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桃花源記,今有桃花春曲節,桃花為何是國人美好的象徵?

2022-04-03     酒食評論

原標題:古有桃花源記,今有桃花春曲節,桃花為何是國人美好的象徵?

作者:李虓

在中國古詩詞中,桃花往往是詩人表達美好的重要意象,比如,《詩經·桃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白居易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杜甫的「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李彌遜的「小桃初破兩三花,深淺散餘霞」等等,「桃花」詩詞,非常豐富。

桃花。

而論及桃花對於美好的承載,需要提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這篇千古名作,並非陶淵明一時創作,而是特別構思,為世人描繪出的是他虛擬的完美世界。而通篇之中,陶淵明不僅選擇以「桃花」作為主題,而且文中也格外強調桃花,比如「中無雜樹」四個字,讓讀者聯想到桃花滿處的畫面。

明代仇英《桃花源圖卷》(局部),藏於波士頓博物院。

所以,自古以來,桃花總是中國人美好的象徵,時至今日,亦復如是。以「桃花春曲」釀造的古井貢酒,每年桃花開時,都會舉辦「桃花春曲節」,今年已是第五屆。節上,一般彙集「美食」「美酒」「美景」「美物」,將四美併入桃花之中,被贊為現實版的「世外桃花源」。

神州大地,不乏奇葩珍卉,桃花,為何能成為國人美好的象徵?筆者認為有兩個核心點,桃花入饌與桃花入詩,貫徹了國人美好的生活與嚮往。

01

桃花方入饌,見生活之美好

2000 年前,中國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就記載,桃花具有「令人好顏色」之效。400 年前,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也指出: 「令面光華,三月三收桃花,七月七收雞血,和塗面上,則光華顏色也。」

此外,《千金方》《太平聖惠方》《名醫別錄》等諸多醫藥典籍均記錄了桃花美容、活血等的健體養生的功能。比如,《太平聖惠方》就提供了一個桃花美容的小妙招,即「取桃花陰乾、研末,加冬瓜子研末等份,調蜜敷面,可治雀斑、黑斑、黑痣。」因此,這種既自身美麗,又能讓人美麗的花卉,在古人的生活中「紅」了千百年。

古井貢酒·桃花春曲。

然而,除了方劑,秉持著藥食同源的思想,古人還聰明地以桃花入饌食,放大桃花的美好價值。比如,桃花鱖魚蛋羹、桃花煮鮮魚、菠蘿桃花蝦、桃花熘火腿、桃花羊肉、桃花蟹黃燴芙蓉等等,這些珍饈美味不僅由於桃花的引入而活色生香,而且還具有了補氣養血、生津滋陰、健脾養胃、駐顏美容的食療之法。

當然,說到桃花饌,最經典的莫過於「桃花粥」以及「桃花酒」。如唐代馮贊《雲仙雜記》記錄了「洛陽人家,寒食裝萬花輿,煮桃花粥」之事。而《太清方》則記載了「三月三日采桃花,酒浸服之,除百病,好顏色」的方式。

古井貢酒以桃花春曲釀造。

而對於桃花入酒的做法,如前文所提,古井貢酒是一種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井貢酒釀造技藝」記載:「桃花開時制曲,花凋曲成。制酒,味幽香。」釀製古井貢酒所採用的的桃花春曲,選在桃花盛開時製作,此時空氣溫濕、微生物活動旺盛,可製作出最好的酒麴,而在桃花春曲的發酵下,酒體呈現出「香似幽蘭,芬芳不散」的風味特色。

02

桃花皆入詩,見嚮往之美好

如果說桃花「美」的功能和形態,是讓世人青睞的基礎,那麼,桃花成功觸動了中國古代文人的情緒情感,則帶來更加廣泛和深遠的美好寓意。

從時光來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桃花抓住了春季之美。桃花受到上天的眷顧,花期很早,時值萬物復甦,冰雪消融,經歷了嚴寒肅殺的冬季,桃花之美更加搶眼,桃花可謂占盡了春意,正如白敏中詩作《桃花》所言,「千朵穠芳倚樹斜,一枝枝綴亂雲霞。憑君莫厭臨風看,占斷春光是此花。」所以,自古以來,以桃花寫春,浩如煙海,比如,劉禹錫「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韋莊的「桃花春水綠,水上鴛鴦浴」等,毋庸贅述。

桃花是春天的使者。

從情感來說,女性是美的化身,桃花抓住了愛情之美。以桃花來描寫美人的詩句,比比皆是,如《春來曲》中的「青帝少女染桃花,露妝初出紅猶濕。」《女冠子》描繪的「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還有《春閨辭二首》提到的「塵昏菱鑒懶修容,雙臉桃花落盡紅。」當然,還有《題都城南莊》最知名的那句「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借用桃花之美,讚美美人、傳達愛慕。

桃花自古用來讚美女性之美。

從人生來說,仙隱是理想棲居,桃花抓住了禪思之美。以桃花抒發情懷、表達人生嚮往的詩句,也十分繁多,如李白有詩:「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表現他寄情山水的超脫情懷。再有王維的「桃源一向絕風塵,柳市南頭訪隱論」,徹底將桃花與仙境、禪思關聯起來。自古以來,美酒也與仙意相關聯,而加上桃花更顯得氣韻十足,經典如大家熟悉的那句唐伯虎的《桃花庵歌》,「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體現唐伯虎安貧樂道的曠達胸懷和一種詩酒逍遙的人生境界,滲透著濃厚的道家文化意識。

桃花可謂仙境的代名詞。

古有桃花源記,今有桃花春曲節。從2018年開始,古井貢酒就有心將桃花的美好寓意進行了融合與匯聚,打造了「古井貢酒·桃花春曲節」這一集合眾多美好的「現實版桃花源」,在遊覽路線上設置多處景點,比如,傳統踏青節目的體驗,曹操宴、桃花包的品鑑,國粹文化的演繹,桃花仙子遊園的娛樂,桃花春曲和釀酒技藝的展示等等,在吃喝玩樂中,感受春意盎然,體驗酒、桃花、春、藝術、詩詞等交織的文化大餐。

往屆桃花春曲節熱鬧現場。

今年的「古井貢酒·桃花春曲節」,雖然受到疫情的原因,無法進行線下體驗,但通過與京東合作,古井貢酒仍然準備了多種多樣的線上體驗活動,其中,還特別打造了限量版的「桃花春曲禮盒」,讓詩詞、美酒、桃花三種美好凝聚,貢獻生活美好。

第五屆桃花春曲節海報畫面。

因此,桃花之美,美在形態、美在效用、美在時光、美在情感、美在禪思,涵蓋了國人的生活,是中國式美好的象徵。

作者簡介:

李虓,食品發酵學碩士,酒類食品行業評論作家、策劃人、工程師,《酒食評論》媒體創辦人,李虓策劃諮詢創辦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de4c0888278e3fd0adf50ad39cd7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