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搭建實踐平台、開闢實現路徑
隨著一聲聲汽笛長鳴,西安、合肥、連雲港、赤峰等多地陸續發出新年首列中歐班列;中老鐵路「瀾湄快線」國際貨物列車從雲南磨憨鐵路口岸入境,將新一批泰國榴槤運到中國市場;中國和馬爾地夫簽署關於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文件,同意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加強戰略對接;中國與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旗艦項目鳳凰工業園正式開園,標誌著兩國合作實現了從貿易和基礎設施建設向產業對接升級的跨越……新年以來,中國和各方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步伐堅定。
2013年金秋,習近平主席洞察歷史發展大勢,順應時代潮流,創造性地傳承弘揚古絲綢之路這一人類歷史文明發展成果,並賦予其新的時代精神和人文內涵,提出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搭建實踐平台、開闢實現路徑。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高度契合。
10年多來,中國攜手各方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搭建了世界上範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台。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秉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奏響「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的交響樂。共建「一帶一路」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階段差異,開闢了各國交往的新路徑,搭建起國際合作的新框架,彙集著人類共同發展的最大公約數。實踐充分證明,共建「一帶一路」始終堅持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最高目標,積極推動構建雙邊、區域和相關領域命運共同體,有力促進世界和平安寧和共同發展。
共建「一帶一路」注重的是眾人拾柴火焰高、互幫互助走得遠,崇尚的是自己過得好、也讓別人過得好,踐行的是互聯互通、互利互惠,謀求的是共同發展、合作共贏。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讓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打造一個個「國家地標」「民生工程」「合作豐碑」……共建「一帶一路」讓各方深刻認識到,人類是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中老鐵路、雅萬高鐵、蒙內鐵路、亞吉鐵路等一大批標誌性工程有力促進共建國家和區域互聯互通,魯班工坊、菌草技術、雜交水稻等「小而美」民生項目持續惠及共建國家民眾……共建「一帶一路」讓天塹變通途、「陸鎖國」變成「陸聯國」、發展的窪地變成繁榮的高地的生動故事,印證了只有合作共贏才能辦成事、辦好事、辦大事。實踐充分證明,共建「一帶一路」擴大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識,並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累了寶貴經驗。
當前,全球發展面臨動能不足、鴻溝擴大等嚴峻挑戰,國際社會更加需要匯聚開放合作的共識與力量,合力推動普惠包容發展。習近平主席去年10月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宣布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為深化「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明確了新方向、開闢了新願景、注入了新動力。中國攜手各方全面落實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提升合作質量,拓展合作領域,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將不斷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新動力。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美好的目標,也是一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實現的目標。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樹立信心和決心、展示格局與胸懷,更需要拿出行動與擔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將始終把中國的發展和世界的發展結合起來,把中國人民的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利益結合起來,攜手各方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共同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add98887ec3b7f0d312ac3a4d9e6c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