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耳朵越來越不好了。
你是不是也像他一樣,總是聽不清別人說的話、耳機音量要開到很大、說話總是不自覺大聲、耳朵經常「嗡嗡」響......別以為這是正常的,其實你的耳朵已經受到了「無法挽回」的傷害。
即將到來的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喜歡「折騰」耳朵的你,耳朵還好嗎?面對逐漸下降的聽力,我們該如何好好愛護它?
一、
「容易受傷的耳朵」
1
能讓耳朵爽翻的「大保健」
多少個夜深人靜的夜晚,我們遠離人群、關上房門,拿出那根細而神聖的......挖耳勺,對著耳朵一頓耕耘,每挖出一點,都是一次身心愉悅。
很多人掏耳朵不是因為癢和堵,單純是——太爽了!爽到居然有人直接在網上提問:怎樣快速製造耳屎?
但是!「掏耳朵一時爽,掏完耳朵火葬場」可不是一句玩笑話。近年來,因為掏耳朵掏出毛病的人真的不要太多。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也有人覺得,自己掏不行,那去店裡讓別人掏吧。下面這位哥們的經歷,估計會勸退你。
2
天天給耳朵「開派對」
當代年輕人出門三件套:手機、口罩和耳機。家裡、地鐵上、圖書館、辦公室......戴耳機就像一種會上癮的生活方式,隨處可見。為什麼成年人的世界裡,都少不了一副「與世隔絕」的耳機呢?
左滑查看更多
不過你有沒有發現,用多了耳機,你的耳朵好像越來越不好了?
以iPhone耳機為例,它能達到最大的音量是115-120分貝左右。在這種音量下聽歌越久,你離「小聾人」就更近了一步。
而且戴耳機會給細菌創造沼澤一樣的棲息地,畢竟你的耳機:
能儲存垃圾,還會堵住空氣
3
你的耳朵一不小心就「泡澡」
看到一位豆瓣網友分享的腦子耳朵進水後引發的社死現場:
小編真的笑不活了,不過還是想說:耳朵進水不可怕,怕的是水把耳屎給「泡發」了,堵在外耳道里。
這時候又會引發另一種尷尬——聽錯別人說的話:
不過聽錯事小,外耳道如果被水浸泡久了,對耳朵的傷害還是不小的。
4
耳朵不能承受之痛
每次看到下面這類新聞的時候,小編都會被嚇到「虎軀一震」:
一些撞擊、拍打、拉扯,甚至是吮吸耳朵,都有可能會造成外傷性鼓膜穿孔,導致聽力受損。
所以,一定要遠離所有能讓你耳朵受傷的人事物。
二、
被傷害之下,你的耳朵還好嗎?
很多人肯定覺得,上面這些行為導致的意外發生機率很低,自己碰不上。
但你不知道的是,這些行為之下,你的聽力其實在悄悄下降。不信的話,我們來做個聽力自測,感受一下你的聽力怎樣了?
人耳能感覺到的聲波頻率大約在
20Hz到20000Hz之間不過如果你能聽到8000Hz,證明你沒有聾戴上你的高品質耳機,將聲音調至合適的音量點擊下方小耳朵,快來測一測吧~
·
視頻加載失敗,請刷新頁面重試
錯誤碼:44
刷新
你們能聽到多少Hz的聲音呢?反正我聽到9000+就再也聽不見了。
1
越來越多人正在變身「小聾人」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世界聽力報告》中顯示,目前全球有1/5的人聽力受損,聽力損失影響全球超過15億人,從2008年到2018年,我國聽力損失者增加了2200萬。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現在全球約11億12~35歲的年輕人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而罪魁禍首之一,就是剛剛提到的戴耳機音量過高。
可以這麼說,聽力損傷的時候,沒有一隻耳機是無辜的。
除了直接對聽力造成傷害,戴耳機、掏耳朵這些行為,還會搞「迂迴戰術」,變著法影響你的聽力。
長此以往,便可能會導致聽力下降,甚至成為「小聾人」。而聽力受損在當今世界的醫療水平下,仍然是一個幾乎不可逆的症狀。
2
你的聽力細胞正在被「殺死」
為什麼我們的聽力會下降?這跟我們耳朵里的「毛細胞」有關。
我們的耳朵雖然不大,結構卻不簡單。
長得很像數字「3」的耳廓,就像是整個耳朵的「守衛者」,負責抵擋雨水和其他異物「進攻」耳朵內部。
不過耳廓還有一個厲害的技能,就是收集聲波。聲波從耳廓進入漆黑狹小的「隧道」——外耳道,會在裡面遇到不少障礙物——耳屎。
怪不得耳屎一堵,聽力就下降
外耳道的終點站是鼓膜,它的工作原理和打鼓一樣:聲波來到這會引起鼓膜震動,而常年躲在鼓膜後面的聽小骨,感受到鼓膜震動的信號,就會「引領」著這個震動傳入內耳。
內耳里的原著居民耳蝸,手底下有30000-40000個「身手不凡」的小弟「毛細胞」,能將接收到的聲波震動轉化為神經信號,傳入大腦皮層的聽覺神經,從而產生聽覺。
毛細胞可以說是我們聽到聲音的「重要功臣」,不過隨著我們過度使用耳朵,會不同程度地傷害毛細胞。
而毛細胞的受傷和死亡都是不可逆的,死一個少一個。聽力也會隨著毛細胞的死亡而不斷下降。
三、
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耳朵?
不想讓自己的耳朵「受傷」,更不想發生聽力下降,變成「小聾人」這種不可逆的事情,那就從現在開始,好好愛護自己的耳朵。趁著即將到來的3月3日「全國愛耳日」,這些「愛耳」行動你一定要知道:
日常生活習慣,你需要:
- 戴耳機遵循60-60的原則,音量不超過60%,每次時間不超過60分鐘;
- 保持外耳道乾燥清潔;
- 沒事別亂掏耳朵,你的耳屎正常情況下可以自行排出來;如果真的被堵住了,需要掏耳,可以選擇去醫院挂號外耳道沖洗服務;
當然,如果你的耳朵已經出現「毛病」,就必須要採取一些措施了。
耳朵出現毛病後,你需要:
- 尋求醫生的幫助
有些人可能已經患上中耳炎、黴菌性外耳道炎等疾病,耳朵出現疼痛、瘙癢、流水等症狀。或者出現以下聽力受損的表現:總是需要別人重複說過的話;總是漏掉部分談話內容;別人總認為你說話聲音變高;出現耳鳴、耳痛;習慣加大音量。無論是患上耳疾病還是聽力損傷,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如果失去最佳的時機,聽力將很難恢復。所以耳朵有問題,一定要及時看醫生。