子都病倒了,
上海、武漢、北京、南京等地的兒童醫院和兒科科室都相繼告急,
朋友圈和家長群里瘋傳「上海各大醫院兒科排隊時長」,
這不禁讓爸媽們一看就心亂如麻。
兒科長期是各大醫院中最忙碌的科室之一,為此專家建議:
1.家長要了解病程,切忌過分緊張。疾病的消退都會有一個過程,一般至少要兩三天,有些則需要四五天。輪狀病毒感染病程在一周左右。
2.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病情,一旦發生如持續高溫、精神狀態不好、腹痛、抽搐等特殊情況,應當立即去醫院。
3.學會判斷兒童症狀,醫院就診時注意防範交叉感染,防止孩子「二次遭罪」,被傳染其他疾病。
一次次令人看診問診經驗告訴我們,身為父母,必須要成為半個用藥專家,練就「小病不慌、熟練處理」的本事。
父母可以根據根據醫生建議和以往的用藥經驗,適當選用一些適合兒童體質、副作用小的兒童常用藥。
秋冬季節這麼多孩子生病,哪些毛病最高發?
專家指出
秋冬氣溫不規律,兒童體溫調節中樞系統發育還不成熟,易受影響,以兒童上呼吸道疾病最為頻發。
呼吸道疾病中最常見的就是感冒,
感冒分清風熱和風寒,才能更好的對症下藥
小兒風熱感冒最常見,
表現為發熱重、怕冷輕、有汗、鼻塞、咽乾咽痛、咽充血明顯,舌苔黃。
可採用辛涼解表的中成藥治療,如小兒豉翹清熱顆粒、蒲地藍消炎口服液、保嬰丹、柴黃顆粒等。
其中,大家耳熟能詳的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小編查閱新版產品說明,看到有小兒酌減,兒童可遵醫囑用量放心使用。
小兒風寒感冒較成人發病率低,
其特點為發熱輕、怕冷重、流清鼻涕、打噴嚏、咳嗽、無汗或少汗,食欲不振,舌苔薄白。
一般採用辛溫解表為主的藥物治療,如九寶丸、小兒清感靈片、三拗片等。
如果夏季的話,還會出現暑濕感冒,表現有發熱、無汗、疲倦、頭暈、頭脹、口渴、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可用藿香正氣口服液等清暑解表、香蘇正胃丸等藥物。
為了使寶寶們能科學用藥,及時得到治療,家長要熟悉以上藥品的適用症狀,以備不時之需!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零售價:RMB16元
郵發代號:82-654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摘錄。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載方藥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本文編輯:桔梗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