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受了外傷時,常常會因為擔心而去打破傷風針,其實未必需要,因為破傷風桿菌有厭氧的特性,所以是否需要打針取決於傷口的深度。傷口深的話氧氣供應不足,適合厭氧菌生長,容易發生破傷風,所以要打破傷風針;如果雖然傷口大但是很表淺,那便沒必要打。
另外就是要看是被什麼物體劃傷的,如果是生鏽的釘子或者深埋的樹根,由於它們可能會帶有許多頑固的厭氧菌,即便傷口不大也要注射破傷風疫苗。
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外傷之後並不是包紮得越厚實、越嚴密越好,相反這會導致傷情加重。原因是在不透氣的局部氧氣更缺乏,那麼就等於給破傷風桿菌這樣的厭氧細菌提供了一個極好的生存環境。
正確的辦法是徹底清理傷口並且給傷口消毒後充分暴露,特別是對於傷口面積不大、深度較深的,一定要避免過度包紮,這樣才能使厭氧菌暴露在氧氣之中而無法生存。如果是面積大、深度不大的傷口,使用一般的消毒及抗菌素即可。
另外要注意,在裸露傷口的同時,需避免新的感染髮生,所以既要不過度包紮,又要儘量避開污染物。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